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胃病的罪魁禍首,很多時候都是TA?

    1984年,巴里·馬歇爾在自己身上進行的大膽試驗,成功證實了人類胃病的罪魁禍首正是幽門螺桿菌(Hp)。時至今日,想必絕大多數人都聽說過Hp,也都對它的危害有所了解。然而,寄生在人體的Hp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它對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僅僅是負面效應嗎?一系列的研究告訴我們,Hp的身份其實很復雜,但總體而言,可并不是什么好東西。

    胃腫瘤和慢性胃病的罪魁禍首

    當年巴里·馬歇爾對Hp進行研究的目的,就是為了證明它能夠引起人類的一系列胃病。目前,Hp被公認為是胃腺癌的首要(盡管不是唯一)病因,可使胃腺癌的患病風險增加3倍,而且和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明確相關[1][2]。值得一提的是,Hp的分布非常廣泛,全球范圍已經有約20萬人感染,但其中只有不到0.5%的感染者將發展為胃腺癌[1]。除此之外,Hp感染有時還可以引發一種罕見的胃部淋巴瘤——胃結外邊緣區B細胞淋巴瘤(MALT),雖然這種腫瘤通常可以靠Hp根除治療而治愈,但診斷往往非常困難[3]

    Hp導致胃部疾病的機制非常復雜,不過一般離不開它所制造的胃部炎癥環境和胃黏膜細胞損傷。首先,Hp在胃黏膜的寄生會直接損傷胃黏膜,增強胃酸對黏膜的刺激,引起炎癥反應和微環境改變,導致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或萎縮性胃炎(一種胃癌癌前病變)。其次,Hp制造的炎癥反應則會進一步損傷胃黏膜細胞的遺傳物質,增加細胞的遺傳不穩定性和基因突變的概率,促進細胞向癌變的方向發展。此外,Hp與胃內物質的相互作用可以減弱胃酸分泌(尤其是在Hp形成了萎縮性胃炎時),使得其他對消化道有害的微生物更容易在消化道定植,而Hp與這些有害微生物相互作用之后的產物則往往都具有致癌性,能夠進一步促進癌前病變乃至胃腺癌的發展[2]。在少數情況下,寄生在胃黏膜的Hp本身,可以被免疫系統識別為一種抗原,從而長期持續性地吸引免疫系統的攻擊,導致B淋巴細胞產生異常克隆,從而引發胃MALT[3]

    喉癌的潛在重要病因

    Hp對消化系統的影響目前已經被基本明確了,然而,關于Hp究竟只是單純作用于消化系統還是對全身都具有影響這一點,醫學界依然在進行探討。不過最近進行的一項高級別分析,則在Hp對喉癌發病的影響這一方面添加了新的證據:Hp很可能是喉癌的一種潛在重要病因。

    在這項由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進行的系統分析之中,11項對Hp與喉癌和鼻咽癌之間關系進行探討的研究被納入,結果表明Hp感染使受試者患上喉癌的風險增加了2.9倍,但患鼻咽癌的風險卻幾乎沒有改變[4]。根據這項研究結果,未來可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證實Hp對喉癌患病風險的影響。

    Hp真的對人有益嗎[2]

    然而盡管醫學家們一直以來花了這么大心思研究如何清除Hp,總是有這樣一種聲音傳來——“清除Hp是沒有必要的,因為Hp在人體扮演著不可或缺的生理角色”,有些支持者甚至煞有介事地拿出了不少數據來支持這一假說。不過根據嚴謹的論證和研究,這一說法實屬無稽之談。至少現在為止的數據表明,Hp根本不太可能給人們帶來有意義的益處,或者說,帶來的益處和危害相比實在不相稱。

    此前的確有研究探討過Hp與哮喘之間的關系,這是基于Hp根除治療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末流行之后,兒童哮喘發病率隨即在歐美國家大幅上升這一情況所開展的。然而最近的數據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兒童哮喘發病率已經達到了頂峰,部分國家(如英國)的兒童哮喘發病率,居然隨著兒童的Hp攜帶率一起下降,而這些數據均不能說明Hp與哮喘存在什么明顯的關聯。此外,也有學者嘗試過用動物模型來評估Hp清除和哮喘發病之間的關系,但不同研究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結果。

    目前還有一種小眾的觀點認為,Hp感染的根除導致胃部的生理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人們的食欲隨之大幅增加,從而導致肥胖的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明顯上升。不過,人體的能量代謝與相關調控機制非常復雜(這點可以參考文章《激素決定了你會不會胖?》),目前為止關于Hp與能量調控只有非常微弱的證據,基本可以認為Hp和肥胖之間不會有明顯的關聯。

    人類離消滅Hp還有多遠?

    正如前面所述,Hp和相當多的人類疾病有著密切關聯,且不少人都感染有Hp但并不自知。根據2015年的《幽門螺桿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識意見》,所有Hp感染者無論有無癥狀,無論有無消化性潰瘍、胃腺癌等并發癥,都應該被視作傳染病患者,只要無禁忌癥,都應接受Hp根除治療[4],可見Hp感染治療的嚴肅性。

    而在今年6月30日,關于Hp的一個好消息傳來:由中國企業研發的一種幽門螺桿菌疫苗,在中國著名流行病學專家朱鳳才教授帶領下完成的III期臨床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功,研究結果發表在頂級醫學雜志《柳葉刀(The Lancet)》上。

    在這次臨床試驗中,這款幽門螺桿菌疫苗被接種給2000多名6~15歲受試兒童,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安慰劑組均為7%,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安慰劑組均為<1%,且沒有與疫苗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安全性可謂是十分出眾。而且在保護效力方面,一年保護率高達71.8%,三年保護率也有55.8%,成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款真正能夠提供可靠保護效力的幽門螺桿菌疫苗[6]

    當然,盡管這款疫苗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歷練,但正如在《柳葉刀》雜志中評價它的范德堡大學教授理查德·皮克(Richard Peek)所言,“這項研究的結果是有紀念意義的。”也許,我們離消滅Hp,已經不遠。

    參考文獻與書籍:

    [1]Thrumurthy Sri G, Chaudry M Asif,Hochhauser Daniel, Mughal Muntze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astric cancer. BMJ  2013; 347 :f6367

    [2]Graham D. Y. Helicobacter pylori update:gastric cancer, reliable therapy, and possible benefits. Gastroenterology 2015 Apr;148(4):719-31.e3. doi: 10.1053/j.gastro.2015.01.040.

    [3]Kenneth Kaushansky , et al.《Williams Hematology》,8E

    [4]Zhou J, Zhang D, Yang Y, 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carcinoma of the larynxor pharynx. Head Neck 2015 Aug 28. doi: 10.1002/hed.24214.

    [5]Sugano K, Tack J, Kuipers E J, et al.Kyoto global consensus report on 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tis. Gut 2015 Sep;64(9):1353-67. doi: 10.1136/gutjnl-2015-309252.

    [6]Zeng M, Mao X H, Li J X, et al.Efficacy,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n oral recombinant Helicobacter pylorivaccine in children in China: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phase 3 trial. Lancet 2015 Jun 30. doi: 10.1016/S0140-6736(15)60310-5.

    有知識,你就來!百度知道日報開放入駐,還猶豫什么,快來報名!

    • 發表于 2015-10-08 00:00
    • 閱讀 ( 765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