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除了遺傳,哪些因素在影響你的身高?

    你的身高有多高?如果爸媽就不高,后天的培養和努力還有機會長成一個長人嗎?實際上,身高這種事,遺傳只是提供了一個范圍,而在這個范圍內,到底最終能長多高,則要看后天。簡單來說就是——吃得好,睡得飽,運動不能少。

    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

    有俗話說“爹矬矬一個,娘矬矬一窩”,網上還流傳著身高計算公式:兒子成年身高(cm)=(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6.5,女兒成年身高(cm)=(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6.5,所以這身高一定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吧?這個答案只能得70分。

    紅綠色盲、美人尖、雙眼皮、耳垂等經常出現在生物教材中的遺傳性狀是由單基因控制的,而身高則要復雜得多,許多基因同時調控著人的身高,例如英國科學家Timothy Frayling發現了一個基因A,帶有AA基因的人平均比aa基因的人要高,Aa基因的人則居于兩者之間,但是基因A對身高的影響大約只在1cm的范圍內起作用,還有很多其他的基因同時在對身高起到調控的作用。

    除了參與控制的基因非常多之外,身高還受到營養、健康狀況甚至心理因素等諸多條件的影響,在最終的結果中,遺傳因素的影響約占70%,而其中來自母親一方的影響要略強于父親一方的,但如果外界因素較為極端——如成長過程中長時間營養不良,則會令外界因素的影響遠超過30%。

    在身高這件事上,遺傳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我們可以這樣認為:遺傳只是提供了一個范圍,而在這個范圍內,到底最終能長多高,則要看后天。簡單來說就是——吃得好,睡得飽,運動不能少。

    后天的營養、運動、作息等因素對人的身高也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不能忽視。眾所周知,在二十世紀初日本人身高是比較矮的,但在日本頒布了《營養法》、《學生午餐法》等有益于國民身體健康的法律后,他們對營養十分注意,使國民身體素質不斷提高,平均身高也有較大增長。

    人體是非常精密而復雜的,身高由許多因素調控著,體內的很多激素都參與其中,而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是促進骨骼生長最重要的一種激素,在睡眠時,生長激素分泌顯著增多,因此,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長個兒。

    愛因斯坦告訴我們,物質是守恒的,想要個子拔高,營養當然要跟上,身體生長所需的一切能量和原料都來自于食物,品種豐富均衡、鈣磷比例合理的膳食有利于骨骼的生長發育。正如前面所說的,身高的增長主要取決于長骨的生長和發育,即骨細胞的增殖和礦物質的沉積。當骨骺軟骨生長減緩時,長骨的生長也會變慢,結果使身高增長滯緩。除了要保證充足的能量之外,多食用肉類、蛋、奶、魚蝦、豆類、動物內臟等富含蛋白質、卵磷脂的食物,再加上大量的蔬菜、水果和五谷,補充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錳、鐵、鋅、碘等元素,才能為身體的“長高事業”提供充足的“建筑材料”。而偏食、挑食,或過多吃零食,雖然也能吃飽,但都會影響骨骼的正常生長。

    積極進行戶外體育鍛煉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運動會使呼吸和血液循環加快,促進新陳代謝,從而使細胞生長分裂變得更活躍。同時,陽光中的紫外線能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有助于骨骼發育。

    值得一提的是,人的身高增長并不是勻速的,學齡前的嬰幼兒時期和青春期是兩次突飛猛進的時期,而從每年來看,大多數人在春天身高增長最快,在這些增高的黃金時期,更要注意營養、作息和運動。

    過猶不及,不能缺也不能濫

    大家都知道從嬰幼兒階段開始,一直到青春期結束,營養不良都會影響身高的增長,所以家長們常常擔心孩子不好好吃飯。但一味地多吃而導致了肥胖,卻反而也同樣不利于長個兒。這事跟遺傳沒有什么關系,而是與人體長高的生理過程有關。

    真正說到人是怎么長高的,就不得不提到骨骺板。人體增高是由于骨骼的生長發育,其中最主要的是長骨(例如大腿里面的那根股骨)。長骨兩端膨大的部分叫骨骺,骨骺上有關節面可與相鄰的其他骨一起組成關節,而在骨骺靠近骨干的一端,有一層波浪狀的軟骨組織,叫骨骺板,就是這一層軟骨層肩負著長高的重任。

