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去到一個地方,或者做一件事,有時候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感覺之前已經將這些經歷過一遍,但仔細想想,又確定沒有做過這件事和去這個地方,仿佛是在夢里見過,這是怎么回事?

弗洛伊德認為,夢的素材完全來源于生活經驗,夢里出現的每個人每件事物都是實際體驗過的,或是親身經歷或在電視、小說里,一段蜿蜒山路、一條小河、一片樹林、一個聲音、一種味道,夢把這些素材加工,導致人往往觸景生情感覺似曾相識,朦朦朧朧似有還無,苦尋未果。
人在夢中去掉理性,釋放潛在的感覺和需要,這種感覺和需要也會幻化出一些場景,而這些場景和后來的經歷,往往不是巧合勝似巧合地高度相似。實際上,“似曾相識”的感覺大致有這幾個來源。
1、記憶錯誤
大腦中對記憶的讀取、細節的讀取、相似度識別系統出現差錯。一件事情確實發生過,但想不起時間、前后關聯事件。也可能沒有發生過,只是與真實記憶或虛擬記憶(電影、游戲、照片中看見過某場景)相似。個體記憶經過加工存儲后,留下了一些特定的元素:一個場景、一句話、一種味道、一種語氣。以后的經歷一旦符合這種元素,記憶中的感受就會喚醒。
外顯記憶的問題:內側顳葉不能正常發揮作用時可能會讀取非對應的記憶。這時似曾相識喚醒的可能是完全無關系的一段記憶。
相似度識別:頂葉和海馬工作失誤時,會讀取與現實不完全吻合的記憶,只要整體相似度高,就會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
回憶的細節:海馬工作失誤時不能有意識地進行回憶,可回憶起模糊情節,但缺失細節。
潛意識記憶:虛擬記憶——有些情況下,對場景的記憶是存在潛意識中而不在意識中的,也就是說很難主動調取這個記憶。

記憶只被潛意識存儲可能因為:一、錯誤的時間戳,比如玩游戲、看電影、看照片、瀏覽網頁時里面出現的場景出現后,比如說話中間被打斷或關注點被打斷時,關注點回歸就會出現似曾相識感覺;二、場景變化速度太快,意識來不及識別,但被潛意識儲存。
2 、夢
夢發生在快眼動睡眠時,夢中大腦會產生很多場景,雖然場景的組成部分都是來源與于現實,但組合成全新的記憶留在了潛意識記憶中,引起似曾相識感覺的過程類似于虛擬記憶的錯誤。
一旦某個場景、某種光影、某句話、某種味道觸發了潛意識的夢境記憶,就會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以這種感受觸發作為“索引”,把相似的或相關的記憶調取出來做比較,這時夢中的記憶浮出潛意識的水面,然而仍無法找到其前后事件、時間、地點,而是跳躍的,就算努力去想,也想不起何時何地。

3、生理功能障礙
癲癇患者在癥狀發作時會產生似曾相識的感受,這是由于癲癇癥發作是異常的神經元腦電活動引起的,而這種腦電活動會擴散到整個大腦,包括內側顳葉區,產生似曾相識的感受。其他能引起似曾相識癥狀還有焦慮、抑郁、分離性障礙和精神分裂癥等。
編輯:魯凡英
(專家:夏衛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臨床心理科博士,科普中國微平臺原創首發)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