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英雄的制服最初和二戰有關。他們為什么要穿制服?當代那些超級英雄愛好者,穿上制服后都干了些什么事?
美國好萊塢的超級英雄電影如今席卷全球,在世界各個地方受到不同種族不同年齡觀眾的追捧。超級英雄幾乎成為好萊塢大片最主要的吸金利器,每年都會有多部根據漫畫或游戲改編的超級英雄電影誕生,并在全球范圍掀起票房熱潮。
超級英雄電影似乎也脫離了好萊塢電影續集必爛的宿命,即便內里依舊是關于愛與正義打倒反派的老套路,但是依舊能討得觀眾的歡心。若要分析這種熱潮,勢必就得回到超級英雄本身。
制服,最具識別性的標志
說起超級英雄身上最直觀的特征,除了他們看家的非凡能力外,便是他們人手一件風格各異的制服。
每個英雄都有著屬于自己的色彩和制服,比如超人是紅藍緊身衣,蝙蝠俠是黑灰兩色的鎧甲。這些制服構成了超級英雄在世人面前最基本的特征,他們的制服連同名字一起,成為最具識別性的標志。
在美國超級英雄漫畫發展的早期,雖然漫畫作者非常強調和宣揚主角們的超能力,但此時的主角要么與常人無異,要么有著迥異人形的外表。這類漫畫基本延續自19世紀以來西部冒險小說的特征,總體上還是屬于歐洲傳統的“騎士斗惡龍”的敘事套路。
但是當現代超級英雄的鼻祖——超人出現后,情況發生了改變。超級英雄越來越依仗身上的制服,并隨著時代的不同,制服的用途也變得多樣化,由最初的單純的服裝變為具備戰斗力的武器。
從超人到蝙蝠俠,再從蝙蝠俠到鋼鐵俠,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制服上的演變。唯一不變的,是制服已然成為英雄的象征。
如果說超人的制服只是原作者為了讓超級英雄有別于以往冒險故事主角而做出的改變的話,那么之后出現的神奇隊長、蝙蝠俠、綠燈俠、閃電俠等則說明漫畫作者們已經有意識地將制服作為超級英雄的識別特征。
擁有鮮艷色彩和帥氣制服的超級英雄比身著普通衣服的英雄更有吸引力,這一點,逐漸成為漫畫創作者們的共識。自超人之后,不管是DC還是Marvel旗下的漫畫英雄基本具備擁有獨特制服這一特點。
將超級英雄第一次推向大眾乃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功。在二戰爆發前后,德國的宣傳機器開足馬力,全力證明德國侵略行為的正當性。
在當時德國的宣傳海報里,身著沖鋒隊卡其色制服的納粹黨員和納粹黨標往往作為主要內容出現。海報整體偏向肅穆和莊嚴的風格。一些以納粹青年團為主題的海報經常使用身著制服的納粹青年士兵的側身像,風格類似中世紀的宗教壁畫里的人物。這類宣傳海報對青少年非常具有蠱惑力,青少年往往為海報上塑造的正義形象所吸引。
在1933年希特勒上臺到1939年二戰爆發時,德國納粹政府曾長期向美國輸出納粹主義,并在美國本土培養起納粹黨海外分部,吸引到不少白人青少年加入。對于青少年來說,納粹的宣傳海報和納粹黨標這種離經叛道的事物反而具有吸引力。用當時的觀點來說,加入納粹黨也是一種時髦。
在歐美的主流媒體里,納粹的各種宣傳措施自然得不到正面報道。在20世紀政治諷刺漫畫已經高度成熟的時代,納粹自然成為當仁不讓的主角。圖片報一類報紙均會用動物化的諷刺漫畫來譏諷納粹政府。
納粹德國占領蘇臺德地區、吞并奧地利后,超級英雄們也參與到對抗納粹的輿論陣地中。在以自由為名的美國精神下,超級英雄們重拳出擊打敗邪惡的納粹侵略者,以致出現了隨戰爭爆發而誕生的超級英雄——美國隊長。
《美國隊長》創刊號
美國隊長的制服以美國星條旗為主要參考,色彩采用了國旗色,胸口正中使用了美國陸軍的軍徽。這種形象設定使美國隊長成為最具國家代表性的超級英雄。
美國隊長的漫畫在二戰最激烈的時期里大量派發到歐洲前線,漫畫里在各個戰場上舍生忘死的美國隊長陪著大兵們征戰在對抗法西斯的最前線。
