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停的被裸貸,裸條等新聞刷屏,想必很多人在微博新聞、朋友圈等地方已經接觸這幾個詞匯。裸條信息被兜售,觸過信用貸款或者高利貸的都應該清楚,很多情況下,貸款放貸是不給大學生放貸的。因為上學期間的學生,沒有經濟能力,很多情況下無力償還貸款。但是這批群體又是最缺錢的一批人,于是裸貸產生了。
第一,沒有考慮過在有限的還款期限內,學生是否有還款的能力,違背了金融業務的適當性原則,是整個事件的根源。
一般在校的學生基本都是沒有收入的,生活費用來源于父母。家庭是學生借貸隱含的還款人。因此,無論是從風險考量還是從道德角度,校園網貸平臺理應在借款給學生之前征得其家庭的同意,學生的監護人應該有知情權。很多父母是在其子女陷入了“高利貸”困境,遭到威脅或是已經出事后才被動知曉,比如跳樓自殺的河南大學生小鄭的父母。

如果未經學生家庭同意,校園網貸平臺應該考慮好學生借貸的還款期。可以設置在學生畢業之后,有一定的經濟來源再進行還款。如果這兩者都沒做到,幾乎肯定會有很大一部分借款學生是無法按期還款的,很容易把借款學生推向惡性債務的深淵。令人遺憾的是,大多數校園網貸平臺的還款期限都沒有考慮這一點,還款方式多為分期付款,還不上又會利滾利,陷入惡性循環。
第二,虛假宣傳、過度誘導,致使校園攀比之風盛行,學生非理性或被引誘借款。
由于外界宣傳,大部分學生認為幾乎任何人都能輕易借到錢。一般在校的學生心智還處于發展未定型階段,如果受到較多的外界誘惑,容易沖動消費、沖動借款。一些校園網絡借貸平臺把很多隱藏和變相的費用加以掩蓋,包括逾期的利息等等。造成了學生因為前期還不上款而利滾利,產生更高的費用。校園網貸平臺為搶占學生市場,不惜虛假宣傳、過度誘導,甚至采用類傳銷方式推廣,致使校園攀比之風盛行,學生非理性或被引誘借款。

除了在自己網站上宣傳之外,校園網貸平臺還通過另外兩種方式宣傳推廣業務。一是通過貼吧、QQ群等搜索、社交媒體途徑,其用語的煽動性、誘惑性非常強,如“盡情去投資、把妹、泡吧,我們是你最穩定的取款機”等。
二是通過線下人員推廣,參與這種推廣的幾乎全是學生,大多是因無法償之前的借款而被發展來,通過幫平臺發傳單、拉業務來償還債務,這種方式非常類似于傳銷。在這種情況下,這些線下推廣人員有足夠動力去宣傳甚至是虛假、夸大宣傳,同學之間又有一定的信任關系,導致一些學生輕易被拉入了借款行列。
第三,利息及各種費用非常高,形成了變相“高利貸”。
校園網貸平臺業務類型基本分為兩類,一是購物分期,二是現金借貸。其還款方式基本上都是分期付款,借款利率被偽裝成分期手續費。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涉及校園借貸的平臺,借款利率普遍較高。近日爆出”裸條”借貸事件的借貸寶,其利率更是高的驚人,周利息30%,折算成年利率竟高達1560%。

此外,借款學生如果不能按期還款,產生的違約金更是恐怖。據了解,大多平臺每日的違約金為未還金額的1%左右,也就是月息30%,更有甚者,日違約金高達7%至8%。據報道,”裸條”借貸事件的當事人通過借貸寶第一次借了500元錢,周利息30%,之后借新債還舊債,利滾利后總欠款竟高達5.5萬元。
第四,催收手段野蠻,帶有人身威脅性質,甚至喪失了道德底線。
校園網貸平臺,因為其在放貸時未曾認真考慮學生的還款來源及還款期限合理性,對借款學生資質幾乎沒有審核,又因其利率偏高,導致較多的逾期、違約是必然事件。而校園網貸平臺不去從根源考慮,不去從源頭去控制風險,而是發展出很多千奇百怪、令人匪夷所思的催收手段,其中很多手段帶有人身威脅性質,甚至喪失了道德底線。

在校學生要學會自我保護
校園借貸的亂象叢生,在校學生最好避而遠之。如果通過校園網貸平臺借款,要注意防范風險,學會自我保護。另外,萬一發生糾紛或受到威脅,一定要及時報警,采用法律途徑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怎樣選擇良好的校園借貸平臺?
第一,選擇有資質、合規的平臺,并簽署正規合同;其二,詳細了解利率、還款期限、逾期后果等細節,避免陷入高利貸陷阱;其三,評估并制定合理的還款計劃。其四,制定合理的理財計劃,盡量讓收支成正比。
按照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不得超過年利率36%;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24%,超過部分的利息不能計入后期借款本金;逾期利率、違約金等總計不得超過年利率的24%。如果校園網貸平臺的相關費用超出了這些,借款學生應拒絕支付,并尋求法律途徑保護自己。
更多新鮮資訊請關注:tangdaijinrong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