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飛機廁所的百年回顧:“天屎”都到哪去了?

    近日,一架從美國飛往法國巴黎的跨大西洋國際航班在無奈之下中途降落愛爾蘭,此時離目的地巴黎只剩下90分鐘航程。飛機上有接近兩百位乘客和工作人員,冒著這樣大的風險迫停,一定是遇到了重大的故障吧?

    事發的飛機(圖:航空網)

    故障是真的,但具體哪里故障了,肯定沒什么人能夠猜到:飛機的廁所壞了。人有三急,有乘客實在是憋不住,為了防止屎尿成河,機長也只好做出這個無奈的決定了。

    雖然看上去很不起眼,但飛機廁所其實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長途航班的增加,人們在機上度過的時間越來越長,廁所當然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自從1921年飛機廁所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近百年的歷程,但翱翔藍天的英雄好漢,有時候還是會被“憋倒”。為什么這個問題這么難解決?人類為了這個有味道的問題,創造出了多少奇思妙想?

    第一個飛機廁所:出師未捷身先死

    一開始的飛機是沒有廁所的。那時候飛機的制造水平還很差,每次飛行都是一次生死賭注,加上旅程時間往往很短,就算尿急,飛行員也會用水壺或者靴子解決問題,沒什么人會想到要在飛機上專門建一個廁所。世界上第一個配備了馬桶的飛機是這架名為“Ca.60”的意大利九翼飛機。機如其名,它有九只機翼,造型很浮夸,很有科幻感:

    1921年拍攝下的Ca.60照片(網絡圖)

    它不僅是一架飛機,而且還是一艘大型的輪船。它有八只引擎,能夠承載100位乘客,并在水面上、天空上切換自如,全世界獨此一架。1921年2月12日試飛時,引起了舉世的矚目,可以說就算比起1912年泰坦尼克號問世時的場面,也毫不遜色。

    Ca.60的定位是一架豪華旅游客機,自然要具備一切舒適的條件:除了餐廳和休息室外,還配置了一間廁所,內有一個馬桶,想早期火車的廁所一樣,乘客使用完后沖水,便可以將排泄物順著管道直接沖到飛機外面去。這個設計借鑒了鳥類一路飛一路排泄的習慣,“輕輕地我走了,不帶走一片云彩”。設計師只要求便利,沒有考慮地面上人們的感受,反正飛機跑得快,被砸中了也有苦難言。

    一路飛一路排泄

    可惜的是,這個破紀錄的廁所還來不及發光發熱,Ca.60就在第二次試飛時遭遇了和泰坦尼克號差不多的厄運。飛機失控撞到了水面,雖然飛行員和工程師順利逃生,但機身大部損毀,近乎天價的維修費用讓人們知難而退,從此,Ca.60就被打入冷宮,到現在還呆在意大利的博物館里。

    博物館里僅剩的殘骸(網絡圖)

    為了上廁所,士兵們也是拼了

    30年代后,飛機上的廁所漸漸普及了,但原理依然是飛鳥的直排式。1934年,英國的一艘軍機斯特蘭拉爾號(Stranraer)開發出了貼心的哨鳴音,當人們要上廁所的時候,就拉響這種嘹亮的聲音,提醒飛機下的人注意閃躲。雖然糞便還是照樣從天而降,但這個小措施明顯提高了地面居民的幸福感,很快在軍隊推廣開來,人們還親切地稱這種廁所為“吹口哨的屎屋子”。

    1934年的斯特蘭拉爾號軍機(網絡圖)

    但是好景不長,到了二戰期間,飛機往往要執行一些秘密任務,這種引人注目的方法就行不通了。一些比較大型的運輸機、轟炸機開始配備上了一些“便攜馬桶”,配有坐墊和蓋子,里面有時候預先添加了化學物質以中和臭味。不過,這個發明卻不怎么受歡迎。高空上氣溫低,士兵們穿著厚厚的衣服,打戰的時候往往會有突發情況,沒幾個人愿意冒著生命危險麻煩地穿脫褲子,寧愿直接拉在水瓶子甚至尿布里。