    骨骺板會分裂增殖新的骨細胞,新的骨細胞不斷鈣化并加入到骨干中,增加骨干的長度,人的身高也就隨之不斷增長。嬰幼兒時期骨骺板的分裂生長非常旺盛,進入青春期后,骨骺板則會逐漸喪失繼續生長的能力,當骨骺板全部骨化完,人體就像建筑物再也不添新的磚瓦,也就不會再繼續長高了。

    在嬰幼兒的x光片上,骨骺板看起來是一條較寬的透光帶,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就會逐漸變窄,直到骨骺板完全骨化,骨骺和骨干融為一體,長骨的縱向生長便隨之停止。骨骺損傷后可能引起肢體的生長障礙,造成關節畸形或肢體短小。男生骨骺板完全骨化的年齡一般比女生要晚一些,因此往往在女生們的身高已經原地踏步時,男生們還能再拔高一節。

    肥胖兒童的青春期會提前到來,這也意味著身高停止增長的日子被提早了。在青春期前,肥胖兒童由于營養好(都過剩了嘛),大約8成的肥胖兒身高都高于同齡人的平均值,但由于青春期早早造訪,最終他們的身高則與同齡人沒有顯著差異,甚至稍稍偏矮。這也就是俗話所說“高小孩兒,矮大人”的原因。

    已經成年了,怎么辦?

    如果已經過了十四五歲,身高增長變緩,但對自己的身高不滿意,怎么辦呢?許多朋友會選擇增高鞋,但其實這是一條下策。

    市面上的增高鞋琳瑯滿目,硅膠、氣墊,半掌、全掌,從材質到款式都五花八門,但增高鞋對青少年是很不利的,青少年的骨骼還在繼續生長,足骨一般在15-16歲發育成熟,而盆骨直到25歲前后才定型,增高鞋和高跟鞋一樣,會影響骨骼的發育。

    人在正常行走時,腳掌和腳跟均勻受力,而加入了增高鞋墊后,腳的角度改變了,著力點前移,容易引起足部疼痛。而腳跟抬起的姿態,會讓膝蓋在行走時本能地彎曲,如果增高鞋墊超過5厘米,膝關節將承擔平時3倍的壓力,青少年的骨骼尚未完全定型,長期穿著增高鞋會對膝部骨骼造成難以修復的傷害。同時,穿上增高鞋后,為了保持軀體的平衡,腰肌會比平時更緊張,骨盆和脊椎也承受了更大的壓力,走路時對軀干和頭部產生的震蕩也得不到應有的緩沖,時間一長,腰酸、背痛、頭疼都會找上門來。

    偶爾出席活動或訪友時是可以穿一穿增高鞋的,但是要注意盡量避免蹲跪、負重行走或爬樓梯,也不要進行跳躍比較大的活動。晚上回家后應加強足部保健,緩解疲勞。

    雖然增高鞋不可取,但選擇正確的服飾打扮卻能使人顯得更修長,看人家利威爾兵長,不是一樣玉樹臨風嘛!

    在選擇上衣時應避免選擇過長、過復雜的款式,簡潔大方的短款能起到拉長身段的效果。在褲子的選擇上則應避免過于肥大的褲型或過膝的裙子,短褲、短裙、直筒牛仔褲、小腳褲都是顯高的法寶,短款的上衣搭配褲腿較細的褲子,就能使人的腿部看起來更修長,整體也就更顯得挺拔了。

    從顏色上來說,相對而言,艷色比濁色顯高,暖色比冷色顯高,淺色比深色顯高。如果你小巧玲瓏,則盡量避免穿著過于沉悶灰暗的色彩,那些亮麗鮮艷的色彩能提升整體亮度,使小巧的身材顯得活潑,起到很好的擴大亮化的作用。上下裝顏色反差最好不要太大,最好上淺下深,把別人的注意力引向頭部或肩部。

    而衣物的布料質感也對視覺效果有影響,那么上衣的質料比下裝的更為厚重也可以令人看起來更顯高挑,而裙子則要比褲子更需要注意避免厚且硬的質感,那樣會使人看上去更臃腫。

    在花紋圖案方面,最好選擇帶豎條紋圖案,但同是豎條紋,細條紋要比寬條紋顯得纖細。同樣,小格紋要比大格紋效果好,其他的花型圖案也是小圖案更優。

    個子嬌小的朋友應該在搭配服飾配件時注意不要夸張腿部,襪子和裙子的顏色對比不要太大,短棉襪和長筒襪都可以令腿部看起來更長,而顏色鮮亮的齊膝襪、中襪則容易凸顯個矮的缺陷。配飾也應選擇小巧的點綴,而不應用感覺大而重的飾品。

    • 發表于 2014-02-03 00:00
    • 閱讀 ( 973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