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止痛藥怎么知道你哪里痛?

    疼痛是種特別的感受,這種感受的存在提醒著我們身體的不適狀況,幫助我們免于遭受更大的傷害。但很多時候,即便是成年人,也難以用準確的語言描述身體究竟哪里出了問題,只是覺得頭疼、肚子疼、背疼。至于孩子,更是無法言明身體所陷入的窘境,只能用手指指或者避讓家長和醫生的碰觸。奇妙的是,止痛的藥物總能幫助我們減輕痛苦,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疼痛打哪來?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醫生以及科研學者都在努力探尋痛苦的真正樣子。中國素來有“陰”和“陽”的概念,將疾病和痛苦歸結于陰陽失調;古希臘人認為疼痛來自于身體中異常的體液所造成;在基督教文化中,疼痛則被視為神所帶來的懲罰和身負罪孽的普通人贖罪的方式。隨著醫學的進步,我們終于明白疼痛有著特殊的生理作用機制:

    假如你不小心碰到很燙的爐壁,手被燙傷了。你的手臂會馬上收回,立刻讓你感受到痛苦,一條鋪設了疼痛感受器的特殊神經網絡立即被激活。和其他種類的神經不大一樣,疼痛感受器只有在檢測到高溫或高壓等有害事件的時候才會被觸發。

    當發生傷害的時候,神經將傷害性刺激轉換成電信號,向大腦報告壞消息。它們是如何做到的呢?神經的末端會改變形狀,創造孔洞,讓鈉和鈣這樣一些帶有正電荷的離子魚貫而入,這些涌入的離子使得跨細胞膜的電壓降低,并形成電勢,產生疼痛信號。傷害越嚴重,這種信號越強烈。

    上面解釋了疼痛神經是如何提醒大腦和脊髓,可是感受器是如何第一時間探測到哪里受到了傷害呢?通常,它們會發現一些化學物質比如前列腺素的警報。正常情況下,這些物質會向感受器傳遞正常的信息,發生了問題后,它們就會跑出去跳來跳去,疼痛感受器無法理解這些物質的瘋狂行為,就意識到身體出問題了。

    疼痛感受器還可以直接檢測出一些有害的影響。例如,過多的熱量可以自行打開離子信號通道。所以,辣椒里的辣椒素會制造出火燒一般的灼熱刺激,讓身體接收到“辣”的痛感。

    止痛藥出馬

    在現實中,止痛藥并不是瞄準目標、精確打擊的神奇子彈,而是有大規模殺傷能力的炸彈。它們在血液中巡游,遇上有問題的地方就想方設法地破壞疼痛機制,保衛身體的和平。所以,如果你因為背疼服用了止疼藥,碰巧頭也疼,那么一箭雙雕,兩處疼痛都能有所緩解。

    身體的神經就像戰爭的情報線,當身體遭受傷害時,一份份寫滿了壞消息的急件被快馬加鞭地送往指揮部,報告整個“國家”的戰況,大腦“司令”看到不利的信息就會感受到疼痛。要想緩解疼痛,你需要攔截住信使,想法設法對這些信使實施干擾,進行策反,或者派遣特工將這些信息掉包,給“司令”舉國祥和的假象。如果這些辦法都起不到作用,那么,大不了把司令迷暈,免得它受刺激。各類止痛藥基本上就是采用這些方法來發揮作用。

    鎮痛劑不阻斷神經沖動,也不擾亂感官知覺或改變意識。大多數止痛藥物不能把疼痛的來源直接消除,它們只不過是沿著疼痛的傳輸通道,尋找疼痛攜帶的信息,然后進行攔截或者直接摧毀這些信息。

    鎮痛劑有許多種,包括非甾體抗炎藥(通過減少炎癥來減輕疼痛)、環氧合酶抑制劑(大部分解熱鎮痛的抗炎藥就屬于這一類,這類藥物能夠阻斷信號)以及阿片類藥物(減少大腦和神經系統疼痛信號的嚴重程度,隱瞞虛報信息)。如果這些物質還起不了作用,醫生可能會使用麻醉劑,阻斷病人所有的感覺、疼痛以及其他信息,把病人直接弄暈,或者對一個特定區域進行局部麻醉。