    飛機上的便攜馬桶(網絡圖)

    發現大家對馬桶的排斥之后,英國空軍很快又貼心地開發了一種方便士兵們小解的“松解管(relief tubes)”,它們是飛機里墻上的一條條管道,直接通往機身外,免去了大家找水瓶子的功夫。這種管子很好用,直到現在還在某些小型戰斗機上沿用著,不過有一個問題比較棘手:天氣冷的時候,這些金屬管子會把人的皮膚凍住,有時候還會因為氣溫驟變而破裂。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空軍使出了終于大招:給每個士兵都配備了一種特制的尿袋:

    穿戴式的尿袋(網絡圖)

    士兵們直接穿戴上這種尿袋,存儲袋綁在大腿上,飛多久都不怕啦!

    文明的進化:藍冰

    戰爭期間,士兵們可以忍受以上各種其實不怎么貼心的廁所條件,但和平時期的乘客們可不會買賬。另外,隨著航空事業、商業飛行的發展,飛機不負責任地亂扔大小便,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

    二戰后,人們開始推行一種藍色除臭液體,可以將排泄物包裹住排入存儲罐里。這比起以往隨便亂拋的習慣是文明多了,但是依然有著很多的不足。它們的成分基本上是甲醛和漂白劑,不環保之余,還會刺激眼睛、皮膚和粘膜。另外,幾十甚至幾百升除臭液體對飛機燃耗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而最令人頭痛的,更是藍色液體潛在的安全問題。

    飛機馬桶里的藍色液體(網絡圖)

    由于飛機上偶有顛簸,藍色液體很難做到完全密閉,有時候會滲漏、甚至流到機身外。在高空上,它們會受冷結冰,很可能會在機身或管道撐出縫隙、結成球狀物附在飛機表面。當海拔下降、氣溫變高后,這些冷凍住的藍色“天屎”便會脫離機身,從天而降。

    英國收集到的藍冰(網絡圖)

    這就是我們常在趣味新聞里看到的“藍冰”。在落后的地區,人們會把它們當作奇異的天外來物,甚至收藏起來。聽起來很滑稽,但它其實還攜帶著可怕的破壞力:從高空墜下時,它的沖擊力足以穿透屋頂、擊碎無辜行人的頭骨。雖然這種事故極其罕見,但每天有幾千架客機在空中飛行,背后的隱患不得不讓人們重視。

    真空馬桶

    為了解決藍冰問題,1975年12月2日,美國發明家詹姆斯·肯普爾(James M. Kemper)申請到了一款名為“飛機專用循環廁所系統”的專利。名字聽起來平平無奇,但這個廁所卻有一個絕妙的創意:它是真空的!

    肯普爾專利書中的原始插圖(網絡圖)

    這種馬桶利用真空環境的超強吸力,一旦乘客“方便”完、按下按鈕,隔離閥打開,將馬桶置于真空的環境中,令排泄物被吸引入儲存桶里。馬桶內使用防粘涂層,只用少量水就可以沖洗干凈。

    頭等艙里的真空馬桶(網絡圖)

    雖然儲存桶里的景象可能有些辣眼睛,但這不是乘客們需要考慮的事情。一旦飛行結束,儲存桶就會被地面人員換下清空。雖然運行的時候噪音有點大,但這套真空系統節約水、節約飛行燃料,同時還能減少安全隱患,很快就于1982年在波音飛機上閃亮登場了。三十年來,很多航線已經改換了這套馬桶,而它們依然沿用著肯普爾四十多年前的設計。

    也許再過多幾年,真空馬桶就會完全取代藍色液體馬桶。從此以后,人們可以放心大膽地仰望天空啦!

    • 發表于 2017-01-05 00:00
    • 閱讀 ( 93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