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給行李安檢的各種神器,都是什么原理?

    對于安全檢查,大家都不陌生。坐飛機、坐高鐵、坐地鐵,都會要求行李過X光機,而如果是瓶子、杯子里的水,則會麻煩一點:有時候會讓你當場喝一口,有時候則會拿一個形似夜壺的裝置照一下。那么,這些防爆安檢,究竟都是什么原理呢?

    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有味使之出,無味使之入”。啊,并不是……這是中國烹飪的原理,但安檢其實也差不多啦!

    你剛才摸過啥嘞?

    在法證科學中,有一個被視為公理的基石:羅卡定律,也即“凡有接觸,必留痕跡”。簡單的說,就是當你接觸過某個物體時,你手上的分泌物(汗液、皮屑、油脂啥的)就會在這個物體表面上留下指印,而這個物體的微粒,多多少少也會附著在你的手上。比如,切過洋蔥后再用手去揉眼睛,往往可能熱淚盈眶,就是因為洋蔥中的物質已經悄悄的跑到了你的手指上。

    而把羅卡定律用在安檢上,就是對爆炸物的廣泛性篩查。

    很多坐過飛機的同學,可能都見到過這樣的場景:安檢員手里拿著一個黑色小棍,棍子頂端夾著一張郵票大小的白紙片,他會用這個紙片對你的行李箱、衣服甚至手上蹭一蹭,然后揮手讓你通過。

    實際上,他所做的就是利用羅卡定律,對旅客進行防爆物篩查。如果某人在登機之前,曾經拿過甚至制造過爆炸物,爆炸物中的一些微粒往往就會在無意中殘留在其皮膚上、行李箱上,然后就會被試紙上涂的不干膠所捕獲。

    隨后,安檢員應該立即將這片試紙進一步檢測,這有兩種方法:簡單的一種,用一個像是發膠的小罐子對準試紙嗤嗤的噴幾下,如果紙片上有炸藥微粒,紙片就會變色,這種方式是利用化學反應,針對含有硝基的化合物(市面上能見到的炸藥,比如TNT、C4、旋風炸藥之類,幾乎都是硝基化合物),還有另一種噴劑則是針對不含硝基的無機鹽類的爆炸物(高氯酸鉀之類)。

    這種試紙的靈敏度極高,據某廠家的廣告說,檢測限是在20ng左右,即便帶有夸大的成分,也能看出其威力所在了。

    更靈敏的檢測方法,則是將紙片送到儀器里進行分析,通常是用氣相色譜(GC),對于哪怕只有痕跡量的爆炸物殘留也能發現。即便是接觸過爆炸物后反復洗手,也很難徹底清除。


    當然,這里有一個前提:檢測用的紙片,必須當即檢測。如果安檢員責任心不足,用同一個紙片連續蹭了好幾個人的行李,再拿去檢測的話,如果發現有爆炸物殘留,估計安檢員就要瘋掉了:剛過去了這么多旅客,到底是誰的行李里夾帶了危險品呢?

    類似的,還有一些儀器,采取直接用探頭接觸被檢物質表面后抽氣,將其表面附著的微粒和空氣一同吸進來,再進行GC或其他檢測,也是一種常見的爆炸物探測手段。


    取不出來,就送進去!

    對于行李,通常可以采取X光掃描的辦法來檢查。現在的安檢用X光掃描儀,往往采用兩個不同強度的X光源同時照射,密度、材質不同的物質,對于X射線的透射、衍射能力往往有所差別;因此,只要預先把數十種常見的爆炸物的透射、衍射結果梳理出來,儲存在電腦中,臨場安檢時加以比對,就能發現可疑的物質了。

    通常而言,在安檢的顯示屏上,密度越大的物體(比如金屬),顏色就越深,提示安檢人員注意。不過,如果將其危險物體(比如槍支)拆散后,混雜在不同的金屬零件(比如筆記本電腦、相機)中托運的話,往往需要安全員有足夠的經驗和高度責任心,才能及時發現。

    同時,這種方法對于固體物質特別是金屬很有效,對于液體就不好用了。因為絕大多數危險液體,X光都可以輕易穿透,并不能輕易區別出汽油和水來。

    在這種情況下,最可靠的方式就是取樣分析,也就是請乘客打開瓶子,取一點點液體出來進行化學或者物理檢測。然而,如果這個瓶子并不方便輕易打開,比如說是沒開封的酒類和藥物,就得考慮其他的辦法了。

    和前面說的檢測暴露在外的顆粒相反,瓶裝液體物質安檢的原理,則是把各種電磁波送進去,當電磁波從瓶子的另外一邊透射出來,或者從瓶壁反射出來時,因為受到液體的影響已經發生了改變,就可以區別出不同的液體來。

    可以擔負這種任務的電磁波,有超聲波、激光、微波、紅外線等等,它們在不同的液體里,傳播速度、衰減程度、散射角度、透光程度等參數上有一定的差異,與已知的易燃、易爆、危險液體相比較,就能夠判定這種液體是否危險了。

    利用這一原理,市面上已經有多種便攜式檢測儀器,比如你在地鐵安檢口常見的那種,只要把儀器抵在瓶子外壁,即可進行檢測,就是反射式檢測設備。

    然而,這種方式的缺陷也是明顯的:沒法檢測不透明的容器里的液體,比如金屬的保溫杯的茶水。

    因為金屬對于大多數電磁波的屏蔽都挺好的,哪怕是微波的穿透能力也很有限。因此,對于金屬容器中的液體,特別是厚壁金屬罐里的液體,實際上并沒有太好的檢測方式。目前,改進的方向包括靜電場檢測、導熱率檢測等等,但如果是有夾層的容器,這種方式的準確率也會下降很多。

    還有招沒?

    對于機場、高鐵的安檢問題,盡管目前還沒有完美的解決方式,但還是有些奇怪的招數的。

    比較靠譜的一種,就是人為的往炸藥里摻入有特殊氣味的物質,原理就跟往管道煤氣里添加帶有惡臭的含硫物質一樣,再以這種特殊氣味來訓練搜爆犬,檢出率就能提高很多。


    不靠譜的一種,則是用最古老的辦法來甄別可疑人員:嚇唬

    比如,當年有家英國公司就推出過一款“炸彈探測儀”,代號ADE 651,以6萬美元一臺的價格賣給美軍,在伊拉克、阿富汗大顯身手。然而,血的教訓證明,這玩意根本就不靠譜。幾個憤怒的美軍拆開探測儀一看,大概就是一個金屬天線,加上開關和聲光裝置而已,其對爆炸物檢測的準確率,大概和扔硬幣差不多……

    當然,這對于恐怖分子或許有一定的心理震懾作用……但用處也僅限于此。后來該英國公司老板因為欺詐罪被判刑,這種所謂的“摩爾炸彈探測儀”也成為安防歷史上的一個大笑話。

    結語

    說了這么多,不難看出,行李安檢這一塊,特別是液態物質的防爆安檢,并沒有非常成熟可靠的技術。

    因此,目前最無奈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限制旅客攜帶液體的總量,比如,禁止將飲料帶上飛機,帶的化妝品必須能放進一個特定大小的塑料袋里,等等。雖然這些措施會給旅客帶來一些不便,卻是保證旅客人身安全、防范恐怖襲擊的必要手段,需要我們的配合和理解。

    日報看多了,你也想分享?機會來了!知道日報招募作者啦!

    • 發表于 2015-10-13 00:00
    • 閱讀 ( 818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