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出到如今,諾貝爾獎已經走過了百余個年頭兒。細算下來,共有6對父子、5對夫妻以及1對兄弟先后領受過這一國際大獎,讓人不禁懷疑智商能遺傳還是能傳染?小編不禁對自己未來孩子的智商表示擔憂!整理好情緒,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一一盤點,看完別哭暈~畢竟高智商的世界我們不懂。
一、秀恩愛炫智商的夫妻檔
大名鼎鼎的居里夫婦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他們證實了鐳的存在,一起分享了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因此居里夫人成為諾貝爾獎百年歷史上的首位女性獲獎者,簡直是女性的驕傲!(1911年居里夫人又摘取了諾貝爾化學獎。美貌與智慧并存,說的就是居里夫人了!)

居里夫婦的大女兒伊蕾娜·約里奧·居里顯然是遺傳了二人的高智商,1935年和丈夫弗雷德里奧·約里奧一起摘得諾貝爾化學獎。小女兒艾芙·居里的丈夫亨利·拉波易斯還獲得了1965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看完不禁疾呼:智商逆天的居里家族啊!讓我等凡人腫么活?!

除此之外,獲得諾貝爾獎的夫妻檔還有卡爾·科里和格蒂·科里夫婦,他們均為194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巧的是,2014年邁·布里特·莫澤和丈夫愛德華·莫澤同樣摘得該獎項,這兩對夫婦還有幾個相似點,比如他們都相識于大學,夫妻一起從事科研工作(一起做實驗好浪漫的說),之后夫妻雙雙獲諾獎。


最后一對兒是貢納爾·米達爾和阿爾瓦·米達爾夫婦,丈夫獲得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主攻貧困研究方向;而妻子則是1982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

綜上,結論已得出:夫妻搭配科研不累!這才是秀恩愛的最高境界啊,完爆旁人!
二、打虎親兄弟 上陣父子兵
人言: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指的是像打虎打仗這類危險的事情,需得是兄弟父子這樣團結一心的人更容易獲勝。同理用于諾貝爾獎,它雖然沒有腥風血雨,但卻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在這一戰場上6對父子、1對兄弟披荊斬棘,突出重圍,勇奪諾獎!讓我們一睹“芳容”吧!
布拉格父子——諾貝爾史上的傳奇
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和兒子威廉·勞倫斯·布拉格共享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諾貝爾歷史上第一對父子獲獎者,小布拉格成為諾貝爾獎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僅25歲!25歲的你們在做什么?!傲嬌小編心想:反正我還沒25)。不過他卻高興不起來,甚至為此郁悶了好幾年,這又是怎么回事呢?用現代話說就是這位帥哥找不到存在感了,他感到科學界的同行把過多的榮譽都賦予了父親,“你們當‘我’是隱形的啊!”估計就是這帥哥的內心聲音了,想想也是也是萌萌噠惹人愛呢~

湯姆遜父子、奧伊勒父子——父親啟發天才兒子
湯姆遜父子分別于1906、193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老湯姆遜從自己的切身經歷中深刻體會到無法上學的痛苦以及知識對于人生的重要性,所以十分注重對兒子的啟發培養,更是不惜重金為兒子聘請家庭教師來指導學習。小湯姆遜也不負重望,14歲就考入曼徹斯特大學,20歲免試保送劍橋,之后又拿下諾獎,走上人生巔峰!所以,得聽老人言啊,沒準下一個諾獎就是你的!

奧伊勒·歇爾平,1929年分享諾貝爾化學獎。兒子烏爾夫·奧伊勒,1970年分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小奧伊勒從小就看著父親擺弄那些冒著煙的試管和燒杯,青年時期的他又親眼見證了父親獲得諾獎的榮譽,于是立志一定要成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并最終如愿以償。什么叫“志當存高遠”?小編還記得小時候寫作文說要當科學家呢(⊙o⊙)…也只能是說說而已了。

玻爾父子——科學家是傳染的
尼爾斯·玻爾是近代量子物理學的奠基者之一,被世界物理學界公認為是二十世紀上半葉唯一能與愛因斯坦并駕齊驅的偉大物理學家。1922年,由于對量子物理學發展的貢獻,繼愛因斯坦之后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兒子阿格·玻爾就因為受到他和他的科學家朋友們的耳濡目染而走上了科學探索的道路,于1975年分享諾貝爾物理學獎。原來,高智商的人都一起玩哦~。

西格巴恩父子、科恩伯格父子——高智商的發際線都靠后
卡爾·西格巴恩1924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兒子凱伊·西格巴恩于1981年分享物理學獎。已經到第5對了,只能說打擊的小編心都累了,這才叫子承父業續寫輝煌的“父二代”嘛。

阿瑟·科恩伯格1959年分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兒子羅杰·科恩伯格2006年獲得化學獎。“非常高興這一天到來的時候我還能親眼看到,我認為他完全配得上這個獎,他的工作令人敬畏。”2006年10月4日,老科恩伯格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為兒子獲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鎮靜地說。(此刻請歡呼雀躍)

廷伯根兄弟——諾獎史上唯一的兄弟組合
迄今為止,唯一一個摘得諾貝爾獎的“兄弟組合”是來自荷蘭的廷伯根兄弟。兩兄弟分別獲得196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和197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奇特的是,二人幾乎完全不同。哥哥簡·廷伯根好靜,弟弟尼古拉斯·廷伯根愛動、愛冒險;哥哥學習倍兒棒,弟弟討厭上學成績糟糕;哥哥研究經濟,弟弟研究動物……可盡管如此,一個相同點就夠了,那就是他們都在各自66歲的時候摘得了諾獎,多么幸運的巧合,又為這諾獎史上唯一的兄弟組合增添了一個唯一(預備唱:Only you~)。

三、諾貝爾女婿
看到這題目,你也許會一頭霧水,怎么突然冒出一個諾貝爾女婿?事出有因,2014年,安徽某中學掛出一個別具風味的告示牌:熱烈祝賀我校女婿埃里克·白茲格榮獲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原來,埃里克·白茲格的老婆吉娜畢業于該中學,后來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留學并嫁給了埃里克·白茲格。埃里克·白茲格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然后事情就如同上文所寫。

不過,咱們要做的不是生拉硬扯攀親戚,而是搞好教育工作,讓中國人拿諾獎拿到手軟!
奮起吧,騷年!
(本文由中國科普博覽出品,北京燕清聯合文化產業發展中心創作,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科普博覽”。)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