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汽車王國的德國,即使在交通最繁忙的時候,都很少看到交警站在大街上指揮交通,這樣一個神奇的現象是怎樣做到的,想必你一定很想知道,請看下文。
以下從歷史、智能科技、法規、駕駛員把關、路面質量、安全意識等方面,來分析一下德國很少看到交警站在大街上指揮交通的原因。
>> 從歷史角度看:

德國,在1932年8月6日誕生第一條高速公路,是世界上最早擁有高速公路的國家。近一個世紀的道路治理經驗,已經使德國在交通方面相當成熟。
>> 從智能科技角度看:

德國已經實現通過網絡電子等高科技手段對交通狀況實施24小時不間斷的監控,所有車輛在交通信號燈的指揮下穿梭來往,紅燈、綠燈、黃燈之間的轉換可以根據每個路口的交通流量進行合理協調。
>> 從法規角度看:

在德國法律規定開車每2小時需要休息10-15分鐘,每4小時需要休息半小時以上;在高速路段,除了休息區,高速路上禁止無故停車在應急車道;到了冬天車輛必須更換冬季輪胎,否則將受到處罰。
>> 從駕駛員把關角度看:

在德國考取駕照是非常困難的,首次考試不過的概率就高達50%!并且每人最多只能考5次,如果3次不通過的話,就需要到專業機構檢查智商,你沒有看錯!3次不過就需要檢查智商!即使考試通過后仍然還有半年的試用期,合格后才能換成上正式的駕照。
>> 從路面質量角度看:

對于高速公路,德國有著完善的國家技術標準,4車道路面的路基寬度統一為29米,每一車道寬度為3.75米,兩邊設置寬3米的路肩緊急停車道,中間設有寬4米的分隔帶。路面鋼筋混土厚度達到80CM,此標準是美國各洲高速公路的兩倍。
>> 從安全意識來看:

德國人可能是世界上最遵守交通規則的民族了,在德國,當汽車看到行人橫穿人行橫道時,車子絕對會讓行人先行,而行人也不會亂穿馬路。并且這種安全意識,德國人在娃娃時期就已經開始抓起了。
出于對路面以及汽車技術的自信,加上德國人在交通規則上的高度自律,讓交警在大街上變得十分稀有。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