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是漢樂府《白頭吟》中的名句。而在未來,這里的“人”很可能指的不再是人類,而是機器人,甚至是不具實體的虛擬個體。
2009年,一名日本男子在關島與一名叫姐崎寧寧的日本女子結為夫婦。不可思議的是,寧寧并非真實的人,而是任天堂電玩游戲LovePlus里的虛擬人物。

2013年,斯派克·瓊斯導演的影片《她》好評如潮,并獲得奧斯卡獎提名。劇中,主人公愛上的是一套人工智能操作系統。

怎么,覺得太離譜了?
千百年前,我們的先人在素未謀面的情況下就能通過鴻雁傳書互通愛意。今天,伴隨網戀的興起,這種情況更為普及。哲學教授艾倫?本濟夫指出,網絡科技“讓人與人之間建立起更快更直接的聯系”。

這讓我想到,這一類的戀愛關系與《她》中描繪的虛擬戀愛并無太大差異,并且將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而變得司空見慣。人際間的互動本質都是一樣的,只是處于交流終端的個體才有真實和虛擬之分。
話說回來,何謂假,何謂真?正如《黑客帝國》里的墨菲斯所言,“什么是真實?該怎樣定義‘真實’?如果你指的是觸覺、嗅覺、味覺和視覺,那么‘真實’只不過是大腦對電流信號的詮釋罷了”。這不是什么深奧的哲學,而是再確鑿不過的事實。

我們本就居住在虛擬現實中,這一觀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物理學家和哲學家所支持。人們逐漸意識到,在所謂的虛擬個體(例如游戲人物)和所謂的真實個體(我們的戀愛對象)之間沒有明確的區別。具體地說,你的意識不是來自大腦,而是在別處。你的戀人的意識也在別處。你通過傳輸數據來和你戀人的意識互動,而你的情感是主意識的一部分。那么,至于數據是在兩個不具實體的意識體之間傳輸,還是在具有實體的意識體之間傳輸,還重要嗎?

未來科技日新月異,人工智能持續發展,游戲和仿真模擬技術越來越精良,人類與虛擬個體的戀愛或任何其他類型的情感互動將更加頻繁。這一切在今人看來似乎還難以接受;明天,或許只會是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而終有一天,將成為社會常態。
文章來源:The Universe-Solved
文章作者: Jim Elvidge
編譯:未來論壇 商白
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為 “未來論壇”微信賬號(ID:futureforum)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