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為什么除夕鐘聲是108響?

    用鐘鼓聲來辭舊迎新,是我國的傳統習俗。辭舊迎新,年年歲歲的新年及除夕之夜,北京城內外都會聽到來自大鐘寺的永樂大鐘傳出的響亮而綿長有力的108響鐘聲。鐘聲洪亮、莊嚴,音波起伏,節奏明快,擊鐘的尾音可持續一分多鐘,鐘聲可遠傳至二十公里以外,并通過電視臺、電臺播向全國,增加了春節的節日氣氛。

    鐘作為我國古代的一種計時工具,傳說在黃帝炎帝時期就已出現了。鳴鐘擊鼓自古也成為皇家廟堂以及黎民百姓祭祀上天、祈福、迎福、祝福、免災驅邪的一項禮俗。據史籍記載,漢代已有“天明擊鼓催人起,入夜鳴鐘催人息”的晨鼓暮鐘制度。

    隨著佛教在東漢時傳入我國,鐘鼓便同佛家結了緣。在眾多寺院內的東西兩側都建有報時的鐘鼓二樓,鳴梵鐘與擊鼓既用于寺廟的法會佛事活動的禮儀,亦曾是城鎮鄉間舊時定更報點的“報時臺”。如在北京古老的雍和宮里,僧人每日上殿誦經均鳴鐘擊鼓,寅時撞響悅耳的鐘聲,酉時即敲響如雷的鼓聲,鐘鼓聲曾響徹四九城內外。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明永樂年間于地安門大街的北端筑有鐘鼓二樓,兩樓前后縱置,氣勢雄偉,巍峨壯觀。在高47.9米的鐘樓上懸有63噸的青銅報時鐘,高46.7米的鼓樓內有一面大鼓、二十四面小鼓,共25面更鼓。今日的鐘鼓樓是清乾隆年間重建的,自明清至民國初時,鐘鼓二樓始終掌管著京城內外的報更報時的任務,可以說老北京曾是在鐘鼓樓的鼓鳴鐘響聲中入睡和蘇醒的。

    據我國古籍所述,鐘本是聚集在地下的陽氣,敲鐘就是要把陽氣從地下喚出來,約從漢代開始古人就有于夜晚敲鐘喚陽,白天擊鼓避陰之俗。古人認為元日前的除夕之夜為一歲之末,是一年中陰氣最盛的一天,到除夕子時正零點時,陰氣盛極,所以此時應鳴鐘擊鼓以避陰,迎接新的一年的陽氣,因此“鳴鐘擊鼓迎新年”之俗興起,并曾一直在我國各古城延續著。

    那么,在除夕夜子時,當悠揚深沉的吉祥鐘聲響徹北京夜空,有人也許會問:除夕鐘聲為何總是108響呢?我們知道,清初時曾規定鐘鼓樓要晝夜報時,乾隆年間后改為夜間報更,從那時起清代鐘、鼓樓司職的更夫,在報更報點時很有規律,很講究敲擊的次序與節奏。清末民間就流傳有“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的俗語,其形容的就是宣統時期鐘樓鼓樓在交子、正午時兩次擊鼓撞鐘的事兒,每次都是各54下,而非108響。而我國古今寺廟除夕辭舊迎新的祝福所用樂器、節奏、韻律,盡管各有異同,但卻都是敲108響。

    據研究資料可知,除夕的鐘聲是伴隨佛教的發展而形成的。自東漢明帝永平年間佛教傳入中國,經三國兩晉南北朝,隨著佛經的翻譯與研究,在得到逐漸發展的同時,寺廟也興起了除夕敲鐘的習俗,到了隋唐時期,除夕鐘聲隨之定為108響。

    佛教認為敲108下即可消除人的108種煩惱。所謂“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108種煩惱即眾生之煩惱種種,能生種種惡業。是由六根各有苦、樂、舍三受,合為18種;又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合為18種;總共為36種,配以過去、現在和未來合為108種。108響鐘聲,代表斷除108種煩惱,而證得108種無量三昧。三昧即是心安住于一境的寂靜狀態而不散亂,也就是正定中的境界。108還可以表示108尊佛的功德,或表示本有的54個階位和修正的54個階位。

    108響還有其它含義。宋朝陳善在《捫虱新語》里記載:韓愈問大癲和尚的歲數,大癲笑著提起念珠說:“晝夜一百零八。”語含機鋒。據說,豐子愷信佛,亦畫佛,不論大小,總共畫108筆,以應和寺廟除夕的108響鐘聲。

    相傳,108是中國傳統的一個吉祥數字,這個數字是由民間習俗的一年12個月、24個節氣、72候的數據總和而來的。明人郎瑛在《七修類稿》一書中說:“叩一百八聲者,一歲之意也。蓋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每五日為一候),正得此數。”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108包含著12個9,《易經》認為“九”是最大的陽數,“九”被看作數字之極,“九”與“久”諧音具有高貴、吉祥、長久之意;而一年有十二個月,“九”的12倍正是108。108這個數字盡管眾說紛紜,但它都代表著“吉慶”、“如意”、“驅除人生一切煩惱”之意。

    如今通過電視臺、電臺向全國所播的鐘聲正是來自北京大鐘寺的永樂大鐘。為使更多的人聽到鐘聲,北京市政府還在正陽門等處設立了六個播放點,利用一種高科技產品——氣流揚聲器播出。每逢除夕,在北京大鐘寺、蘇州寒山寺、杭州靈隱寺、河南少林寺等全國各個寺廟,辭舊迎新的鐘聲,總是敲108下。

    有趣的是,這幾大名寺除夕的鐘聲雖都是敲108響,但卻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

    蘇州寒山寺的和尚,在每天子夜23點40分到鐘樓打鐘,以20分鐘時間,均勻敲108下,最后恰合午夜與凌晨之瞬間。其敲鐘之功夫,令人嘆為觀止。

    杭州靈隱寺則是:“前擊七,后擊八,中間十八徐徐發,更兼臨后擊三下,三遍共成一百零八。”鐘聲輕重分明,緩急有序,相濟而不斷。

    河南少林寺:“前發三十六,中擊三十六,后擊三十六,共成一百零八。”聽似無變化,細辨有節奏,富含對比,波瀾起伏。

    北京大鐘寺永樂大鐘的敲法,歷來有“緊十八,慢十八,六遍一百零八”之說。

    小紅人百科聚合,歡迎訂閱~

    • 發表于 2017-01-28 00:00
    • 閱讀 ( 807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