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又見霧霾。空氣污染已經成為頭頂看得見摸得著的“揮之不去的陰影”,出門在外可以戴個口罩對付,但我們不可能整天戴著這個憋氣的玩意兒吃飯睡覺吧。于是空氣凈化機應運而生,這些能夠除去空氣中懸浮顆粒物乃至可揮發有機物比如甲醛的機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無論它們除塵基于什么原理,這些機器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貴,這是我打算自己做一個的根本原因。
有些話得寫在前面,“花個一兩百塊自己捯飭一下,效果就能超過市售五六千塊的空氣凈化機”這種事在你我身上是不會發生的,制造一臺好用的空氣凈化機需要在制造成本、使用成本、效能、噪音、可靠性、易用性乃至外觀等多方面進行考慮,想要周全可沒那么容易。如果你需要切實又可靠的效果,我強烈建議努力賺錢去買一臺。
言歸正傳,在DIY之前得先做點功課。首先要明確需求,比如你需要凈化的空間有多大,空間越大就需要越強力的機械;再者你想消除的污染物是什么,氣體和顆粒物有不同的應對方式,剩下的問題還有使用者對噪音的耐受等等。個人DIY由于技術能力和資金限制,通常得結合實際需求對各項性能進行取舍,比如我想削減屢禁不止的二手煙對我辦公室的影響,就需要大通風量又能吸附氣味的設置。第二步是熟悉對付室內空氣污染物的幾種招數:高壓靜電吸附、負離子凈化、活性炭吸附、高性能顆粒物過濾(下稱HEPA),現在的空氣凈化裝置多是選了其中一樣或幾樣來用。但前兩樣技術復雜,弄不好還會產生新的污染物臭氧,后兩樣網上有現成零件賣,大大降低了難度而且也不算太貴。于是,我空氣凈化機的初期設想是靠HEPA除去顆粒物污染,靠活性炭吸附空氣中的異味。

模仿家里買的凈化機的結構,我籌劃了一下我的山寨機——用整理箱當做外殼,在底部打洞,安裝兩個風扇抽氣,空氣從頂部進入,經過初濾除去大顆粒灰塵,活性炭顆粒層吸附氣味,最后是HEPA除去可能的微細顆粒,最后從下方排出。





由于這是試做,我網購的風機是二手排風扇,優點是非常便宜才十幾塊一個,而且它本身就是為了“穿過隔板”設計又能直接用220V的市電,無需太多改造就能直接安置好,非常適合用來驗證想法。它的缺點是風壓不夠,在后來的試運行中我發現HEPA濾網的氣阻很大,這樣的風扇沒有足夠的壓力把大量的空氣拉過HEPA濾網,更別說上面還要額外添加活性炭和初濾了。于是我果斷放棄了HEPA組件,反正我是醫生整天都戴口罩,把口罩換成N95的就能對付pm2.5了。
在后來的試運轉中,我遭遇了很大的挫折——出于預算有限,我購買的是最便宜的顆粒狀活性炭,然后灌在自己縫制的無紡布口袋里平鋪在鐵架上,以期獲得吸附效果。結果由于顆粒狀活性炭里含有大量的微細碳粉,無紡布又不夠致密,活性炭粉末在底部風機的吸引下穿過機器被吹到了外部,弄得到處都是。但換成致密無紡布攔塵的話,風機風壓不足的問題就又要凸顯出來。我的解決方案是放棄活性炭顆粒,徹底清洗機身,然后重新購買了“活性炭纖維濾棉”,這東西雖然比顆粒狀活性炭貴,但幾十塊就論平方米賣的價格還算能接受,關鍵是毯子狀的外形和不怎么掉粉的性質讓它比活性炭顆粒好用得多。


這個前后只花了200多的凈化機在修復完成后被人借去消除新裝修辦公室的油漆味,效果尚可,也算是幫上忙了吧。
最后給想自己動手的朋友列幾條失敗經驗:風機要夠大夠有力,想有效凈化起碼得在一小時內把房間里的空氣循環12次,沒有足夠的風量是不行的,當然這樣可能會帶來相當的噪音;能有效對付PM2.5的HEPA濾網氣阻相當大,缺少有力的離心風機最好不要輕易嘗試;活性炭顆粒掉粉會形成二次污染,一定要用密實的無紡布或是其他材料隔絕,或者換用不掉粉的塊狀活性炭、活性炭濾網等。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