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以前,我也是伸手黨,百度、暢享、新浪愛享下載了不少審計方案。
這么多年工作下來,再回顧一下,發現不少審計程序在設定的時候就存在bug:只抓住了一部分或者遺漏了審計重點,或者說把事情想得太簡單,變成了形式審計,做了大量無意義的復核工作。
其實審計的邏輯在于根據你確認或公認的標準進行統計,分析差異找出問題,分析原因,解決問題。4個步驟,很簡單。而不是統計一堆絲毫不能說明問題的數據。統計還只是差異分析的一部分,后續你得分析數據或者現象的邏輯關系。
我經常和下屬說:在審計結果沒有出來前,你不要和我談你的審計結論,也不要盲目下判斷。可能在結束前,你還會其他的信息沒獲取,等你查完了再告訴我結果。
某人說:最近我出了一份人事與薪資方面的報告,指出公司間接人員占比40%,經理級及以上的比例10.8%;管理職占間接人員23.4%。這些比例明顯偏高,要優化組織結構,控制用人成本。我和總經理室的特助還算不錯,有點小私交,就把報告先和他溝通,看下他的意見,這樣子提交是不是妥當。特助告訴說,這事情大家都知道呀,你提交報告又改變不了什么,這事一時半會兒改不過來,提上去給總經理添堵。
根據剛才的審計邏輯,來分析一下這個項目的審計過程。
(1)比例的高低,明顯沒有做分層分樣統計和分析,業務員算不算間接人員。有的公司生產是外包的,那是不是這個比例就變成100%了。查出來,一個復印室有10個人,進去都在玩擼啊擼,但是一打聽都是政府機關某某的兒子,你覺得應該寫么;財務有三四十個,而且每次去要憑證,都是在聊天睡覺,這我可能覺的是個問題。內審不要把表面現象當作問題。就像一棵樹的部分葉子爛了,這時不是去摘掉葉子,而是去分析是否爛根、有蟲蛀以及營養不足等等。
(2)比例偏高,這個標準不被他人認可,標準不是自話自說。必須是雙方都能認可的東西。我經常聽到某人在寫采購審計報告寫目前公司的物資采購價格虛高。但是你的標準是什么?比如你拿到市場價是多少,目前公司的價格是多少,高了多少。那么市場價就是一個標準。也就是雙方都能認可。
(3)報告明顯沒有解決方案,優化組織結構,控制用人成本,這是一個模糊的處理方案,不是一個可以實施的方案。審計建議如果只是喊口號其實毫無用處。
這個審計項目只做了審計的第一步的第二個小點,也就是統計數據,連標準都沒有確認或者被認同。
談了這么多,下面介紹幾種審計中不合邏輯的現象:
1、委外加工審計
常見的委外加工審計分:
委外加工合同檢查、委外加工物資盤點、加工費核算、工藝變更物資、施工圖紙和模具的使用等等。
不合邏輯:在翻其他應收款的時候,發現有一筆車間主任的借款。詢問之后,說是給加工廠的保證金。加工廠拿了我的材料,我還付他押金?這真是匪夷所思。這可以類比租房,房東租了房子給你,你不付三押一給,反而向房東所要押金?
