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朋友給我發了個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的視頻,節目里有個專家通過虹膜診斷給幾位明星的健康狀況做了評估,她想了解下這個是不是真的可信。于是我就特意去看了下這期節目。
節目里的專家說因為虹膜擁有很多神經末梢和毛細血管,因此通過虹膜的顏色、形態和血管狀態就可以判斷出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

在看其中一位明星池石鎮的虹膜時,專家指出他的虹膜不像大理石那么光滑,尤其是虹膜的上方出現了一圈白色,表示大腦開始老化了。

在看另一位明星劉在錫的虹膜時,又根據不同部位的虹膜情況指出了肝和大腦的一些狀況。

大家有沒有覺得這種說法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很像中醫根據臉上不同部位長痘從而推斷你可能是什么器官出了問題。虹膜診斷真的有這么神奇,可以診斷出疾病嗎?
我們先來看看虹膜到底是什么?
虹膜位于角膜的后面,由于角膜是透明無色的,因此可以完全透見虹膜的顏色和形態。平常我們說的黑眼珠,其實就是透見的深褐色虹膜。

虹膜屬于眼球的中層,與睫狀體,脈絡膜一起構成葡萄膜。位置介于前房和后房之間,起間隔作用,中間的開孔就是瞳孔。通過控制瞳孔的大小,可以調節進入眼內光線的數量。
虹膜具有很多皺褶、條紋、隱窩、色素等細節特征,并且正常情況時,虹膜在胎兒發育階段形成后就會保持穩定的外觀不變。并且,虹膜位于透明角膜后,外觀雖然可見但又屬于內部組織,不容易被破壞。因此很適合用于身份識別。
那么,虹膜真的能用于診斷疾病嗎?
由于虹膜具有豐富的血管和色素組織,在發生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風濕、結核等,就可能會引起虹膜的炎癥,表現為角膜的水腫,虹膜的充血水腫、粘連、等。有些青光眼患者的虹膜還能看到脫色素的表現。
因此,從虹膜某些特征性的改變,可以幫助我們診斷一些疾病。但是依據一般人虹膜的形態就能診斷出疾病,還是缺乏科學依據的。
我們前面也提過,虹膜診斷似乎和中醫某些理論有些類似,但是事實上,虹膜診斷其實并不是中醫,而是從國外流傳過來的。
虹膜診斷被認為是一位匈牙利醫生在150多年前創立,最初是由于他折斷過一只貓頭鷹的腿,然后發現他的虹膜下半部分出現了一條黑線,從而萌生出了虹膜的形態可能與身體狀況相對應的想法。
現在的虹膜診斷基本是基于一種“全息理論”,即認為身體的每一個區域都會對應著虹膜的特定區域,通過虹膜色素的顏色、質地和位置就可以作出診斷。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虹膜診斷聲稱可以診斷哮喘、咳嗽、便秘、糖尿病、結腸炎、消化不良等等。診斷的方法也從最初的使用放大鏡觀看發展到新一代的虹膜檢測儀等。
但是目前,根本沒有什么嚴謹的證據能表明虹膜表面的這些色素改變與全身狀況之間存在什么聯系機制。國外也有針對虹膜診斷專家的研究發現,他們做出診斷的正確性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并且對于同一位患者間隔幾分鐘都經常就不能作出一致的診斷。
20多年前,虹膜診斷曾經在國內也流行過,但是后來被證明沒什么科學性可言,大多只是為了推銷保健產品,也就銷聲匿跡了。沒想到,過了這么多年,現在又開始流行,并且在韓國還上了綜藝節目,大家如果覺得好玩了解下也就罷了,但是要是真把這個作為診斷疾病的依據就真得慎重了。
題圖來源:123rf.com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系reading@chunyu.me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