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我們能否預測死亡?

    科學家在用果蠅做實驗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特別的生命階段,這個階段通常意味著果蠅的的死期將至。他們把這個階段命名為“死亡漩渦”,并且猜測人類或許也會經歷這一階段。

    25年前,生物學家們給生命設定了兩個基本的階段:未成年和成年。幾乎沒有人會對這種分法有異議。我們把正在進行快速生長發育、在性成熟之前的這個階段定義為未成年階段。在這一階段,自然死亡的可能性往往是很低的。

    成年階段開始于人們的性成熟。在成年階段剛剛開始的時候,死亡的概率也是比較低的,這個時候的人們正值壯年,并開始有了生育的想法。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年齡不斷增加,身體的狀況也開始走下坡路。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死亡的概率也是逐漸提高的——剛開始會很低,但越往后越高。

    90年代初的時候,研究者們開始意識到生命也許不止這兩個階段。他們又定義了一個只有非常年長的人們才會經歷的一個階段:晚年。

    將晚年和成年區分開的一個明顯標志就是死亡率。成年階段隨年齡增加的死亡率在晚年階段不再適用。舉個例子,60歲的這個群體的死亡率會比50歲的這個群體高很多,然而90歲和100歲的這兩個群體的死亡率卻是幾乎相同的。也就是說,死亡率先是逐歲升高,在到達一個頂點之后趨于平緩。

    目前還沒有一個被廣泛認可的學說能夠解釋死亡率在晚年趨平的這一現象。不過有一群來自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家試圖通過觀察一些其它生理特征在晚年的變化情況來尋找一些突破口——例如生育能力。他們選擇了種群生物學家最喜聞樂見的動物——果蠅來進行試驗。

    他們一共使用了2828只雌性果蠅,然后每一只雌性搭配兩只雄性放在一個小瓶子里。然后每天把雌性果蠅逐個轉移到一個新的瓶子里,再數一數她們各自產了多少卵。持續統計到所有雌性果蠅都死亡為止。

    果蠅的生命周期一般有幾個星期之久,所以這是一項工程浩大的實驗。最枯燥的部分是每天都要把數以千計的微小果蠅逐個轉移到新瓶子里去,并統計那些更更微小的蟲卵的個數。不過這些任務幾乎都交給了他們的學生去完成。

    經歷了這所有的努力之后,實驗結果一開始卻顯得不容樂觀。果蠅的生育能力并沒有因為它們進入“晚年”階段而明顯變得趨于平緩。真實情況是,當研究員們仔細統計了數據之后才意識到一切是大相徑庭的。通過對比年齡相同、一只即將死亡、一只仍能活幾周的兩只雌性果蠅,發現它們的生殖能力有很大不同。說明白點就是,果蠅的生殖能力會在它死亡的前兩周時急劇下降。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現象和果蠅的年齡無關。也就是說,一個60天大和一個只有15天大的雌性果蠅,只要即將死亡,都會表現出繁殖力的明顯下降。

    這群科學家把這第四個生命階段稱為“死亡漩渦”階段,他們認為這個階段對所有生物都適用,并且和早前定義的“未成年”、“成年”和“晚年”階段都不同。

    2012年的時候,通過類似的實驗,他們的一位學生發現雄性果蠅也存在這種繁殖力驟降的現象。無論年齡多大,瀕死的雄性果蠅使雌性受精的能力都會顯著下降。

    就在今年(2016),這些科學家和學生們甚至可以預測果蠅死亡的確切日期,并且只通過觀察計算它們三天前的繁殖能力就可以,無論它們的年齡有多大。并且準確率可以達到80%。

    還有很多地方的研究者們也發現了生殖能力和死亡的種種類似的關系。來自明尼蘇達大學的Curtsinger教授就是其中一員,不過他在一些重要問題上和之前加州大學的實驗結論有些分歧。其中一個就是,他不認為這些觀察結果是證明第四生命階段存在的決定性證據,因為他不覺得人類或者其它與果蠅有生物學不同的生物也會經歷那個繁殖力下降的階段。他也覺得“死亡漩渦”這個詞很模棱兩可,所以他自己創造了一個新的術語——退休。

    退休階段可以很容易地在雌性果蠅中被觀測到,這一階段開始于雌性果蠅完全無法產卵的那一天起。一只果蠅的身長在2.5毫米左右,一顆果蠅卵長度是0.5毫米左右,而一個雌性果蠅一生可以產1200顆卵。想象一下,其實果蠅就是一個繁殖機器,產卵可能是雌性果蠅的唯一想法。如果某一天它沒有產下一顆卵,那肯定是意味著哪里出現了問題,即使她第二天又開始產卵了。這好比一臺快沒油的汽車,最后可能會經歷幾次熄火才最終完全無法點火,不過當它第一次熄火的時候就意味著這車跑不了多遠了。

    Curtsinger還發現了一些前人沒有發現的東西。在繁殖力降低、即將死亡的時候,他發現果蠅也經歷了之前提到的在晚年階段才會出現的死亡率趨平期。這個全新的發現說明死亡率趨平期不僅僅只是年邁的特征,實際上這個階段也可以出現在少年和中年階段。這意味著死亡率平緩期并不是像之前被普遍認為的那樣和年齡相關,而是和繁殖能力更加有聯系。這個發現其實也困擾著Curtsinger自己,因為他也不知道如何解釋為什么生殖能力和死亡會有著如此明顯的聯系。

    然而,有些研究者認為這個現象只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印證了一個廣為人知的說法:生育是對父母的一種犧牲,尤其是對母親。十幾年前,有人已經做過了一個實驗,他們發現通過把年輕雌性老鼠的生殖系統移植到年邁雌性老鼠上可以延長該年邁老鼠的壽命。更加健康的卵巢可以降低那些老鼠得心臟類疾病的概率。

    Curtsinger是不怎么相信人類也會在死前經歷“退休”階段,因為他覺得畢竟人和果蠅是不一樣的。不過之前加州大學的那伙研究者堅信人在自然死亡之前會經歷“死亡漩渦”階段。他們通過一個在敬老院進行的測試從一定程度上證實了這一點。

    在這個測試中,參試者都是九十歲左右的老人,測試的內容包括力量、身體協調性和精神敏銳度,幾年之后他們回到這所敬老院進行回訪,統計了哪些參試者已經離世。那些離世的參試者在測試中的得分幾乎都是最低的,也就是說在死亡之前,人們的生理指標都會下降。

    如今,他們在果蠅實驗中最想達到的目標是,如何將這個使各項生理指標下降的死亡漩渦階段從幾周時間縮短到幾天之短,因為這也許會給人類領域的類似研究帶來啟發,好讓人們在離世之前不用再忍受那么長時間的無助與痛苦。

    • 發表于 2016-11-26 00:00
    • 閱讀 ( 1458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