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為何美國大片主人公多有海軍陸戰隊背景?

    為什么美國動作電影主人公多有海軍陸戰隊退役身份?這是一支很美國的部隊,用撰寫過《海軍陸戰隊之旅》一書的美國著名軍事作家湯姆?克蘭西(Tom Clancy)的話來說,“海軍陸戰隊是美國魂的一部分”,在美國人的心里,這和麥當勞、迪斯尼、可口可樂一樣,都洋溢著典型的美國味,鐫刻著濃重的美國印,甚至可以看作是美國的代表“圖騰”。軍事學者周明、李巍在《美利堅之矛:美國海軍陸戰隊》一書中揭示了這支強大武裝力量的真面目。

    美國最得力的馬前卒

    當美國總統遇到棘手的麻煩需要出動武裝部隊時,首先想到的不是威風八面的航空母艦編隊,也不是彪悍精壯的特種部隊“綠色貝雷帽”“三角洲”或者“海豹”,而是海軍陸戰隊,這支以地球、鐵錨、白頭鷹為軍徽的精銳部隊。

    因為根據美國法律規定,海軍陸戰隊是美國總統在美國武裝力量中唯一不需要經過國會批準就可動用的部隊。美國總統對于這樣一支可以不受國會掣肘而自由支配的武裝力量,自然是格外青睞有加的。而海軍陸戰隊法定基本任務的第四條就是執行總統指定的各種任務,說得簡單些就等于是一支隨時、完全聽命于總統的別動隊。海軍陸戰隊自然也沒有辜負總統的期望,憑借其通過嚴格訓練培養出的高超軍事戰術素養、堅韌頑強的戰斗作風,屢屢不辱使命,最終用自己的卓越表現和顯赫戰功贏得了歷屆總統和政府的信任與器重。使用方便、作用顯著,這兩大極具優勢的特點便自然而然使海軍陸戰隊成為美國總統和政府最為得心應手的“大棒”。據不完全統計,海軍陸戰隊自組建以來的220多年間,在政治、外交方面為美國政府處置危機情況出動次數多達250次以上,尤其是在1945年到1975年美國政治外交歷史上最活躍的30年里,出動海軍陸戰隊就達77次,年平均2.56次。可以這么說,長期以來,海軍陸戰隊與美國的國際事務處理同氣相連、休戚相關,成為美國政府最為得力的馬前卒和急先鋒,因此被人們稱之為美國的“國務院之軍”,成為美國推行對外政策、維護國家權益的一張王牌。

    在美國,海軍陸戰隊還是最令全體國民,下至普通百姓上至總統最為信任的部隊,在美國所有使領館和駐外機構里,負責安全保衛的全是海軍陸戰隊。在白宮,總統從其碩大辦公室里望出去,能看到唯一的武裝軍人,就是陸戰隊員。而總統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直升機,也是屬于陸戰隊航空中隊的建制,由陸戰隊飛行員駕駛。

    美國海軍陸戰隊自從1979年其司令正式成為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成員后,正式成為美國武裝力量的一個單獨軍種。與其他軍種一樣,海軍陸戰隊有自己的軍服、軍徽、軍旗、箴言、軍歌、軍樂、獎章、軍官配劍、軍種出版物、歷史中心,甚至還有美國海軍陸戰隊博物館等,具備完整的軍種特征。海軍陸戰隊總司令由一名四星上將但任,直接向海軍部長負責,他同時也是參謀長聯席會議中的一員,但是他并不屬于海軍系統的決策層。因此,它不像大部分國家的陸戰隊那樣由海軍管轄指揮,而是一個獨立的軍種,從某種角度看其地位甚至可能還高于其他軍兵種。美國國防部每年定期公布的各軍種人員實力、部署、將官任命等,也均按四個軍種分類,故而陸戰隊就有了“第四軍種”之稱。而海軍陸戰隊本身就是一個小三軍,海軍和地面部隊就不用多說了,陸戰隊還有自己獨立的航空兵,而且在作戰時常將陸戰隊地面部隊和航空部隊編組成不同規模的陸空聯合特遣部隊,海陸空三軍協同作戰配合更是非常默契。海軍陸戰隊還有自己的坦克部隊、炮兵部隊以及自己的學校等,具有相對的獨立自主性。在軍費開支中,由于為總統和政府如此賣力,自然在三軍里是享受優先保障的豐厚待遇。因此,在購買武器裝備時遠比其他軍兵種更為瀟灑。

    從地緣政治上說,美國是個海洋國家,向海外投送軍事力量是美國保護、奪取、擴大、鞏固其全球利益極其重要的手段。因此,特別自19世紀開始,美國越來越重視兩棲作戰和由陸到海、由海到海的力量投送,海軍陸戰隊也越來越得到重視與發展。目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實力雖然是美國四大軍種中規模最小的一個軍種,但放到全球范圍里看,卻是全世界各國海軍陸戰隊中實力最強的,甚至超過了一些中小國家三軍全部武裝力量的規模。

