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好運來了擋都擋不住”,一個人運氣爆表的時候,吃個飯也能發財。新年到來之際,四川一男子便討了個好彩頭,竟然能從生蠔中吃出珍珠!

我們先來看一宗國外的案例,2015年4月,美國一女子在餐廳吃生蠔時,被異物硌到牙齒,吐出來后發現是珍珠,而且所有生蠔中一共有50顆珍珠!女子興奮得像中了彩票一樣開心。
對于這樣一個意外發現,餐廳經理也感到震驚。餐廳經理稱,生蠔是女子點的,所以這些珍珠理所當然歸她所有。
美國是注重人權的國家,對于個人的權利非常看重,特別強調自由權、財產權、司法正義權、持有武器權等個人權利,那么該案例放在中國又會如何呢?

無獨有偶,近日成都一名食客在吃生蠔時,也被珍珠硌到牙!餐飲公司對于吃到珍珠這件事的處理方式也很淡定,他們更加關心是否對食客身體造成傷害,對于珍珠的歸屬當然是屬于食客的。
當事人表示,反正牙齒沒事,也沒有吞下去,結賬之后拿著珍珠回家了。當事人還透露,打算用這顆珍珠去做一枚戒指,留作對這份“意外運氣”的紀念,還準備去買彩票!
專家表示,只要是貝類,都有可能產生珍珠,因此生蠔中出現珍珠的確有些稀奇,這種情況概率只有百萬分之一!珍珠的材質主要是礦物質碳酸鈣,沒有毒,如果不慎吞下去,人體可以正常排出。

2015年3月,廈門一女士在吃生蠔時也吃到了3顆珍珠。當事人對此還有疑問,顧客吃燒烤得到“珍珠”,到底歸店家還是顧客所有?還是充公上繳國庫呢?
顧客吃生蠔,意外收獲的“珍珠”,可視為法律意義上的“天然孳息”,也就是指生蠔產出的后代和珍珠。我國《物權法》強調,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按照通常的交易習慣,消費者支付對價,經營者提供餐飲食品,自交付之時起,食物所有權由經營者轉移至消費者,所得的天然孳息應歸消費者所有。
由此可見,顧客吃燒烤,從生蠔里吃出“珍珠”,所有權歸消費者個人所有,經營者不得要求顧客退還“珍珠”,更不得額外增加消費費用。
值得一提的是,法定孳息(比如存款利息,租房租金),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至于貴重物品歸屬國家還是個人,是按照國家規定的種類來區分的,而不是按照物品的價值來判定,一般情況下礦物屬于國家所有,像珍珠這樣的屬于規定種類以外,則屬于個人所得。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