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友說:你給今年的自己立flag了嗎?那你上一年的目標實現了多少?為了不再讓“上一年的目標還沒實現,新的一年又開始了”這樣的事情發生,你可能要重新審視一下自己制定目標的方式了。
你有列舉新年愿望清單嗎?如果有,那么你是半途而廢了,還是不愿意承認它作廢了呢?據說,28% 的美國人在一月初就會選擇放棄新年計劃,而在制定計劃的兩周后這個比例上升到了32%,一個月后這個比例蹭蹭漲到42%,六個月后則上升到 56%。研究表明,澳大利亞人在三個月內就有 80% 的人會將新年計劃拋諸腦后。
不能完成新年計劃不是一件讓人羞愧難當的事情,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相反,這很正常。
在討論為什么大多數新年計劃會泡湯之前,讓我們先從新年計劃的歷史起源、成功率和目標設置說起吧。

新年計劃的歷史
新年計劃不是現代社會的新東西。在古巴比倫時代,人們就會在新年伊始向他們信奉的神靈做出承諾,他們會歸還借取的東西和償還債務。古羅馬人也做著類似的事,他們也在新年的開始向雅努斯神(羅馬人的門神和保護神)發出諾言。這些傳統一直持續到中世紀,騎士們每年都要重申誓言,承諾遵守騎士精神。在猶太教新的一年里,信徒要遵循自我反省的傳統,發誓在新的一年繼續凈化自我。

新年計劃的成功率
你可能會認為,制定新年計劃是非常普遍的行為,已經成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據估計,41% 的美國人會穩定制定新年計劃,而有 42% 卻從不制定。2007 年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有 88% 的新年計劃沒有得以實現。
與之相應的是最新(2017年1月1日)來自統計學腦研究所(Statistic Brain Research Institutes)的調查,受訪的 1273 位被試中只有 9.2% 的人宣稱自己成功地完成了新年計劃,48% 的人認為自己在少數情況下完成了新年計劃,而 42% 的人承認自己從未實現過新年愿望。令人吃驚的是,20 多歲的人群的成功率比 50 歲以上的人群要高。
當然,這種結果可能受到自我報告受訪形式和目標設定類型的影響,又或者是因為 20 多歲的年輕被試更喜歡將自己的目標分享給家人,朋友和社交媒體。
新年計劃的性別差異
有一項研究表明,相比于男性,女性會認為新年目標更難實現(79%),以及實現的可能性更低(70%)。女性更有可能在三個月內放棄她們的新年計劃。女性的新年計劃往往涉及健康、健身和旅游等方面。
新年計劃中的目標設置
新年計劃一般包括什么內容呢?
2015 年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表明,健康和健身類目標在新年目標中排第一位,占 58%;排在第二位的是賺錢,占 15%;再者是人際關系類,占 8%;生意和事業方面的目標占 7%;旅游占 6%;最后是教育。
根據統計學腦研究所的研究,2017 年最普遍的新年計劃內容如下:
1. 自我提高或者教育學習方面的目標(占44%):比如提高身體素質、戒煙、改掉壞習慣、不再吃零食、戒酒、學一門外語、形成新的好習慣、學一種樂器、提高學業成績、拿到更高的學位證書、閱讀更多的書、參與更多社會活動、變得更有精神活力、更頻繁地參與教會、更加積極地看待生活、要多笑、要更享受生活、要減少壓力、要更好地管理時間、減少刷劇、減少時間的浪費、在工作中獲得更佳表現、要找到更好的工作、職業提升、創業、去旅行、做事要更有條理、參加更多志愿活動、多做善事、減少花在社交媒體的時間。

2. 金錢方面的目標:比如還清債務,存更多的錢,小額理財投資。
3. 體重控制方面的目標:比如吃更健康的食物、減肥、增肌、少吃垃圾食品。
4. 人際關系方面的目標(23%):比如結交新的朋友,與故交及家人相處得更加和諧、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提高社交技能、約會、結婚、生養孩子。

新年計劃在本質上和我們定下的其他目標沒有什么不同。在某種意義上,不能按預期完成目標是生活中的常態。還有很多人根本不習慣設置目標,也就根本不知道怎么實現目標。盡管 52% 的人在計劃之初感到信心滿滿,但最終的成功率還不足 10%。
細細想來,2015 年 finder.com.au 關于新年計劃的研究早已告訴我們,導致新年計劃泡湯最常見的原因中,35% 的人是因為定下了不實際的目標,33% 的人是沒有堅持,而將近 25% 的人是因為早早地就忘記了!而剩下的 10% 則是制定的愿望太多了。

