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清朝就有“選秀”了?

    李伯元首開“花榜選秀”

    上海有花榜,被稱為“早期維新思想家”的王韜是始作俑者。王韜除了致力于傳播維新思想外,也是一位酷嗜品翠評芳的資深狎客。

    據陳伯熙著《上海軼事大觀》記載,他曾于光緒壬午(1882年)、癸未(1883年)、戊子(1888年)三開花榜。壬午年那次,他將與之相好的素貞、竹卿、月琴三妓獨列榜中,遭到花界的非議。

    王韜的個人品題,在李伯元運作下竟成了一個風靡上海十余年的文化產品。

    李伯元是清末著名文人,有被魯迅稱為“譴責小說”的《官場現形記》傳世。他早年投身上海報界,與袁祖志合創《游戲報》,自謂“游戲主人”。該報別開蹊徑,不涉政治,惟以嘯傲風月為事,專供文士消遣,因而《游戲報》開上海小報之先河,將小報與花榜結合。


    《游戲報》于光緒丙申年(1896年)創刊。創刊之始,李伯元便以“開花榜為首事”,不到一年他便操辦了首屆花榜。為此他還制定“《游戲報》花榜凡例六條”,以色藝、才調等為評選標準。評選結果對入選的佼佼者以科舉考試的三科頭銜冠之,分題為狀元、榜眼、探花。

    李伯元評選花榜的方式在當時頗為新穎,他以《游戲報》為載體,先將開花榜的消息登于報首,邀讀者投函保薦心儀的人選,再據薦書多寡選列名次,李伯元自詡這是“仿泰西保薦民主之例”。消息刊出后,滬上有此嗜好的諸君反響強烈,薦書紛至沓來,“十余日所得薦書,計百數十函”。

    除保薦“名花”外,還有一些讀者特意致函,對花榜評選的流程、標準等細節一一詳加品評,提出各種意見。《游戲報》將來函中文辭上佳者擇優刊出,以引起讀者關注,甚至還引來了洋人的異議。美國人雅脫就致函該報,稱對其將“丑者多列前茅,美者反置后列”的做法不理解,這或許是洋人的審美趣味與國人有所不同的緣故。

    有些妓女不愿被動地坐等待選,很想在上海“隸樂籍者凡三千”中拔得頭籌,自會想出一些抬高身價的法子。比如采取欲擒故縱的謀略,上海名妓金寶仙公開宣稱因羞與“姘戲子、馬夫者為伍”,請舉辦者從花榜中刪去其名。

    此舉反而得到李伯元大力褒揚,嘉其“甘于韜晦,不求人知。其秉性之貞,用心之苦,實有高出尋常萬萬者”。金寶仙后來并未退選,反因其“敦節尚品”的刪名之請而名列丁酉花榜的二甲前茅。

    經過多日的征集遴選,花榜在丁酉年(1897年)六月揭曉。開榜當日,上海街頭巷尾爭購《游戲報》,一時洛陽紙貴。

    該報那天“初出五千張,日未午即售罄,而購閱者尚紛至沓來,不得已重付手民排印,又出三千余紙,計共八千有奇。三日以來,而購者仍絡繹不絕”。

    此次花榜仿照科舉題名,共選出一甲3名,二甲30名,三甲85名,計118位“花國進士”。對于評選結果,人們奔走相告,一時盛況空前。對列位“花國進士”,報館用鼓樂送匾以助興。榜上有名的妓女“一經品題,十倍聲價”,生意也興隆起來。丁酉花榜使《游戲報》銷路大增。以此次花榜為契機,李伯元不僅名利雙收,更是創造了一種報業和妓業共生共贏的商業模式。

    “武榜”和“葉榜”為“花榜”增值

    丁酉花榜結束不久,李伯元又計劃籌辦一次“遴芳會”,也就是要親睹目測參選者。其理由為:薦書中不實之詞太多,不可過于相信。

    “遴芳會”的由頭雖然冠冕堂皇,然而一群以狎游為業的小報文人和一班妓女相會,說只是為了“驗其真容,再分別等第”,結果如何還真說不清,會不會有以身賄選的事,很值得懷疑。