    非阿片類鎮痛藥

    疼痛可以使我們避免遭遇更嚴重的麻煩,它提醒人們,這里有傷要注意照看,要讓傷口快點愈合。但是有時候這種疼痛很招人煩,明明身體疾病的大火已經撲滅了,火警的警報(疼痛)還在不停地響,讓人心煩意亂。

    要想消掉這種聲音需要切斷信號的來源,非阿片類鎮痛藥就是采取這種方法來止痛的。大多數非阿片類鎮痛藥通過抑制環氧化酶(COX)或環氧化酶-2(COX-2)來起到止疼作用。環氧化酶或環氧化酶-2可以將細胞壁中的花生四烯酸轉化為能夠激活神經疼痛的前列腺素,使人產生痛感。藥物通過抑制環氧化酶和環氧化酶-2,阻止了前列腺素的生成,而沒有前列腺素意味著不會激活疼痛感受器,因此人體就感受不到疼痛。非甾體抗炎藥和撲熱息痛類藥物都屬于非阿片類鎮痛藥。

    布洛芬、阿司匹林和萘普生這樣一些非甾體類抗炎藥能夠消炎消腫。炎癥和肢體的浮腫是疼痛的誘因之一,所以通過消炎和消腫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某些病癥造成的疼痛。

    能夠解熱鎮痛的撲熱息痛類藥物對身體的病痛不會起到治療的作用,不過,這類藥物中的某些物質能夠使大腦和中樞神經對疼痛麻木,不作出反應。這類藥物確實能夠產生鎮痛效果,可研究人員至今也沒完全弄明白它們是怎樣做到的。

    是毒,也是藥

    對于更嚴重的疼痛,比如術后疼痛,或者長期疼痛,許多醫生會使用阿片類藥物來應對。阿片類物質是從阿片(罌粟)中提取的生物堿及體內外的衍生物,曾是讓我們深惡痛絕的毒,但是它們也可以是幫助人鎮痛的藥劑。

    正常情況下,受了傷,大腦也不愿意讓身體太遭罪,所以,人體內自然存在著“疼痛控制系統”,由腦啡肽神經元、腦啡肽及阿片受體組成。阿片受體與腦啡肽結合,能夠調控疼痛的感覺,維持正常的痛閾,使身體可以正常進行生理活動。阿片類藥物會進入大腦或脊髓中業已存在的疼痛感受器網絡里,通過模仿自然產生的神經遞質結構,劫持整個疼痛控制系統,就像特工打暈了守衛人員,假扮成他們一樣。它們還會偷偷潛入身體的獎勵系統,產生一定的上癮興奮效果,掩蓋疼痛的現實。

    用麻醉掩蓋疼痛

    面對疼痛更強烈的醫療過程,比如手術,就會涉及到全身麻醉、半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全身麻醉使用一種混合藥物,這種藥物使得病人保持冷靜,讓他們失去意識,在手術期間大幅降低他們的疼痛感,使得病人的肌肉放松,甚至會阻止他們在此期間形成記憶。半身麻醉是把身體某個部分的感受器給鎖住,比如腰部以下,以達到鎮靜、止痛的效果。而局麻只麻醉很小一部分的肢體,比如,醫生拔牙的時候會在手術位置的牙齦處注射小劑量麻醉劑,你就會感覺牙齒周圍甚至這一側的臉麻麻的,沒什么痛感。

    看來,止痛藥從來就不知道你到底哪里疼,有時候它們誤打誤撞,幫你消了腫、消了炎,疼痛警報自動解除,有時候它們堵住了大腦的眼睛和耳朵,充當欺騙大腦的佞臣。你哪里疼,只有你身體內的疼痛感受器才知道。

    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說 2017年第1期雜志文章

    • 發表于 2017-01-17 00:00
    • 閱讀 ( 946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