那我的材料挪用了怎么辦?有人會說,你扣他丫的加工費。
你得有制約對方的東西,比如查采購回扣,剛好還有剩余款項未支付,交代清楚再付款。錢早就付光了,鬼才會理你。
2、物流運輸審計
常見的物流運輸審計,往往會關注到招投標是否合理、運價是否有波動、裝車的載重是否合理,比如理論和實際過磅的差異、費用結算是否重復這一塊。而很少有審計人員會關注其他方面的信息。
不合邏輯:
案例1:對整車物流運輸的運輸價格與油價做了趨勢對比分析表,發現油價從7.2元降到5.1元,整整降了2.1元,而運價不降反升,物流公司說是人工費在漲。而合理的做法是,年度中運價應按照油價進行聯動,比如油價漲跌幅度超5%,運價應做調整。
案例2:在物流運輸中有返程車的概念,主要就是物流公司營業網點稀少導致。就是從A發到B滿貨,而B返回A時是空車。通過約談物流商,發現這樣一車可以便宜1000元,真的是價廉物美。
案例3:問題還是在案例2,由于物流公司的網點少,這樣就存在部分線路不合理。比如從杭州運到寧波的運費與紹興運到寧波的運費一樣。他的邏輯是車都是從杭州出發,所以雖然距離有遠近,但是實際我車還是跑一樣的線路。像這種運輸,就該叫當地的車。
3、倉庫審計
常見的倉庫審計:賬實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呆滯物品、呆滯材料的變賣是否合理、還有倉庫安全等等。
不合邏輯:
案例1:當然這個是普通倉庫,但是如果倉庫存在維修、加工呢?加工從原材料變成產成品,除了成品之外,還有廢料、余料,其實是少了一個bom表。原材料到底領了多少不清楚,只清楚加工了多少成品。東西都在倉庫,我又沒賣。
等倉庫要發貨,場地上有成品,但是系統上沒有。系統上沒有庫存,那么就人為增加一筆成品入庫,而原材料的出庫忘記銷賬。這樣賬面的原材料越來越多,而實際庫存很少。
4、貨幣資金審計
常見的貨幣資金審計:現金、銀行存款、票據、個人借款等等。
不合邏輯:在檢查員工借款的時候,發現有7-8個員工離職,但是其所借的款項還沒有交回。按照公司的流程,在人員離職時,財務部有審核個人是否有借款,為何沒有扣回。原來最終扣回借款的權限放在了出納。而出納離職之后,下一個出納就忘記了。仍舊按照會計給的月工資表進行打款。然后調整流程,交給出納的薪資報表必須已經扣除了個人借款。
5、銷售審計
常見的銷售審計:銷售合同審計、信用額度審計、應收賬款審計等等
不合邏輯:審計人員在對子公司銷售進行審計時,發現該公司從成立到現在,一共招聘了幾個業務員,而一個新進的業務員是子公司總經理上一家公司的下屬,進來后,干了一年不到就離職了。在職期間,就拉了一個客戶,這個客戶賒銷了一大批的貨物。而且賒銷的量是前三名的。從啟信寶查看,這個是子公司成立后不久成立的一家公司。在這個業務員離職后不久,這個公司也注銷了。既沒有簽訂合同,也沒有取得任何資質文件,就寫了個承諾書,這也能做業務?這也能當子公司總經理?
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需要特別關注一些不符合邏輯的現象,更不要把現象當作一個偶然事件,而應該深究問題的原因。不是看到現象就想當然寫存在某某風險。就像問“子公司的會計憑證放在子公司會有什么風險”?這種匪夷所思的審計發現和問題。難道子公司的會計憑證每個月都要順風回總部審核并存檔?除非你還做內賬。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需要審計的,比如說機關單位的下屬分公司,就不是全都需要審計,只要抽其中的進行檢查就可以了。需要審計的主要是行政事業單位,上市公司等。 上市公司應當是可以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并發行股票的公司,并不是所有可以發行股票的公司就是上市公司。
···································^^····································
···································^^····································
到漕涇經濟園區注冊,流程都由園區幫你會安排好的,只要你滿足兩年內畢業的要求,園區對于注冊登記費是全免的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復工迫在眉睫,企業緊急求助