1. 一個目標原則:制定新年計劃很簡單,但要完成一項新年計劃卻是一項挑戰。舊有的習慣很難改變。改變我們的行為考驗著我們的心理素質、身體條件、社交能力、情緒管理和意志力品質。 因此,在制定新年計劃時,不要太貪心。如果你定下了不止一個目標,那么就嚴肅地審視它們,根據下面的第二條原則將沒那么重要的目標刪除掉。
2. 價值導向的計劃:當我們設置目標時,要考慮到目標是重要的,不僅僅是簡單愿望,而是根深蒂固的,內心渴望的,切實有意義的。如何做到?那就是要讓你的計劃是有“價值導向”的,這可以幫你思考“為什么”做這個計劃,實現這個目標的潛在原因是什么。
你不需要改變你的現有計劃,只需要簡單地思考一下,你為什么要選擇這樣的目標。例如,我的新年計劃是戒煙,我可能會簡單地說“我要戒煙因為這是個壞習慣”。但是這個習慣再壞我也持續了那么久,我已經對于“吸煙是個壞習慣”這樣的說法麻木了。
這時,我應該將注意力放在更有潛在的價值的地方,比如我的家人、我的身體健康和我的旅游計劃。家庭對我來說很重要,我想要活得更久,看著我的孫子健康成長。我想要陪伴他們嬉戲,不希望像我父親那樣背著氧氣瓶出去旅游。我想要活得瀟灑和舒服,不想要受制于肺氣腫或者慢性阻塞性肺病。想到這些生命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事情,我自然而然地會堅定決心要戒掉煙癮,而不會把它遺忘,并最終得以實現。

3. 可行性:缺乏可行性是新年計劃化為泡影最常見的一種原因。“我要成為公司的總裁”、“我每天都要徒步去上班”、“我以后再也不吃垃圾食品”……這些目標包含了積極、健康的因素,但很明顯地超出了可實現的范圍。
在設置目標時,不要出現“每天”、“永遠”等詞匯。但不幸的是,那些信奉“吸引力法則”的人,并不相信不是所有目標都能實現,他們會說: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這正正是目標泡湯的原因。在樂觀看待問題時,也要保持清醒,去實現那些對你來說可行的目標,不要做白日夢。
4. 目標可測量性:當你設置了有價值的、可實現的目標,例如“我要減肥”。這很好!那么,你要減少多少斤呢?當人們把設定的目標具體化,比如每周減一斤,而不是籠統的“減少一些體重”,那么你就多了 22% 的可能獲得成功。如果你不將自己的目標具體化,你就永遠不知道自己是否達到了目標。可測量的目標更有推動力,因為你可以不斷評估自己的進展。
5. 限定時間:在建立了一個有價值的、可實現的、具體且可測量的目標后,你最好是可以制定一份日程表,這個計劃要在什么時候,要如何完成。如果僅僅是“明年的某天”是不足夠的。設定包含一些列細分任務的時間線,可以讓你頻繁地在每一個小任務完成時為自己慶祝。
將每一個小目標或小計劃視作一塊多米諾骨牌。定下目標完成的最終日期,而每一個拆分的小目標,就是一塊多米諾骨牌。設定多個小目標完成的時刻,相當于你可以推倒一塊塊多米諾骨牌。這是讓你追蹤自己進度的好方法,當感覺到目標在掌控之中,你也會更專注和備受鼓舞。

6. 執行計劃:現在,你已經設置了一個有價值的、可實現的、具體而且可測量的目標,并且為你的小目標制定了時間表。接下來要做什么呢?就是要為所有目標的實現途徑制定切實的計劃。
創業可以不做商業計劃,當然除非你希望它獲得成功,新年計劃也是這樣。不要將它放任于茫茫宇宙(又是“吸引力法則”說的)。你的責任是要讓它發生。你要采取哪些步驟才能實現目標?會有哪些潛在的障礙?如何應對這些挑戰?減肥不是說說就行。你會如何改變你的飲食和運動時間安排?為了你的愿望,需要制定非常實際的計劃。
7. 廣而告之:對于那些完成新年計劃的人,其中 75% 的人認為,分享自己的目標有利于成功。當女性公開她們的目標,并獲得同伴的支持時,她們實現新年目標的成功率提高 10%。
所以不要將你的計劃埋在心里。把它告訴你的家人、朋友,在社交媒體上談論你的計劃。越多的人知道你的目標,你就越難遺忘它們,這無形中也會增加你的壓力,讓你去實現。你有一群啦啦隊,好好利用他們。
8. 慶祝:正如前面提到,當你成功實現目標后,好好慶祝一下。通過將你的計劃分解成一個個“多米諾”小目標,你有更多的機會表揚自己“做得真棒”。當你達到一個小目標時,不要因為急于投入下一個而忽略了自己的成就。停下來休息一下,好好獎勵一下自己,在城里放縱一晚,或者給自己一些特別的獎勵。在社交媒體上談論你的成就,與他人共勉。

我們通常將成功歸因于“運氣”。完成新年計劃可不是運氣問題,其實每個人都有能力完成自己設定的目標。2017年是美好的一年,希望你最終能擁抱你的夢想、愿望和壯志。
-end-
譯者 | 成長的腳本
不以買房為人生巔峰的北漂青年
編輯校對 | 東移,婉君
靈魂配圖 | 東移
原文作者:Neil Farber
原文鏈接: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the-blame-game/201701/new-years-resolutions-become-dissolutions?winzoom=1
「一日一小變」
“調整新年計劃”
看完文章
你是不是知道該如何調整自己的計劃了?
為了提高完成度
來調整一下計劃吧!
本文首發于友心人,轉載前請聯系郵箱media@yoxinli.com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