如果說納粹使用制服和勛章來吸引年輕人,那么美國則采用漫畫英雄和扮演超級英雄的玩具套裝鞏固了年輕人的思想陣地。
英雄,脫下制服就是普通人
二戰結束后,超級英雄熱一下子冷卻下來,不少在戰爭期間大獲好評的超級英雄漫畫不僅在銷量上遭遇寒冬,還受到國內輿論的批評。
原因其實很簡單,戰爭期間的超級英雄漫畫大多以暴力對抗邪惡的面目出現,一些過激的暴力畫面在對抗納粹這個大前提下受到縱容。但在戰爭結束后,這類過激場面卻因為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而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批評,比如在神奇女俠的漫畫里,希特勒、裕仁天皇、墨索里尼的腦袋被割下來當保齡球。
來自教育界和家長的巨大輿論壓力迫使漫畫創作者不得不考慮自我規范的問題。另一方面,長達20余年的超級英雄漫畫連載里,非黑即白以暴制暴的戰斗情節也讓讀者們感到膩味。于是,一度高漲的超級英雄漫畫熱暫時冷卻下來。
在部分教育工作者對漫畫過激內容的批判里,超級英雄的某些暴力行為經常被列舉。譬如無視法律、逾越法律,對于不服從的對手以暴力壓制,強調英雄的絕對正確和戰斗的必要,等等。這類內容均被認為是極端主義的典型代表。超級英雄身上最惹眼的制服也受到質疑,評論家認為這種利用制服和標記吸引年輕人的手段與納粹如出一轍,利用光鮮的表面掩蓋二元化的以暴制暴。納粹集中營里的黨衛軍不也身著帥氣的軍裝,佩戴閃亮的勛章么?這一時期批判的重點就在于,對于法理外的暴力行為,超級英雄根本無法證明其正當性。
但是,即便超級英雄們身上的制服被人議論有效仿納粹之嫌,也沒有影響到制服在越來越多超級英雄身上風靡。歸根究底,正是因為制服這一特征才將超級英雄和普通人區分開來。
在超級英雄漫畫早期,故事主人公穿著與普通人無異,在故事結束時也能回歸普通人生活,這一方面的典型如《大力水手》。
而之后出現的超級英雄卻如西部片的主角們一般,雖然幫助了小鎮上的居民,但作為異鄉客的他們卻不得不最終選擇離去。
在超人之后的超級英雄基本延續這種基調,一方面是為保衛人類而奮斗,另一方面卻不能靠著真身融入人類社會,只能以另一個身份掩藏自己的能力。而制服,正是完成這種普通人到英雄轉變的關鍵。
蜘蛛俠遇上超人
很難想象沒有蜘蛛服的彼得··帕克穿著休閑裝在高樓大廈間穿梭,沒有蝙蝠斗篷的布魯斯·韋恩身著商務西服從夜空中降落。制服成為超級英雄的重要道具。
70年代風靡的“義警電影”也為超級英雄們的制服引入新的論調。所謂的義警電影,即是指脫離隊伍的前警察為捍衛正義和法律尊嚴,不得不逾越法律、打擊枉法之徒的一系列影片。這本身便是一種矛盾論,一方面義警是為了維持正義,另一方面卻得為這種維護的行為犯法。
70年代誕生的超級英雄便陷入這樣的矛盾里,他們不再像二戰期間的那些前輩那樣炫耀自己的超能力,大膽出擊,而是在使用超能力這個問題上產生疑問和動搖。比如綠巨人就因為超能力而一直受著來自政府方面的迫害,忍者神龜一行人雖然保護著城市卻不得不深居下水管道,不能以真面目示人。這樣的矛盾貼近了時代的發展,也使得超級英雄們更具有親和力。
因此,使用制服這個特征也是強調超級英雄不再以普通人的法律約束自己。制服本身就是一個符號系統,不管是軍隊、警察還是各個組織都有著自己的制服,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制服的出現才讓系統之間有了區分,工種之間有了顯著差別。
模仿,超級英雄帶動起的風潮
制服在給予超級英雄們保護的同時,也創造了另外一種偶像風潮。在19世紀到20世紀初,受到青少年追捧的是異域冒險。刺激這種冒險作品誕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大拓荒和全球范圍內的殖民黃金時代。