    總之,“遴芳會”的效果不佳,影響遠不如以前的花榜。大約因所謂“遴芳會”不過是一群文人和幾個妓女的自娛自樂,全然沒有花選的大眾性和娛樂性,自然少人問津。

    此次失利之后,李伯元又回到對“花選”這一成熟產品的深度挖掘上來。創造力旺盛的他還開發了兩種新名目:品評妓女中擅曲藝者的“武榜”和評選優秀阿姐的“葉榜”(阿姐即妓女中年歲較長者,譬之以“葉”,有以“葉”襯“花”之意),大大提高了“花榜”的價值。

    繼首開花榜以來,李伯元的花選連開四屆,算上武榜、葉榜之流,則十屆有余。李伯元的最后一選,恰逢庚子拳亂,正因如此也選得別開生面。

    庚子花榜專為由京津一帶南渡避難的殘花流鶯而設。李伯元特作“擬訂津門劫余花選啟”一文曰:“津門花事,向極繁盛……一聲鼙鼓,驚頗霓裳,舞榭歌臺,可憐焦土。巢燕散侶,鄰鶯失群……惟聞野哭。悲夫悲夫!”

    花榜的極盛與速朽


    庚子年后,李伯元停開花榜,花榜之舉非但未因此減色分毫,反因其巨大的商業利益,引得各路洋場才子紛紛跟進。

    清末上海報人與妓女的狂歡,在李伯元之后進入了高潮。一批效仿《游戲報》,專登青樓妓寮消息的小報相繼創刊:1901年的《春江花月報》、1902年的《娛閑日報》和《花天日報》、1903年的《花世界報》,還有《閑情報》《娛言報》《乘風報》等。

    這些小報幾乎原封不動沿用李伯元“花榜-武榜(藝榜)-葉榜”的模式。為了斂財,有些小報甚而一年中開夏秋兩榜。然而,花榜畢竟是無聊文人的余興節目,不得長久,由極盛到末路也不過幾年時間。而花榜越開越頻,花魁越選越多,已有泛濫之勢,滬上諸君漸不覺新鮮。

    諸小報為求生計,私下為妓家大開方便之門,也助長了選花榜的賄選之風。對賄選,李伯元在初創花榜時便有所警惕。他曾聽說以前有某家報館擬開花榜,先派訪事人到各弄各里抄寫妓女姓名,該訪事人乘便向妓女索賄,每家自一兩元至數十元不等。對此類行徑,李伯元深以為不齒:“不特有壞名聲,且亦大負該報館主人之初心。”

    為表明公正,他在開花榜時特別強調:“甲第之高下,名次之前后,皆視此(投函)為衡,本主人不參一毫私定。”果然,他所辦的幾屆花榜皆以規矩嚴密而為后世的上海老文人嘖嘖稱道。而庚子年后,報社以花選之名向妓女索賄,已近慣例,絲毫不以為恥。

    落到這般境地,花榜已淪落為妓女的變相廣告,開花榜的小報也降格為引導消費的指南。因花選含金量大為下降,一些妓女也不屑于花魁之名。

    1919年,當類似的花選再啟時,有個妓女因嫌破費,拒絕了“花國總統”的頭銜。此舉應是實心實意的退選,并不是10年前金仙寶的以退為進之道。

    早期的花榜,雖然內里是報人和妓女間精明的利害計算,表面還不脫傳統士子文酒雅會、詩文相娛的游戲趣味,至庚子年后則蛻變為赤裸裸的商業行為。文人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讀書人。他們在職業上依靠市場維持,以其腦力為各行各業服務。

    因而,在花榜興盛的短短十年,上海文人從高高在上的狎玩者逐步變成了與上海妓女平起平坐、共謀生計的生意伙伴。清季上海的花榜選秀活動不僅是一次娛樂業的集體狂歡,也見證了中國傳統文人的身份變遷。

    (作者:陳紫竹)

    • 發表于 2015-11-06 00:00
    • 閱讀 ( 803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