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當我們老去的時候,嗅覺和味覺都會漸漸變得更弱,而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通過研究動物對氣味氣味的處理方式可以預測它們最終會活多久。

來自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測定蠕蟲識別一種能夠讓它們變得愉悅的食品的氣味的能力,并以此為根據對它們是否能夠長壽進行預測。
索爾克生物研究所分子神經生物學實驗室的Sreekanth Chalasani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并不是說嗅覺越出色的人能夠活得越久,但是這種對氣味識別的能力很有可能是某種潛在的生理指標。”
研究人員對蠕蟲在嗅到具有杏仁香味的苯甲醛之后大腦反應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細胞對環境刺激的反應可以分為兩個步驟:首先,原發性神經元對苯甲醛做出響應,然后次級神經元再對原發性神經元所發送的信號做出響應。

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上述神經回路在年輕的蠕蟲體內工作得分廠好,但是隨著蠕蟲的變老,次級神經元對原發性神經元所發送過來的信號的響應變得不再活躍。意識到了這一點之后,研究人員開始推測蠕蟲的嗅覺和壽命之間的相關性,當然,主要是次級神經元的活性和壽命之間的關系。
經過試驗之后,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嗅覺能力比較好的老蟲子的平均壽命要比那些甚至找不到苯甲醛源頭的蟲子要長16%。
Sreekanth Chalasani表示:“雖然所有的這些蠕蟲都是兄弟姐妹,有著類似的基因,但是如果你觀察它們神經元的活動、行為表現或者壽命的話,你會發現它們之間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也許是因為原發性神經元和次級神經元之間的信號傳遞導致了這樣的差異。”
目前,這項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了《eLife》上,研究人員表示,不僅僅是蠕蟲,其他動物身上應當也有著類似的聯系,因此,這項研究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抗衰老方面的研究。

如果我們能夠找到一種方法來控制原發性神經元和次級神經元之間的信號傳遞,或許我們就能夠恢復一些隨著年齡增長而失去的大腦功能。
研究團隊的成員Sarah Leinwand表示:“我們目前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解答,比如到底是什么對動物的年齡造成了影響等等。我們希望通過不斷的研究來找出讓一些動物的神經系統更加活躍、壽命更長的關鍵所在。”
(文章來源:Sciencealert,編譯:陳嘉)
關注我們:搜索微信號“科普中國”(ID:Science_China)
轉載文章請注明來源公眾號ID及作者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