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抑郁癥患者的世界你不懂

    導語:為什么大家都生活在同一個世界里,心理感受卻不一樣了呢?抑郁癥患者所感受到的世界和正常人有什么不同嗎?目前看來,的確是有的。例如,抑郁癥患者對時間感更準確,味覺卻不如常人那么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世界的抑郁癥患者約有3.5億名。每年因為抑郁癥自殺的人數估計高達100萬人。典型的抑郁癥的診斷并不是困難的事情。但是,我們也不能隨意地就給心情不愉快的人,扣上一頂“抑郁癥”這個大帽子。目前,國際上通用的診斷抑郁癥的標準是根據國際疾病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或者《精神疾病的診斷和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讓我們看看抑郁癥的診斷標準是什么:

    當然,僅僅根據這些癥狀還不能確診是抑郁癥。其中一個標準就是上述癥狀要持續2周以上。另外,還得排除大腦、軀體病變以及與影響體內物質、藥物等所導致的情緒異常。此外,還要與一些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癥相鑒別。

    但是我們注意到,目前的關于抑郁癥的診斷都是基于癥狀學,而且往往是根據精神、心理的相關癥狀。為什么大家都生活在同一個世界里,心理感受卻不一樣了呢?抑郁癥患者所感受到的世界和正常人有什么不同嗎?目前看來,的確是有的。

    抑郁者的時間更準確

    我們常常說“爭分奪秒”,可事實是,除非所做的事情真的需要按“秒”來計算,時間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并非總是那么緊張。我們或許并不會太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耗費了多少秒,怎么做才能多省幾秒。因此,久而久之,我們的時間感知的準確度也就下降了,經常會感嘆“時間過得真快”或者“時間過得真慢”。

    可是,抑郁癥患者對時間的感知卻要準確的多。赫特福德郡大學的Diana Kornbrot和她的團隊進行了一項有意思的實驗。他們根據白氏抑郁癥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的得分高低,將46名學生分為兩組。一組是得分高的,更具抑郁特質。一組是得分低的,更不具抑郁特質。然后,研究者先讓被試聽3-65s的聲音。此后,根據所感受到的聲音的長短,重新播放聲音。研究者們發現,BDI得分高的被試所感受到的聲音的長短更加準確。這說明,他們對時間感知的準確度更高。

    可時間準確不一定是好事

    或許,老板會更喜歡時間感強的人,他們能夠感受到自己浪費了多少沒有工作的時間。可是,過猶不及。我們如果把時間看得太過重要,反而會影響工作。我們如果總是去在意多少時間從我們的指縫間溜走,總是去自責自己的工作效率太低,沒有好好地利用好時間,總是去為“時光一去不復返”而深感無助的話,我們離抑郁癥也就不遠了。因為時間是無法控制的,正常人能夠通過控制自己的行為,讓時間成為工具服務自己。而抑郁癥患者則太在意時間,想通過自己的行為“控制”時間,追上時間,最后只能是沮喪。

    現實世界除了時間,還有太多太多我們無法改變的事情。而抑郁癥患者總是能較常人更加敏感地感受到這些“無法改變”,可想而知,他們每天得去面對多少無助、無奈、失敗、低沉等負面情緒。可怕的是,抑郁癥還會導致患者某些感受的不準確。

    抑郁者的味覺變得不準確

    有的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喜歡通過大吃大喝來緩解自己的情緒。如果吃的東西都很油膩,你還能“大吃大喝”下去嗎?如果依舊可以,那就得小心自己會不會得抑郁癥。烏茲堡大學的Petra Platte和他的研究團隊通過“看電影”的方式,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他們先讓被試觀看憂傷、愉快和沒有情緒渲染的電影片段。然后,讓他們去嘗試不同量級的味覺:甜、苦、酸、鮮、油膩。情緒會導致人們的味覺發生改變。而BDI得分高的人卻和正常人不同,不同區分出高量級和低量級的油膩程度。這種改變或許會導致抑郁癥患者產生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肥胖。當然,體重和抑郁癥之間的關系相當復雜,僅僅靠味覺的改變,遠不能解釋。

    抑郁者眼中的世界真的黯淡

    抑郁癥患者常說,他們眼中的世界是黯淡的。我們或許會認為這是一種文藝范兒的表達,可事實上,他們眼中的世界真的不如正常人一樣絢爛。這個世界因為豐富的色彩和強烈的對比度而繽紛奪目。 對比度指的是圖像中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間不同的亮度層級。德國費萊堡大學的Emanuel Bubl在對重度抑郁癥患者的研究中發現,他們視覺的對比度感知能力較正常人明顯下降了。檢測視覺對比度有一種客觀而且準確的方法叫做圖形視網膜電圖(P-ERG)。P-ERG檢查可以測量觀察黑白圖形時,視網膜細胞的電流變化情況。研究者們發現,抑郁癥患者的P-ERG的反應叫正常人明顯減弱,而且,減弱的程度與抑郁的程度呈正相關。換而言之,抑郁的程度越深,他眼中的世界就越“黯淡”。

    巴爾扎克說:“天才都是人類的病態,就如同珍珠是貝的病態一樣”。曾有人用精神病理學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人類近代300位著名人物。最后,他們認為有明顯精神病特征的在政治家中占17%的,思想家中占26%;畫家中占37%;小說家和詩人中占的比例最大,竟達46%。或許正是由于抑郁者的世界與眾不同,才能有機會創造出更多的“精神財富”?但是,保險起見,防治被‘抑郁’這條黑狗咬傷,還是先看看醫生,吃吃藥吧。


    • 發表于 2014-01-07 00:00
    • 閱讀 ( 97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