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徑世錦賽剛剛落下帷幕,但是全民的運動熱情卻被這場運動盛事引發出來。但是你知道嗎?運動不當會導致很多運動損傷,遇到這些運動損傷,該怎么處理?今天知力君就來教大家如何處理這些運動損傷。
肌肉韌帶拉傷
主要的癥狀是肌肉疼痛、腫脹、無力、使用困難。常見部位肌肉拉傷后要做四步(RICE)即是:R—休息,I—冷敷,C—加壓包扎,E—提高患肢。其原理為:休息可以避免損傷進一步加重。每兩小時至少冷敷10分鐘以上,減少局部血液灌注。減輕疼痛和腫脹、加壓包扎原理同冷敷,用彈性繃帶包扎、壓緊受傷部、可減輕腫脹。抬高受傷肢體的,促使淤血回流。

注意:受傷24小時后應改為熱敷,加快血液回流,促進扭傷部位愈合。如果疼痛比較嚴重可以使用藥物控制疼痛和腫脹。處理之后沒有好轉則需要及時就醫。
踝關節扭傷
突然踩到不平的地面導致關節的扭曲或旋轉可能會導致踝關節的扭傷,踝關節扭傷處理不當或不及時可能造成踝關節習慣性扭傷。處理的原則也是RICE原則(上已述)。
腰肌勞損
為臨床常見病,又稱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損傷、腰臀肌筋膜炎等,實為腰部肌肉及其附著點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損傷性炎癥,是腰痛的常見原因之一,勞損多為慢性發病,主要癥狀是腰或腰骶部脹痛、酸痛,反復發作,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而變化,如日間勞累加重,休息后可減輕,發病因素較多。改善平時動作、姿勢,預防腰肌勞損。

日常生活中站姿、坐姿、彎腰拾物等姿勢不當都有可能對腰部的肌肉有一定的影響,正確的姿勢是預防腰肌勞損的關鍵(部分鍛煉方法與腰椎間盤突出相似)。
脛骨膜炎
癥狀主要有下肢前側疼痛腫脹,伴隨有肌肉或骨骼的炎癥。跑步運動員和長期不鍛煉,突然運動過度的人最容易得脛骨膜炎。通過拉伸、休息、冰敷可以減輕疼痛。也可以使用非甾體抗炎藥。扁平足的人群也容易患此病,可以使用矯正鞋墊或扁平足支具減少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連接腳跟和腳的前端的一個韌帶,有支撐足弓的作用,足底筋膜炎即是這個韌帶的炎癥。腳所受到的壓力增大會增加足底筋膜炎發生的可能性。可以通過休息、冰敷和藥物治療,如果疼痛嚴重則可以使用封閉治療或者手術治療。

前交叉韌帶斷裂
前交叉韌帶維持了膝關節的穩定性,前交叉韌帶主要是在突然改變運動方向和突然停止時。前交叉韌帶斷裂時可能會聽到一個很小的泡泡音然后就會發現膝關節不能動了。這種情況需要進行手術重接,術后進行相關的康復。一般的物理訓練對前交叉韌帶沒有治療作用,但是可以緩解疼痛。

壓力性骨折
是由于過度使用肌肉,導致肌肉不能分擔運動的壓力,然后骨頭承擔了過多的壓力從而導致骨折。通常是在過快的增加運動量大的時候發生。應力性骨折大多發生在小腿和足部,更容易發生于女性。應力性骨折發生后應首先休息,也可以使用支架固定。
(作者:武漢協和骨科醫院副主任醫師 田洪濤)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