    目前陸戰隊總兵力高達約19萬人(另有9萬預備役),包括3個陸戰師和3個航空聯隊,其航空兵部隊擁有1300多架各型飛機,其中作戰飛機400多架,攻擊直升機100多架,規模遠遠超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空軍。而且,隨著美國軍方對兩棲作戰日益重視,海軍陸戰隊的發展更是迅速。無論是兩棲作戰理論、兩棲作戰裝備,還是兩棲作戰能力,海軍陸戰隊都走在世界最前列,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一支具有高度機動能力和作戰能力,時刻保持著高度戒備狀態并能隨時開赴全球各地的應急快速反應部隊。

    在英文中,海軍陸戰隊是“Marine Corps”,Marine意為海運,Corps意為部隊,Marine和Corps組合在一起就是通過海運投放的部隊,這一詞語充分體現了海軍陸戰隊的基本作戰和兵力投放形式。美國海軍陸戰隊始終將兩棲作戰作為自己最本質的使命,無論是兩棲艦艇、裝備還是兩棲作戰理論,都始終走在世界兩棲作戰發展的最前列,并充分利用其裝備的艦艇、飛機所達成的機動能力,迅速應對各種突發情況,以絕佳的應變彈性去面對各種不同局面。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是誰,曾經到過哪里,曾經做過什么,而未來又能做些什么,這就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維護美國國家利益的“急先鋒”,美利堅最鋒利的長矛。

    陸戰隊的任務

    毫無疑問,美國海軍陸戰隊是美國武裝力量中擔負任務類型最為復雜的多用途部隊, 是名副其實的“萬金油”。但是,海軍陸戰隊的任務卻又是美國武裝力量中法律規定最為明晰的。根據1789年7月11日通過的關于組建海軍陸戰隊的法案、1947年《國家安全法》以及1952年《國家安全法修正案》的有關規定,海軍陸戰隊的基本使命是:投送兵力,參加兩棲登陸作戰和瀕海方向上協同陸、空軍實施戰斗行動;在登陸作戰中擔任第一梯隊,為后續部隊上陸開辟登陸場。

    在實施兩棲登陸作戰中,海軍陸戰隊主要執行以下具體任務:

    (1)奪取和鞏固登陸場,肅清登陸場及附近敵人,組織有關登陸勤務,確保后續部隊陸續上陸和上陸后向縱深發展進攻;

    (2)襲擊、占領敵方海軍基地、港灣和附近島嶼;

    (3)在登陸場構筑掩護區,并在必要時掩護登陸部隊從敵海岸撤退。

    除了上述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任務之外,陸戰隊還承擔的其他任務有:

    (1)為海軍艦隊提供陸戰隊地面和航空聯合特遣部隊,以配合艦隊奪取并保衛海軍前進基地,以及實施與海軍戰役有關的陸上戰斗;

    (2)為海軍武裝艦船提供艦上分遣隊,為海軍基地和場站提供安全警衛部隊以保護其設備和財產;

    (3)協同其他軍兵種發展在兩棲作戰中所采用的原則、戰術、技術和裝備,特別是發展陸軍和陸戰隊共同關心的有關登陸作戰的原則、戰術、技術和裝備;

    (4)為美國國務院和美國駐外使館、機構提供警衛部隊;

    (5)根據聯合動員的要求,負責平時陸戰隊的擴充,以滿足戰時的需要;

    (6)執行美國總統賦予的其他任務。

    此外,陸戰隊還有一條不成文的傳統任務—充當美國的戰備部隊,隨時做好準備,一有需要立即出動。

    其實,在1775年陸戰隊成立的時候,它的任務就和當時的英國海軍陸戰隊一樣,僅僅是類似于海軍軍艦上的憲兵部隊。因為在那個年代,水手生活條件很差,而招募標準又很低,水手素質參差不齊,如果再遇上個濫用職權的上司,兵變就順理成章了。而紀律嚴明又相對獨立的陸戰隊自然就成了軍艦上維持紀律的不二人選。這一使命也一直延續到今天,在美國海軍任何一艘現代化的大型軍艦上,都駐有一個陸戰隊分遣隊,擔負著守衛機密文件和國家財產、維持軍紀的任務。而陸戰隊的第二大任務就是以步槍手的身份協同海軍作戰。早期的海戰中陸戰隊員往往被安排在桅桿頂上,遠距離時用毛瑟槍射擊敵艦上的目標,近距離時則向敵艦投擲手榴彈。兩船相接后,陸戰隊員通常是第一批跳幫登上敵艦的人員,負責以近戰甚至肉搏消滅敵人。因此,步槍作戰也始終是陸戰隊的光榮傳統,至今在陸戰隊士兵的軍銜標志上仍赫然印著兩支交叉的步槍。

    安全警衛也一直是陸戰隊的任務,其實這些工作其他部隊也完全可以勝任,但是就因為他們是陸戰隊,更值得信任,所以美國的核武器倉庫、白宮等最為敏感的地點,都由陸戰隊來守衛。

