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喜歡獨處是一種病嗎?

    獨處和與人共處是我們存在于世的兩種狀態,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每個人都不停地在這兩種狀態中更迭。只是我們所處的社會往往過分強調人際共處的重要性,卻忽略獨處的意義,獨處者甚至容易被曲以"孤僻"之名。對此,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霍妮(Karen horney)早就對獨處進行了正名——渴望有意義的獨處時間絕不是神經癥,相反,沒有能力創造獨處時間其本身就是一種神經癥的征兆。

    創造獨處時間意味著主動有意地選擇獨處,這一能力于人而言之所以是必要的,是因為個體都需要進行內在的整合,而獨處為內在自我整合創造了條件。我們總會經歷不同的事,這些新的經驗必須能夠與我們已有的經驗建立聯系,融為一體。通過整合,我們才能不斷地吸收新經驗,自我才能成為一個不斷生長完善的系統。當我們不再關注別人的時候,我們才能更好地關注自身的感受、感情與思想。

    精神分析學家威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指出,獨處的能力是個體情緒/情感發展成熟最為重要的標志之一,個體與其內在客體的關系及其對這種內在關系的信心,能夠給個體帶來生存的滿足感,因此,個體才能在外部客體和刺激暫時缺失的情況下依然享受這種獨處的狀態。威尼科特引入真自我(the true self)和假自我(the false self)的概念對此進行了解讀:"真自我"是個體感覺到自己的思想和身體是真實的、活生生的,它讓人能夠真實感知并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假自我"則是一種防御,一種行為的"面具",它是為順應他人的期待而存在的。適度的、健康的"假自我"能夠讓人在公共場合表現出禮貌而恰當的態度。一個健康的人,即便在用"假自我"應對外部世界時,其內在仍然能夠同時感受到自己真實的感受;但如果假自我過度,或者真自我沒有得到很好的建立,無論看起來多么符合社會的期待,其內心還是會持續地感覺無聊空虛甚至死寂。那種缺乏獨處能力的人只具有"假自我",因此只是順從、而不是體驗外部世界,世界對于他僅是某種必須適應的對象,而非可以滿足其自身主觀性的場所。


    一般人都需要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獨處來完成自我修復與情緒上的自我更新。有研究者采用經驗取樣法對此進行了檢驗(Sarson & Csikszentmihalyi, 1980; Larson, Csikszentmihalyi, & Graef, 1982)。參與研究的被試要在一周的時間里全天性地隨身配戴尋呼機,在每天隨機的間隔時間里,研究人員會尋呼被試隨時報告他們正在做的事情和他們的情緒狀態。結果發現,在經歷了獨處后,青少年和成人都報告了比其他時間更多的愉悅情緒。當然,Larson也在研究中指出:中等程度的獨處對青少年的成長和適應最為有利,太少或太多的獨處都可能帶來負面的作用。太長的獨處時間會導致抑郁或其它軀體癥狀,及更低的主觀幸福感,但是缺乏獨處時間也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后果。此外,研究者還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獨處成為了越來越常有的體驗,這對個體的成長、發展和成熟都有著重要意義。依榮格(Carl G. Jung)所言,中年危機的出現正是因為缺少內心的整合,而花時間獨處則有利于實現整合。

    盡管生活中適當的獨處是必要的,但顯然有人更喜歡獨處,有人則更偏愛與人共處。Burger(1997)提出,確實存在"獨處偏好"這一人格維度,它能描述人們在尋求和享受獨處時間上的程度差異。對于偏好獨處者而言,獨處可以帶來舒適感。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者比一般人更加能夠肯定自身的獨處需要,他們并不一定是要逃避人際關系,但他們確實能享受與人分隔的狀態并從中獲益。還有一些人是受性格影響而更偏好獨處,相對于外向者而言,內向者更傾向于從獨處中獲得內心的平靜;在完成任務或者恢復精力時,內向者通常更需要一整塊的時間,不被外界所擾。此外,從個體一生的發展角度來看,幼兒時期形成的依戀類型也會影響個體獨處時的體驗。安全型依戀的個體在獨處時更容易有積極體驗,而焦慮型依戀個體可能更加不能忍受獨處情境,回避型依戀者則更傾向于借獨處以回避親密關系。

    作為個體存在的我們雖然都具有社會屬性,但缺乏獨處的人生是可怕的。自我的成長與內在整合是人一生的命題,而獨處的能力作為個體情感發展成熟的重要標志,必然需要我們從外在的人群中適時抽離,越來越多地關照自己的內心,進而達成更深層次的整合。

    (文:素秋)

    • 發表于 2015-09-11 00:00
    • 閱讀 ( 106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