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空腹”這個概念,各種養生文章里會提到,醫院做檢查前醫生會叮囑到,很多藥品保健品的說明書上能看到……但“空腹”就是簡單的不吃飯嗎?多久不吃飯才算空腹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說說空腹是個什么狀態。

“空腹”,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不進食,讓肚子空著。空腹狀態下,機體處于基礎代謝率較低的水平,能夠排除飲食和消化速度等因素對人體內環境的影響。因此,空腹是很多檢查檢驗或用藥需要的狀態,但這兩種情況所需要的空腹狀態是不完全一樣的。
哪些身體檢查需要保持空腹?
1.抽血檢驗項目
絕大多數抽血檢驗項目要求在空腹情況下進行,這主要是因為空腹時機體處于代謝程度較低的水平,干擾因素少,可以反映人體血液理化指標的真實情況。因此,絕大多數抽血檢驗項目的正常參考范圍,都是以空腹情況下抽血測得的數值經過統計處理得出的。需要嚴格空腹檢驗的有:肝腎功能,生化,血脂,血糖及葡萄糖耐量,其他項目雖無嚴格要求,但如果可以,最好也能夠做到空腹抽血,以保證檢驗結果和正常參考范圍有可比性。
有經驗的人都知道,住院患者需要化驗某項指標的話,早晨6點前后,護士就會趁著患者還沒吃早飯來抽血。急診時,由于有些患者病情緊急,需要在很短時間內得到化驗結果,就不能苛求一定空腹。有些檢驗項目,如餐后血糖、胰島素、C肽等,需要在餐后的固定時間點抽血。

抽血檢驗所要求的空腹,最好在8小時以上,但不宜超過18小時(饑餓狀態下,檢驗結果同樣不準確)。如果是次日早晨抽血,前一天晚飯可以正常飲食,不要飲用酒、咖啡、濃茶等。晚飯后就不要再進食,保證足夠的休息。抽血當日起床后,不要吃早餐,不要劇烈運動,如果口渴,可以少量飲水(刻意禁水會使機體處于脫水狀態,造成血液粘稠的假象)。除此之外,有的檢驗項目有特殊要求,比如做內生肌酐清除率檢查的患者,需要禁肉食3天;化驗血脂的患者,最好能夠在化驗前3天素食,以求結果更加準確。
2.超聲波檢查
超聲檢查對組織結構有較高的分辨率,是臨床必不可少的檢查手段,但超聲波遇到氣體會大幅度衰減,也無法透過骨骼,遇到液體則基本無衰減,因此可以用于檢查甲狀腺、心臟、肝膽胰脾腎、婦科器官、血管和軟組織等,但對肺、胃腸道和骨骼無能為力。
進食后,胃腸內容物增多,腸道蠕動增加,腹部臟器不同程度被推擠,導致邊緣顯示不清,同時胃腸內容物會使腸管后方的器官顯示不清。如果進食一些容易產氣的食物,氣體會使腹膜后的器官組織如腎臟和大血管難以看清。因此,對肝臟、膽囊、胰腺、脾臟、雙腎、腎上腺、腎血管、腹部血管的超聲檢查必須空腹進行。尤其是膽囊,空腹時膽囊充盈,易于顯示,可以準確判斷膽囊的大小和形態以及有無結石、息肉、癌變等,進食后膽囊皺縮,無法準確觀察。
3.經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檢查
呼吸道和消化道關系密切,在咽喉部有共同開口。大家可能都有經驗,吃飯喝水時說話很容易引起嗆咳,就是因為原本應該走消化道的東西誤打誤撞跑進了呼吸道。因此,經食管超聲、喉鏡、氣管鏡、胃鏡等檢查都需要空腹,這是為了防止刺激咽喉造成惡心嘔吐,嘔吐物被誤吸入氣管引起窒息。同理,做增強CT、磁共振檢查時,也需要空腹,因為增強檢查用到的造影劑可能引起過敏反應,萬一發生昏迷,誤吸引起的窒息可能是致命的。
這類檢查所要求的空腹一般在4-6小時左右,內鏡檢查最好更長一些。至于腸鏡檢查,如果是前一天晚上開始腸道準備的話,晚飯可以吃稀粥等少渣流質,然后一直空腹到次日檢查結束。

空腹時檢查能飲水嗎?
空腹主要是指對進食的要求,那么能否飲水呢?各種檢查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普通胃鏡檢查前盡量不要飲水;普通腸鏡檢查前可以少量飲水;無痛胃腸鏡檢查前絕對不能飲水;腹部超聲檢查需空腹,但少量飲水影響并不大;泌尿系超聲和婦科超聲檢查前反而需要多飲水,等到膀胱充盈后才能進行檢查,這樣膀胱內尿液形成有效透聲窗,可以更清楚地顯示膀胱壁和腔內情況,同時可以推開腸管,減少腸道氣體干擾。
空腹服藥與空腹檢查的“空腹”一樣嗎?
一般空腹服藥和檢查檢驗時的空腹概念是不一樣的,如果長時間不進食后再服藥,往往可能出現以下情況:
空腹狀態下,容易出現低血糖,影響藥物的代謝;
有些藥物如果空腹給藥,胃腸道反應會更明顯;
有些藥物本身就可以影響血糖水平,空腹給藥可能會引起血糖波動。
如果是靜脈輸液,在空腹狀態下,機體沒有足夠的能量供應,發生輸液反應的概率會更高,因此如果患者可以進食,最好不要空腹輸液,特別是兒童,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壓病和腦血管病患者。

一般情況下,食物會影響藥物的吸收,因此很多藥物建議空腹服藥,這里的空腹,是指飯前1小時或飯后3-4小時,這時胃和小腸內基本沒有食物,藥物可以迅速完全地吸收,從而發揮藥效。但有些藥物對胃腸道刺激大或是藥物本身性質需要,需要與飯同食或者飯后服用。隨著科技進步,很多對胃刺激大的藥物改進推出了腸溶劑型,藥片或膠囊在酸性環境的胃里不會溶解,只有到了偏堿性環境的腸道才開始溶解吸收,因此就不存在對胃的刺激,對用藥時間的要求也就沒有那么嚴格。當然,具體到某一種藥物服用的時機,大家還是應該遵從藥品說明書的描述,或者咨詢醫生。
一些食物真的不宜空腹食用嗎?
許多在意養生的人,都會比較忌諱空腹時吃一些不宜進食的食物,但事實遠沒有某些養生文說的那么聳人聽聞。
比如很多人說“空腹不宜吃香蕉”,但其實人體內環境的代謝和代償能力是強大的,一個香蕉所含的鉀和鎂遠遠達不到影響電解質水平和造成心臟功能紊亂的嚴重程度。如果一定要舉幾個例子,那么以下幾種食物可能是需要留意一下的:
果膠和鞣質遇到胃酸容易凝結成不易溶解的硬塊,有引發胃結石的風險,因此柿子、山楂最好不要空腹食用;
橘子、山楂一類含有大量有機酸的水果,空腹食用可能對胃粘膜刺激加重,有胃病的患者需要控制;
空腹進食大量冷飲,可能刺激胃腸道痙攣,引起胃腸疼痛或不適;
空腹飲酒既損傷胃黏膜,也會加速酒精的吸收。因此空腹飲酒應盡量避免,可以在飲酒前半小時左右喝些奶制品或吃點東西,保護一下終日辛勤勞作卻往往得不到足夠關心的胃黏膜。
圖片來源:123RF.com.cn圖庫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系reading@chunyu.me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