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英國有一位世交,就稱她為克萊爾吧,她總是因為體重而苦惱。克萊爾似乎永遠在節食。無論最新的節食潮流是什么,克萊爾肯定已經嘗試過了。像克萊爾這樣熱衷于減肥和節食的人并不少。因此,一個新的行業漸漸興起,致力于探索哪些最佳的食物組合來幫你減少體重,同時還能讓你堅持下去。高纖維和高蛋白質飲食似乎能夠實現這一目標。但是,新的觀點也總是如雨后春筍般幾乎每個月都會發表出來。

2015年3月,學術期刊《國際醫學檔案》(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Medicine)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一個關于如何成功節食的很有意思的建議,答案有點出乎意料——吃巧克力。對,在節食期間每天吃一塊黑巧克力!這個發現上了《圖片報》(Das Bild)的頭版。《圖片報》是一份德國報紙,也是歐洲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其他幾份日報和無數的飲食營養相關雜志也紛紛登載了這件事。代表性的標題有“你為什么每天都必須吃巧克力”(《塑身雜志》),“巧克力加速減肥”(英國《每日快報》),“瘦身者的好消息!吃巧克力能幫你減重”(英國《每日星報》)。我過去幾個月都沒有見到克萊爾,但如果發現她正在每天吃一塊巧克力,一點也不會感到驚訝。畢竟,這一切美好得不像是真的—通常認為巧克力對于節食的人們來說總是非常不好的一種食品。它基本上只含有糖和脂肪,一塊巧克力含有的熱量高達200~300千卡(1千卡=4.182千焦),這是一個人每天能量總需求的10%。那么,巧克力怎么忽然變成了減肥食品?

這項研究是在德國的飲食和健康研究所完成的。研究人群被隨機分為3組。第一組為對照組,第二組和第三組分別給予標準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但其中一組還被要求每天吃一塊45克的黑巧克力。3周后,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兩組,體重都降低了大約5磅(約2.3千克),但吃黑巧克力的一組比另一組多降低了10%。上述結果都具有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性,意思是說這些結果只是一個隨機事件的可能性小于5%。如此看來,那些奪人眼球的新聞頭條都言之有據。我也深信,克萊爾以及其他的節食者會歡欣雀躍地接受新聞頭條所傳達的信息。

遺憾的是,如果克萊爾真的在每天吃巧克力,我希望她趕快停下來。這篇結果美好得讓人不敢相信的文章的作者最近(2015年5月)透露,這項研究其實是一個惡作劇。文章第一作者,飲食和營養研究所“所長”實際上是一名記者,名叫約翰·博哈農(John Bohannon),而該“研究所”也只不過是一個網站。他的論文合作者還包括一名醫生和一個電視臺記者。那么,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做?博哈農惡作劇試驗的動機是為了揭示,完成一項垃圾科學研究、將其發表在學術期刊上并且讓科學媒體向公眾推廣,有多么容易。

有意思的一點是,這項試驗的結果也不完全是捏造的。他們確實做了一個試驗。他們在網上發布了廣告,招募到16名志愿者。他們取了志愿者的血樣,并進行了一系列問卷調查,然后將志愿者隨機分為3組。3周以后,他們又把志愿者召集回來,再次取了血樣并收集了問卷。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去掉一位志愿者的“離群值”,他們得到的體重降低的結果在5%水平上確實是具有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差異。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假如這是一項合法的研究,結果可信么?
主要的問題在于他們實際上同時測定了一大堆指標,除了體重之外,還包括膽固醇水平、其他各種血液生化指標以及問卷中的很多事項。實際上,該項試驗總共測定了18個指標。正如博哈農在透露這個惡作劇的文章中所指出的,你測定的項目越多,越有可能得到至少一項具有顯著差異的。他們知道,用一個比較小的樣本量,并且很聰明地去掉對結果不利的數據(如離群值),那么測定如此多的指標,單憑隨機概率也至少有一個指標會檢測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顯著差異。他們并不在乎究竟哪個指標會有顯著差異。根據不同的結果,他們故事的標題可以是“巧克力能改善你的血糖水平”或者“巧克力能降低血壓”等等。這次得到的結果是體重降低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于是他們就以此為重大發現來講故事。

人們都希望能夠快速、安全、便捷地減肥,因此這個戴有“科學”光環的研究成果一經發表便被多家媒體報道轉載。但實際上這項研究的結果并不像人們想的那么美好,科學減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有知識,你就來!百度知道日報開放入駐,還猶豫什么,快來報名!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