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受電視廣告的影響,從小「擠牙膏」時就喜歡在牙刷上滿滿擠上一整條,其實這些都是廣告商滿滿的套路!對牙膏生廠商而言,消費者「擠牙膏」擠得越多,牙膏用得就越快,牙膏生廠商賺的錢就越多。因此,在廣告上營造「擠牙膏」一擠就一整條的文化,一點不足為奇。
然而實際上,「刷牙」的重點目的在于清除位于在牙齒下方1/3區域、靠近牙齦的「牙菌斑」,而不是刷掉肉絲、菜葉或者其他食物殘渣,因為如果不好好清除「牙菌斑」,它們可能形成牙石,造成牙周病。所以對普通人而言,「刷牙」的關鍵是“刷”,而牙膏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牙醫認為,「刷牙」動作本身與牙膏作用的比率為9:1。因此,如果只是單純使用牙膏,不好好做好“刷”的動作,就起不到清除細菌,預防牙周病的目的。

所以,「刷牙」時在牙膏使用的量上,我們只要擠黃豆大小的牙膏就足夠了,并且這樣還可以延長牙刷的使用壽命!
那么,如果牙膏擠太多,會不會帶來危害呢?
從來沒有人是因為「刷牙」而患上癌癥,這是肯定的,但牙膏用得太多真會「傷牙」。
很多報道稱牙膏中含有化學成分「月桂醇硫酸鈉」和「三氯生」容易致癌,實際上,牙膏的成分主要包括摩擦劑、表明活性劑、潤濕劑、增稠劑、芳香劑、防腐劑等,但「月桂醇硫酸鈉」不是牙膏的主要成分,它只是一種「發泡劑」和「清洗劑」成分,除非你每天以牙膏為主食,否則,危害幾乎為零。而「三氯生」的作用是抗菌,但價格很昂貴,牙膏成本利潤不足以讓牙膏生廠商投入動力大量使用,因此,有此成分的牙膏產品估計不足一成,并且是在國標范圍內,完全不用擔心安全。
其他概念牙膏類似抗敏感、牙周病護理、美白牙齒、清新口氣等,這些則僅僅只是比基礎的牙膏多了些少量的功能性元素。其中最常見就是氟化物,它能有效預防齲齒。

但牙膏用得太多真會「傷牙」
雖然「牙膏致癌」只是傳說,但不代表牙膏就可以隨心所欲往牙刷上擠。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一定要注意牙膏的用量。
為了防止齲齒的發生,很多的中國牙膏成分都含氟,而氟一旦被幼兒時期(0~8歲)的兒童攝入過量,那么就會導致牙齒發黃、腐蝕,引發「氟骨癥」或者「氟牙癥」,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兒童腸胃不適、腎臟中毒,甚至影響大腦的智商和發育。
所以,兒童「刷牙」用牙膏需謹慎。
判斷氟過量的標準:
攝入0.05~0.07毫克氟/公斤,即:假設孩子體重10公斤,那么攝入0.5~0.7毫克氟就屬于過量。
通常情況下,普通牙膏里面氟的含量每克含1毫克,如果只用含氟牙膏「刷牙」,是不會造成過量攝入氟。但如果孩子牙刷擠滿牙膏,那么氟的含量就達到上限。一旦6歲以下的兒童在「刷牙」時不慎吞咽掉0.3克左右的牙膏(0.3毫克的氟),那么潛在風險就會增大。

所以6歲以下孩子「刷牙」最好由父母負責「擠牙膏」,督促其吐掉泡沫。并且注意用量,一粒米大小就已經足夠,大約5毫米長度,把牙膏壓到牙刷毛里避免被吞食;2歲以下的兒童最好不要用含氟牙膏,用量還要更少。
對于成年人而言,只要沒奇葩習慣,即使用超過推薦量的牙膏,除了浪費一點外,沒有其他危害。但多用的牙膏也只會被吐掉,對把牙齒刷得更干凈沒有任何幫助。
牙貴族小編后面的話:
牙膏的作用只能簡單說就是增加牙刷與牙齒將的摩擦,從而加強清潔能力,起預防或者緩解的輔佐功效。千萬不要指望牙膏能成為解決口腔問題的關鍵。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