2月18日,寧波海事局接到轄區某航運企業的緊急求助,其管理的一艘船舶因春節前簽訂好了營運合同,亟待取得船舶安全管理證書并計劃于本月22日開航,如不能及時完成審核并投入營運,多停航一天不僅將增加7-8萬元的費用支出,還將面臨違約的巨大損失。
鑒于全國范圍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進入攻堅決勝期,為最大限度的降低疫情對航運企業安全生產的影響,落實上級關于做好復工復產工作的指示精神,寧波海事局積極行動,利用自主創新的航運安全智控平臺,為企業解決燃眉之急。
遠程審核“利器”——航運安全智控平臺
航運安全智控平臺是于2018年11月份上線的全國首個“互聯網+船籍港管理”智能化平臺,安全管理體系電子化運行作為該平臺的一項核心功能,通過“互聯網+”技術,將傳統的紙質體系文件和紙質活動記錄轉化成電子化數據和電子化記錄,并深層次的分析和整合,實現航運企業安全管理體系運行的智能化。航運企業和海事主管機關均可移動在線實時掌握船舶動態、查看企業所有體系文件和所有體系運行活動記錄,包括所有安全管理運行的記錄、流程、內審、管理復查、有效性評價、人員聘用、培訓、備件物料管理等等,強化了對長期在外港航行船舶的實時掌控力,有效提升了企業安全管理效益和海事主管機關監管效能,特別是本次疫情防控期間,該平臺不僅在開展監管信息傳遞、備件物料供應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突顯了航運公司在特殊時期的管理效能,更為海事主管機關、航運公司提供了遠程零接觸審核發證的“綠色通道”,實現了多方共贏。
遠程審核流程直擊
1
審核前,船舶審核組成員一是嚴格審核該輪三個月內實施內審計劃的可行性,二是通過海事信息化系統核查該輪的船舶證書、船員證書、船員任解職等情況,三是通過航運安全智控平臺獲取公司體系文件及與該船有關的體系運行活動記錄,一一對照船舶的開航前指令下達、船舶維護保養計劃、應急演習和訓練計劃、年度培訓計劃等體系準備工作是否符合安全管理體系的要求,記錄下相關問題以待進一步驗證。
正是因為有了航運安全智控平臺等信息化載體,審核組對船舶安全管理體系運行的情況已經有了較為全面的掌握。
2
有了前期充足的準備工作,審核過程就更加注重對船員訪談和設備的核查,審核過程中,審核組通過遠程視頻的方式與船舶相關船員進行“面對面”的溝通,訪談船長及高級船員對安全管理體系及三個月內實施內審計劃的熟悉程度,并驗證前期通過航運安全智控平臺發現的問題。審核組還要求船員現場拍攝和錄制相關設備的維護保養情況和操作規程的張貼情況。
滑動查看更多
3
審核結束后,鑒于該輪各項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準備工作較充分,三個月內實施內審的計劃具有可行性,船員基本熟悉體系文件,且體系文件適合該船,各項安全管理活動的準備工作基本能夠按照體系文件要求開展,審核組完成審核報告并發送給船舶予以確認。
2月21日,寧波海事局即以郵寄的方式完成材料的回傳和證書發放。
整個審核過程,執法人員和航運企業人員實現了“零接觸”的“面對面”交流,高質量完成了本次體系審核任務。
疫情防控期間,寧波海事局緊緊圍繞上級關于支持幫扶企業復工復產的指示精神,全力做好服務工作。截止目前,寧波海事局通過航運安全智控平臺完成遠程船舶審核2艘次,有力地促進了航運企業復工復產。平臺首創的航運企業安全管理體系電子化運行和審核為相關企業的船舶安全管理真正實現了減負增效,其共建共享的理念和便利實用的功能已在航運業中得到了普遍的認同和贊譽。
基于“互聯網+”技術的航運安全智控平臺已先后在浙江、上海、福建、廣東、廣西、江蘇等地140余家航運企業進行了應用,尤其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航運企業和船舶建立了一條保障船舶安全生產、保障貨物安全暢通運輸的“遠程綠色通道”。未來,該平臺將逐步打造成為涵括航運企業安全管理、海事主管機關安全監管、船員服務、金融保險辦理、物料備件供應等領域,集船舶動態監控實時化、安全管理體系或制度電子化、安全風險預警預控智能化、信息交互共享集成化、船舶船員服務一體化等功能于一身的綜合管理服務的智能化平臺,構建出高度互聯互通、智能運行、和諧發展的“航運安全生態圈”,提升航運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產環境,促進海運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