在當時,異域冒險、尋找寶藏、最后抱得美人歸是最為暢銷的故事模式。但是隨著殖民時代的衰落和西部拓荒時代的完結,這種故事模式也漸漸落下帷幕。
但這類故事促成的模仿效應是巨大的,不少年輕人因為仰慕英雄們得到寶藏和愛情,投身于西部拓荒或殖民探險,這一時期與其說是對于故事主人公們的模仿,倒不如說是對于美好生活的身體力行。
異域冒險題材的小說和連環畫在不經意間起到了啟發作用,它所促成的模仿是基于現實考量的。
但是,超級英雄催生的模仿顛覆了這種模式,模仿不再僅僅局限于現實,而是基于一種明知不可能但卻愿意去模仿外在的風潮。制服在這一期間充當普通愛好者化身為超級英雄的媒介。前文曾提到制服是超級英雄與普通人區分開來的標志,因此,制服給予一般愛好者最為直接的機會成為英雄。
只要購買一套超人的玩具套裝,就可以裝扮為超人。而且與之前模仿西部片英雄不同的是,因為制服的存在,周圍人可以一眼看出模仿的對象是什么。超人制服上的標志特征無意間成為普通人模仿超級英雄最為便捷的方式。
超人漫畫風靡后數年,無論是在萬圣節還是平時社區的玩樂中,都可以看到身穿玩具套裝扮演超級英雄的年輕人。制服增添了超級英雄的親和力,這恐怕是漫畫創作者一開始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但是,制服不僅僅是提高英雄們的親和力這么簡單。漫畫公司很快就發現依靠制服所能帶來的商業機遇,販賣扮演用的制服能帶來巨大的利潤。
通過制服扮演來接近偶像很好地建立了超級英雄與普通讀者之間的紐帶,而相關的扮演活動也慢慢風靡。在今天歐美各個地區的動漫博覽會上,我們可以看到為數不少的愛好者們穿著心愛偶像的制服,扮演偶像出現在會場。
如果扮演的是同一個漫畫系列里的英雄,素不相識的人會聚在一起一見如故,細數漫畫里的經典情節。這也是超級英雄制服模仿里溫馨的一幕了。
不過,凡事都有利弊。對于一些狂熱的超級英雄愛好者來說,僅僅身著偶像的制服是不夠的,他們甚至要在行為上徹底與超級英雄們接近。因此,外網上也就經常出現一些年輕的超級英雄迷們扮成英雄模樣,成群結隊,在深夜里維持治安的新聞。
目前美國境內有好幾百個成名的現實版超級英雄模仿者,他們穿著英雄的制服,在治安較差的地方巡邏,協助警方懲戒犯罪分子。而在歐洲,受到美國超級英雄漫畫熱影響的人也走上街頭,化身英雄。英國《每日郵報》曾報道英國諾維奇市的一個超級英雄愛好者。福克斯白天是一名普通職員,晚上就身穿英雄制服走上街頭巡邏。為了變成英雄,他不僅買來制服,還特地去學習了忍術。可是,遇到一般的小混混不要緊,但遇到真正的惡人,這些僅有一腔熱情的模仿者還是難以全身而退。
當然,模仿者里也不乏高人,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名為“雨城超級英雄組織”的超級英雄模仿團體里,成員不僅有消防隊員,甚至還有前憲兵、警察一類人。他們很好地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成為“超級英雄”為社區治安服務。當一群人身穿人們熟悉的超級英雄的制服出現在深夜的街道時,市民們不會覺得有多怪異,反而有一種安心感。從漫畫中誕生的超級英雄的制服能給一般人帶去安心感,這大概也算是超級英雄文化的一種副效應了吧。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曾說:“美國人特別欣賞那種一馬當先的牛仔,那種單槍匹馬進入村莊或城鎮的牛仔。”因此,在美國流行文化當道的今天,擁有懲惡揚善精神的超級英雄風靡也就不足為奇。
(作者:葉喃音)
看歷史微信公眾號:EYEONHISTORY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