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說:近日一則新聞令人觸目驚心:英一名14歲少女娜塔莎第一次使用衛生巾,竟引發中毒性休克癥候群而不幸死亡。1.附著在衛生巾上的熒光劑和增白劑會成為潛在致癌因素。2.充滿經血和細菌的巾體極易使女性感染陰道炎。
回答:
這當然是假的。原新聞里說的是衛生棉條,根本就沒衛生巾什么事,而中毒休克綜合癥正是最典型的由衛生棉條引起的細菌感染問題。
這是BBC的報道:

可以看到里面很清楚地寫了tampon(棉條),而不是pad(衛生巾)。衛生巾是沒法放入體內的。
衛生棉條的憂慮
這并不是第一起由衛生棉條引起的嚴重問題了。首先來看看,衛生棉條到底是什么?它和多數中國女性選擇使用的衛生巾有什么區別?
衛生棉條,有稱衛生栓,簡稱棉條,是一種棉質的圓柱體,在女性月經來潮時,可置入陰道中吸收經血。衛生棉條的材質主要是由棉、人造纖維或這兩種材質混合而成,有直徑1厘米到1.9厘米等尺寸,尾端附有棉線(拉繩)。衛生棉條的尖端的圓弧程度各家廠牌有所不同,讓使用者可依自己的使用習慣選擇。
由于衛生棉條不影響衣著和運動,很多女性也會選擇衛生棉條作為經期用品。說起衛生棉條可能引起的問題,最嚴重的大概要算中毒休克綜合癥(Toxic Shock Syndrome )了。 最早關于中毒休克綜合癥的研究可追溯到1980年,中毒休克綜合癥的癥狀是:剛開始類似感冒,接著發熱,嘔吐,腹瀉,發疹和血壓降低;嚴重時會出現:肌肉疼痛,頭痛和神志不清等,嚴重時甚至可以導致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中毒休克綜合癥并不是衛生棉條本身引起的。引起中毒休克綜合癥的原因,是金黃色葡萄球菌進入了血液循環系統。而衛生棉條使用過久或吸收性太強,就可能增加金黃色葡萄球菌進入血液循環的風險。 可以說原新聞中提到的病癥,是最典型的由于衛生棉條使用不當而導致的中毒,和衛生巾沒有任何關系。
所幸中毒休克綜合癥的發生率非常低,而且只要正確使用衛生棉條就能預防。綜合世界各國對衛生棉條使用的規范來看,普遍推薦6-8小時就更換一次。而且最好在夜間使用衛生巾而不是衛生棉條。
衛生巾同樣有憂慮
由于不像衛生棉條那樣需要放入體內,在外使用的衛生巾相比衛生棉條確實降低了體內細菌感染的風險。但即使如此,不當的使用衛生巾仍然會帶來諸多問題,比如陰道炎等。下面說說關于使用衛生巾的一些注意事項:
1. 使用衛生巾前先洗手
這個雖然很基礎,但的確常常被很多女性朋友忽略。手碰到的東西最多,染上細菌的幾率也是最大,而且很多女性會把衛生用品和錢包手機之類的雜物一起裝在提包里,未洗手而使用衛生巾容易把手上的細菌帶到衛生巾上。
2. 避免使用香型或者藥型的衛生巾
有些女性會使用帶有香味或者藥型的衛生巾,但這些產品并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有些人可能因為體質的不同而導致外陰瘙癢。
3. 慎重使用大吸量的衛生巾
大吸量的衛生巾或許能減少更換衛生巾的次數,但其實這是不好的,因為或許大吸量的衛生巾能撐更長時間,但長時間用同一片衛生巾捂著會使細菌更容易滋生,從而引起發炎等婦科疾病。
4. 避免將衛生巾存放在陰暗、潮濕處
未用完的衛生巾應該放在干燥處,否則由于一般的衛生巾為纖維材質,放在陰暗、潮濕處很容易繁衍霉菌,污染衛生巾。空氣潮濕的話不妨裝塑料袋扎住口以免受潮。
5. 平時別天天使用衛生用品
正確的做法是選擇合適的內褲,勤換勤洗,別在健康問題上偷懶。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