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細菌是怎么鉆到我們肚子里去的?

    今天我們已經知道,人體從上到下,從外到里,都由無數的微生物(主要是細菌)占領著。尤其是我們的腸道,那里溫暖濕潤,營養豐富,為它們的棲居和繁衍提供了理想之地。

    但它們也并非白白地得好處。這些細菌幫我們消化食物,合成維生素,操練免疫系統,抵御病原體入侵……它們的作用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可以把它們當作我們自己的一個器官。只要它們發生異常,我們就會得病。現代社會流行的糖尿病、哮喘、過敏、肥胖癥以及自閉癥等等,都無不跟腸道細菌的異常有關。

    那么,這些細菌是怎么鉆到我們肚子里去的呢?


    最早來自母親的口腔

    直到不久前,人們還普遍認為,胎兒的腸道內是沒有微生物的。第一撥入駐腸道的細菌,是嬰兒在降生過程中從母親的陰道里得來的。

    但這個理論最近受到了挑戰。

    數年前,一位醫生翻開胎盤內壁檢查時,意外地發現,里面竟然存在著很多種類的細菌。當時他以為胎盤內壁受了孕婦陰道細菌的污染,所以沒當回事。

    后來,一位女科學家對此事重新做了調查。她從320名剛出世嬰兒的胎盤中采集組織樣品,為了避免陰道的污染,樣品都采自胎盤內層。正如幾年前的那位醫生所見,她發現胎盤內壁上充滿了形形色色的細菌。

    讓她驚訝的是,基因測序表明,這些菌種跟通常發現于成人口腔,而不是陰道或腸道中的菌種更相近。后來,她又對胎糞(嬰兒出世后第一次拉的大便)中的細菌做了調查。過去人們認為,胎糞中的嬰兒腸道細菌也來自母親的陰道。但她再次發現,胎糞中的菌種跟產婦口腔中的菌種更接近。

    這些發現促使她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早在胎兒時期,就有細菌入駐腸道了。它們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腸道的,而胎盤中的細菌則來自孕婦口腔。

    那么,細菌又是怎樣從孕婦口腔轉移到胎盤上去的呢?

    盡管具體細節還有待查明,但有一條重要線索:早產兒和正常生產的嬰兒相比,其胎盤中菌種的組成是很不一樣的。有趣的是,先前已有研究發現,孕婦的牙周炎會增加早產的風險。

    根據這條線索,科學家猜測,口腔細菌可能是通過血液抵達胎盤的;當孕婦的牙齦發炎、出血時,某些病菌就會乘虛直入,從而影響到胎兒的正常發育,導致早產。

    因為口腔菌種的結構跟日常飲食密切相關,這樣看來,婦女在孕期的飲食以及口腔衛生,對于未來寶寶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剖腹產和自然分娩有別

    接下來第二撥才輪到來自母親陰道的細菌。因為現在很多孩子是剖腹產的,這就涉及到生產方式對新生兒腸道細菌影響的問題。

    一項研究表明,自然生產的嬰兒與剖腹產的相比,腸道細菌的組成差別很大。研究人員利用基因測序技術分析了24個出生4個月嬰兒的腸道細菌,他們中有自然生產的,也有剖腹產的。結果表明,剖腹產的嬰兒腸道細菌多樣性相比之下要差多了。此外,主要菌種也不一樣。自然分娩的嬰兒在降生時很快就從母親陰道中獲得乳酸桿菌。相反,通過剖腹產出生的嬰兒,入駐的主要是脆弱擬桿菌和雙歧桿菌。

    大自然的安排是非常巧妙的。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婦女懷孕期間,陰道內乳酸桿菌異乎尋常地繁盛起來,而這種細菌平常在消化道內才有。乳酸桿菌可以幫助消化奶類。所以在自然分娩中,乳酸桿菌入駐嬰兒腸道,這就為他出世后消化乳汁做好了準備。

    此外,有證據表明,腸道內兩類重要的益生菌——大腸桿菌和擬桿菌(這種細菌在免疫系統的發育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剖腹產的嬰兒體內也明顯要少,一種名叫艱難梭菌的有害菌種則明顯增多,這種有害菌種會導致腹瀉和腸道疾病。

    曾有一項調查說,在剖腹產的嬰兒中,患過敏、哮喘和其他與免疫系統有關的疾病的風險,比自然分娩的嬰兒要高。也許,腸道細菌的不同是主因。

    母乳喂養好

    我們常聽人說母乳喂養好,那么究竟好在哪里呢?這就涉及到第三撥入駐腸道的細菌,而決定它們組成的,是我們早年吃的食物,包括乳汁或奶粉。

    有調查表明,母乳喂養的嬰兒會從母親那里獲得更多的可幫助消化乳汁的細菌,如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吃奶粉的嬰兒盡管也會從周圍環境中獲得更多的腸道細菌,但有些菌種不一定對他有好處。譬如在吃奶粉的嬰兒體內,艱難梭菌含量要高一些。但艱難梭菌是一種有害菌種。

    事實上,母乳喂養的嬰兒跟吃奶粉的嬰兒相比,兩者腸道內的細菌組成是很不一樣的。母乳喂養的嬰兒體內含有更多的益生菌(對健康有益的細菌),吃奶粉的嬰兒有著更多的有害細菌。這是因為奶粉改變了腸道內的酸堿度,使得有害細菌更容易生存,而母乳會在嬰兒腸道內制造出不利于有害細菌生長的酸性環境。一個母乳喂養的孩子,即使中途有一陣子喂養奶粉,只有幾周之后繼續母乳喂養,腸道細菌的組成也會恢復到當初的健康狀態。

    此外,嬰兒剛出世,腸道內壁上的細胞還不夠緊致,而他自身的免疫系統又沒有發育成熟;可防御疾病的,僅有出世前從母親身上得來的抗體;因此很容易讓病菌侵入。而母乳中含有一種叫IgA的抗體,它們會吸附在腸道壁上,提供暫時的保護,直到腸道壁的細胞變得緊致——但這需要數個月的時間。

    更有甚者,當嬰兒接觸到一種陌生病菌,在他吮奶時,會通過唾液把病菌傳給母親。母親的身體是熟悉這種病菌的,于是就會在乳汁中制造出專門對付這種病菌的抗體。嬰兒吮吸了含有抗體的乳汁,也就能防御這種病菌了。而這一切都是吃奶粉的嬰兒所不及的。

    早年的健康決定你一生

    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早年(包括胎兒和嬰幼兒時期)暴露于什么樣的微生物環境中與其一生的健康息息相關。這是因為,早年我們的免疫系統正在發育,免疫系統往往把最先入駐腸道的微生物認作“自己人”。一旦發育成熟,以后遇到任何一種微生物,不論對身體有益或有害,都一概采取排斥態度。那么你想一想,如果最先入駐的是有害菌種,竟被身體認作是“自己人”,那多危險呀。

    正因為如此,一旦免疫系統發育成熟,腸道細菌的組成是非常穩定的,幾乎終生不變。譬如現在市場上賣的益生菌飲料,當你喝下的時候,暫時會改變腸道細菌的組成,一旦你停止喝,就又恢復到先前的狀態了。由于腸道細菌的構成比較穩定,并且因個體而異,所以利用腸道細菌的構成可識別一個人的身份。

    • 發表于 2015-08-11 00:00
    • 閱讀 ( 1208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