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認為,煲湯時喝湯就夠了,因為營養都在湯里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下圖是中國食物成分表對瓦罐雞湯中湯、肉主要營養素的測定。

我們可以看出:
肉中蛋白質含量比湯中蛋白質含量高得多;
鉀等可溶性營養素容易溶于水;
鈣、鐵等不溶性成分比較難溶解到湯中。
即:原料中的營養物質并沒有全部溶解在湯里,只有部分水溶性維生素、礦物質、脂肪、蛋白質溶解在湯里,其他營養素還留在肉里。

也就說,肉中的營養素含量遠高于湯,營養并非都在湯里。
因此,如果想更好地獲取蛋白質、鈣、鐵等營養素,建議喝湯的時候也吃點肉。
當然,這不代表湯就沒營養了。例如,上述雞湯中除了含大量水分,適合補充水分外,還含有少量游離的氨基酸、B族維生素、鈣、鉀等營養素,特別適合一些術后身體虛弱、消化不良的人飲用。
喝湯雖好,也要特別注意:

某些人群,如尿酸偏高或痛風病人要謹慎喝濃肉湯等;
湯里盡量少放鹽;
不宜經常喝多油濃湯,可以多選擇魚類、瘦肉、去皮的禽類、瘦排骨等食材;
當湯太油時,建議輕輕撇去上面的油脂。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作者:劉萍萍,營養師&科普作者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