開放式空間技術是一種創新的會議形式,是由組織顧問哈里森·歐文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現的。開放式空間技術會議沒有正式的結構,缺少主旨發言人、組織展位和預先安排的日程安排。相反,與會者坐在一個大圈子里,提出他們想發...
開放式空間技術是一種創新的會議形式,是由組織顧問哈里森·歐文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現的。開放式空間技術會議沒有正式的結構,缺少主旨發言人、組織展位和預先安排的日程安排。相反,與會者坐在一個大圈子里,提出他們想發起的活動、討論和研討會。會議可以根據每個人的意見進行有機的發展,根據議程持續一天或幾天,并將從5人到2人以上的不同群體聚集在一起,歐文在一次正式的會議中,喜歡用手機參加會議,他決定創建一種鄉村集市,讓不同的人群聚集在一起,以混亂但富有成效的方式處理復雜的問題。雖然他最初將自己組織會議的想法稱為“開放空間”,但媒體稱之為“開放空間技術”,并成為這種類型的會議。雖然看起來沒有真正的結構,但實際上,它的結構更復雜、更具活力,與任何以管理或專家為導向的會議相比,會議的形式更為穩健。會議開始時,所有與會者圍成一個圈,主持人做簡短的介紹,并列出要探討的中心主題。想要發起或討論某個特定主題的人,請將其寫在一張大紙上把它寫下來并向全體會議宣布然后,他們將會議張貼在布告板或墻上,為特定的研討會選擇時間和地點,并負責在會議地點出現,以推動該特定的會議。整個會議的議程在第一個小時或更長的時間內就得到了發展,而主持人只是為所有與會者留出了空間組織自己的活動。在開放式空間技術會議上提出任何建議的唯一標準是,他們對這個問題充滿熱情并著手做一些建設性的事情。指導任何開放式空間技術會議的四個關鍵原則首先是,無論誰出席,都絕對是合適的人,因為每個人都很關心會議的主題。第二個原則是,無論何時會議開始,都是會議開始的最佳時機,避免傳統的形式。第三,無論發生什么,都是唯一可能發生的事情,強調不要重復使用舊的材料。最后,當它結束時,它真的必須結束,并且這個問題需要被拋在后面,這樣每個人都可以繼續下一件事。歐文制定的一個開放源碼技術會議上,每個人都試圖遵循的“定律”是“流動性定律,更廣為人知的是“雙腳法則”。根據這一法則,如果參與者發現自己處于無法學習或沒有貢獻的任何情況下,他們就有責任用自己的兩只腳移動到另一個地方。參與者有充分的自由從一個環節跳到另一個環節,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和貢獻因此,以這種方式四處走動的人被認為是蝴蝶或大黃蜂,它們相互傳粉,使相互作用更加多樣和豐富無論何時需要緊急解決復雜問題,開放式空間技術會議都會得到應用;它體現了咖啡休息時間的活力精神,在這里創造力和混亂齊頭并進
-
發表于 2020-09-15 14:16
- 閱讀 ( 2023 )
- 分類:業務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