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鴿子蘭

鴿子蘭為巴拿馬的國花,屬于蘭科鴿蘭屬,分布于中美洲至厄瓜多爾及委內瑞拉,現正受《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保護,這些物種通常是禁止在國際間交易,除非有特別的必要性。由此可見鴿子蘭的珍貴之處了。花朵看著猶如剛騰飛起的白鴿,合蕊柱像鴿子的頭。
2.章魚蘭

章魚蘭屬于蘭科章魚蘭屬,它的子房扭轉了180度,因此寬大的唇瓣在上面,3個側萼片及另外兩枚花瓣狹長呈線形下垂,猶如一只正在大海里遨游的章魚,因此得名章魚蘭,也有因為它的唇瓣扇貝狀包裹合蕊柱,因此也稱扇貝蘭。
3.白旗兜蘭

白旗兜蘭分布于中國與緬甸,屬于蘭科兜蘭屬,兜蘭屬有個特征就是唇瓣深囊狀,而且囊口通常較寬大,猶如拖鞋,因此兜蘭也被稱為拖鞋蘭。白旗兜蘭在花卉市場上也叫小青蛙兜蘭,因為合蕊柱內卷形成類似于一雙眼睛,遠看猶如一只小青蛙躲在兜狀的唇瓣里,看著這小青蛙我覺得特別像動漫《火影忍者》中鳴人仙人模式狀態下的眼睛。
4.擬蝶唇蘭

擬蝶唇蘭屬于蘭科擬蝶唇蘭屬,很多人都以為是文心蘭屬,因為花的形態很像,其實文心蘭屬圓錐花序很大,花量也大,花型小像一個穿了裙子在跳舞的女孩,所以也叫跳舞蘭,而擬蝶唇蘭屬總狀花序,而且開花就只有一朵,這朵開完謝了,花序往上生長才再開出一朵,花型很大,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頂上的兩個細長的花瓣就像蝴蝶的觸角,唇瓣就像蝴蝶的身體,下面兩枚側萼片就是蝴蝶的翅膀,細長的花序隨風搖擺,花朵也一起搖擺,就像蝴蝶在花叢中飛舞。
5.西藏杓蘭

深紫色的西藏杓蘭,身上布滿了精致的花紋。它獨特的造型也是方便它的傳粉者可以到此歇息,嘗嘗新釀的花蜜,并且還提供遮風擋雨的雨棚,這是多么有情調的室外酒吧。杓蘭屬發出的氣味對覓食的昆蟲也有極為強烈的吸引作用,西藏杓蘭不僅僅采用食源性的欺騙方式吸引昆蟲,杓蘭屬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有一個由花瓣特化成的囊狀口袋,西藏杓蘭的囊狀口袋造型酷似熊蜂蜂王產卵所需的地洞或樹洞,于是誘騙蜂王進入為其傳粉。
6.蜂蘭

在勾引昆蟲方面,最有技巧的要算蜂蘭了,這種來自于地中海南邊的植物,不僅長了一張蜜蜂的“臉”,連花瓣上的絨毛都與雌蜂如出一轍,但這還不算,蜂蘭的絕招是釋放性激素吸引雄蜂到來,一番激烈的碰撞以后,小雄蜂才發現被騙了,可單純的蜂少年并沒有因此而放棄對愛情的追逐,帶著蘭花的花粉繼續追求他的另一半。愛情再一次到來,又一次的激情碰撞后,少年發現它遇到的還是一株蘭花......就這樣,在愛情的道路上不斷受挫的小蜜蜂,幫助蜂蘭完成了授粉。
了解了這么多種奇特的、長得像動物的蘭花,再來思考一個問題,蘭花長得像動物是為哪般?其實這是植物為了吸引動物為它傳遞花粉,以完成繁殖后代的目的,才造就了它們的擬態技能。就像蜂蘭,不僅模仿雌蜂惟妙惟肖,同時它們還釋放出特殊的化學物質,模擬雌蜂的性激素,吸引雄蜂前來交尾,借此過程完成異花授粉。
蘭花花瓣大、顏色艷麗可以使動物很遠就能發現,并吸引它們過來,花瓣上的花紋可以指示動物方位,而特化的唇瓣往往是“停機坪”,供來訪者停靠與休憩。至于說蘭花為什么顏色艷麗,唇瓣特化,這就得用達爾文的進化理論來解釋了。花越大越艷麗就越容易被授粉動物發現,會增加繁殖后代的幾率,而相對的同種里花小顏色淡的,繁殖后代機會會降低,這樣經過不斷的選擇,花自然又大又艷麗。這就是花的智慧、生命的智慧。
(本文來自植物科普作者喵喵植物控,略有刪減,原創作品,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