    從最早簡單的使命逐漸發展到現在,陸戰隊的任務也不斷隨著世界局勢的變化而變化。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那主要就是作為兩棲作戰的骨干力量,充分發揮陸戰隊在兩棲登陸作戰方面的優勢,而在實戰中形成的一整套兩棲作戰的戰法,自然也就成為戰后陸戰隊兩棲作戰的各項條令的淵源。冷戰時期,在原子彈、核潛艇這些具有戰略威懾與打擊力量面前,陸戰隊的地位一落千丈,淪為美國對蘇作戰時在歐洲和東北亞的一支側翼掩護力量。冷戰時期,陸戰隊最主要的任務是保障歐洲主戰場的南北兩翼安全,陸戰隊在戰爭初期必須迅速部署堅決守衛的有三個要點,北翼的挪威北部、格陵蘭和冰島一線、丹麥的波恩荷爾姆島,南翼土耳其的達達尼爾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除了這些防御性任務外,陸戰隊還曾參與在蘇聯摩爾曼斯克和科拉半島實施兩棲登陸的主動進攻計劃。而在東北亞,陸戰隊的任務是在戰爭初期迅速控制對馬、津輕、宗古海峽,并在扼守鄂霍茲克海出口的北方四島和堪察加半島實施兩棲登陸。

    冷戰結束后,陸戰隊不但沒有隨著冷戰的結束而消亡,反而在應付地區性沖突和局部爭端的快速反應中脫穎而出,顯示出不可或缺的巨大價值和作用。20世紀80年代,美國為了應對冷戰結束后地區沖突和局部爭端頻發的國際局勢,開始組建快速反應部隊。陸軍為快速反應部隊提供的部隊是第82空降師和第101空中突擊師,這兩個師雖然可以迅速通過空運或海運部署到位。但這兩支部隊都是輕型師,編制內既無重型坦克,大口徑火炮數量也是寥寥無幾,在與對手的裝甲部隊和機械化部隊的作戰時很難形成優勢,一旦開戰甚至會有重大損失。而重型師如第24機械化步兵師等,卻不能空運,只能海運,部署周期較長無法快速到位。此外,這些陸軍師都沒有直接配屬的固定翼作戰飛機,空中掩護和近距空中支援不得不依靠空軍或海軍。

    陸戰隊就不一樣了。陸戰師遠征部隊編制內的陸戰師就有重型坦克、兩棲裝甲車輛和輕型裝甲車輛,大口徑火炮數量也相當可觀,完全可以與敵裝甲部隊或是機械化部隊對陣。而且陸戰隊可以通過空運、海運同時投送,及時部署就位。同時,陸戰隊遠征部隊又編有航空聯隊,擁有長期與陸戰師一起訓練、配合默契的固定翼作戰飛機和直升機,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保證空中掩護和近距空中支援。陸戰隊遠征部隊還有自己的勤務支援部隊,可以保障在一個戰役方向獨立作戰30天。這些特點,使陸戰隊真正成為最理想的快速反應部隊,既有相當戰斗力,又有相當自持力,還能迅速部署就位。在海灣戰爭中,陸戰隊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最早在海灣地區形成重型地面打擊力量的就是陸戰隊。雖然第82空降師能在1天半后到位,陸戰隊在1周后才到位,但是陸戰隊一到達戰區就立即開始進行強力巡邏,并有足夠的力量抗擊敵裝甲部隊的進攻,而且還為82空降師提供后勤補給。

    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地區沖突和局部爭端越來越頻繁,陸戰隊以其靈活的快速反應,強大的戰斗力量,突顯出無與倫比的戰略價值,最終重新確立了其不可動搖的戰略地位。尤其是在戰爭以外的低強度軍事行動(簡稱MOOTW)領域,陸戰隊更是表現出了巨大價值和作用。根據1995年2月美國國防部公布的《綜合作戰原理》中,對MOOTW進行了明確的闡釋,MOOTW包括:(1)軍備管理;(2)反恐作戰;(3)支援禁毒緝私;(4)海外援助(顛覆敵意國家政權和鎮壓友好國家的反政府暴動);(5)幫助非戰斗人員(外交人員和普通公民)撤離戰區;(6)人道主義行動(人道援助、搶險救災);(7)當美國無法對該國宣戰的情況下,向其反對派提供支援,包括訓練反對派軍隊和提供武器裝備等。這些任務陸戰隊都曾經出色地完成過,因此是執行MOOTW的理想部隊。

    進入21世紀,美軍開始了新的軍事革命,其戰略目標也在不斷調整中。從某種意義上講,整個美軍,都在逐步向一支能夠及時應對地區沖突和局部爭端的快速反應部隊過渡,而這樣一支軍隊的尖兵,無疑就是海軍陸戰隊。

    除了兩棲作戰和快速反應這些大任務外,陸戰隊還經常被指派去執行一些小任務,如顯示武力實施威懾、人道主義救援、搶險救災、鎮壓暴亂等,陸戰隊因此成為美國一支最具靈活性和應變性的多用途突擊部隊。

    本文摘自周明、李巍《美利堅之矛:美國海軍陸戰隊》,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發表于 2017-02-04 00:00
    • 閱讀 ( 77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