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和吸毒有哪些共同點?
1_使用時有強烈的愉悅感;
2_會對身體帶來傷害;
3_容易沉迷,不能自拔;
4_離開后情緒低落、意志消沉;
5_看到相關信息、圖片就產生沖動;
6_消耗大量金錢和精力。
各種統計數據都顯示,在現實生活中,養狗的人要比養貓的人多。然而貓咪卻在過去幾十年里,通過互聯網展開了不動聲色的反攻。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拜貓教,放棄人類的自尊,甘為貓奴。這個宗教不需要教主、戒律和教堂,每一只貓本身就是神。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養貓和崇拜貓的人,都會越來越多。
形勢很嚴峻。但是,為什么貓會突然逆襲?
接下來你將看到:
●到底是貓多還是狗多?
●養貓和養狗的人有什么不同?
●貓越來越多,根本原因是死宅越來越多
●貓終將占領人類的未來
喵星臥底的值班編輯 / 雪竹
到底是貓多還是狗多
-+-
據2015年的統計,中國在冊寵物數量已達1億只,其中,62%是狗,19%是貓。狗狗占了壓倒性優勢。
另一項統計養寵物意愿的調查發現,中國人最喜歡養狗狗(74%),貓咪(33%)連魚(36%)都比不上。
也有數據認為貓更多。美國《福布斯》雜志引用中國國家統計局的報告,稱中國養狗的人數世界第三,僅次于美國和巴西,共有2740萬只寵物狗。中國養貓的人數世界第二,有5810萬只寵物貓。
但看看狗糧貓糧的數據,就會發現狗狗的優勢還是壓倒性的。

但是,在互聯網上的聲勢,卻正好相反。
貓在互聯網上,幾乎對狗形成了壓倒性優勢。
隨手舉幾個例子。百度貼吧的貓吧聚集了135.8萬人,而狗吧只有80萬人。
微博上跟貓狗相關的熱詞,喵星人也是占據了明顯優勢。



●分別以“喵星人”“汪星人”,“喵喵”“狗狗”,“貓奴”“狗奴”為關鍵詞,在微博熱詞中獲得的對比曲線圖
知乎上,在“貓”的話題下面,有11萬人關注;而關注“狗”的,只有6萬人。
至于某個以讀書觀影為主題的文藝社區,有句話是這么說的:
“以前,豆瓣好像雅典,音樂、閱讀、思辨。現在,就好像埃及和羅馬一樣,首飾、濫交、八卦,還有崇拜貓。”

貓在數量劣勢的情況下,在互聯網話語中占據了更優勢的地位,也就是說,相對于狗狗,大家顯然更愿意發布與貓咪有關的內容。換句話說——
貓比狗更成功地控制了人類的大腦。

不僅僅中國如此,這是不亞于氣候問題的全球性問題。在英國,每天上傳到互聯網的自拍照片是140萬張,而上傳的貓咪照片是380萬張。
谷歌的X實驗室讓1600臺計算機隨機學習youtube上的視頻,機器識別貓咪的準確率不亞于識別人臉的準確率。由于原始數據越多,機器識別的準確率越高,所以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全世界人類在youtube上上傳了數量驚人的貓視頻。
2014年,在第一次通過互聯網實現HTTP代理與服務器通訊24年后,有人問互聯網的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網絡最出乎他意料的應用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小貓咪(kittens)。”

●1971年,葉文潔在紅岸基地,第一次向宇宙發送了信號,241年后,三體星人摧毀了地球聯合艦隊;1990年,蒂姆·伯納斯-李接通了互聯網……
養貓和養狗的人有什么不同?
-+-
貓咪為什么能橫行互聯網?
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貓
比較宅。
作為一種小型貓科動物,貓的祖先喜歡獨居,需要的領地范圍也比狗小很多。一只野貓的領地面積大約在1到3平方公里,而狗的祖先則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喜歡漫長的追逐和巡邏。以狗的野外親戚灰狼為例,它們的領地面積會超過200平方公里。
要滿足狗的天性,你不得不每天帶它出去社交、散步,否則狗就會不開心;而對貓來說,宅在家里才是理想的生活。如果它們學會使用抽水馬桶和上網買貓罐頭,人類對它們就沒什么意義了。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性格內向、不太喜歡社交、生活在城市、每天為搬磚疲于奔命,那么養貓顯然是一個更合適的選擇。
現實就是如此。facebook research根據16萬名用戶的資料,分析發現寵物和主人的性格密切相關。貓主人多半內向,住大城市,休閑活動多在室內,像是看影片、電視和閱讀。狗主人個性比較外向,性格開朗,好友人數比養貓者平均多出26個。

要命的是,隨著城市化和互聯網的發展,這一群死宅正越來越多。
據統計,現在中國的單身人口已經達到2億。26-35歲的“大齡單身”青年多達39.7%。在職場中,三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單身。
這群年輕人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生活寂寞如雪,居住在狹窄的房子里,最好的朋友是手機。休息日在家,一天能說三句話,一句和外賣小哥說的,二句是對SIRI說的。

為了消解爆棚的孤獨感,為了能有一個活物給家里添點生氣,不少空巢青年們開始養寵物。在中國,養寵物人群的年輕化特征十分明顯,“80后”及“90后”一共占79.5%。在其他國家,比如日本,空巢老人才是養寵物最多的群體。

相對于狗,空巢青年更傾向于養貓。美國統計局關于家庭寵物的調查報告顯示,在獨居者中,養狗的只有1/5,養貓的則有1/4;一旦建立家庭,養貓的比例會增加到1/3,而養狗的家庭比例則暴漲到1/2。
貓越來越多,根本原因是死宅越來越多
-+-
與熱衷于和人類交流玩耍的狗相比,顯然貓更適合廢柴死宅們的精神狀況。
狗的社會性本能使它需要跟主人互動、玩耍,獲得主人的贊美和安撫,對自己都顧不過來的死宅來說壓力巨大。而作為一種社交性不強的動物,貓通常會無視主人的召喚,我行我素,高冷神秘。這恰好迎合了人類“感情投射”的惡習。對人類愛理不理的貓,更容易引起人自我代入的想象,于是,和貓交流,更像是和自己靈魂深處對話。

對空巢青年來說,這是一種精神慰藉,一種與汪星人的陪伴截然不同的安慰。
養貓還有另外的好處。一項調查顯示,貓雖然不會增進主人的正面情緒,但會消解主人的負面情緒。而狗會明顯增進主人的積極情緒。看看之前提到的facebook research對狗主人和貓主人的分析:養貓的人明顯負面情緒要高于養狗的人。

●養貓的人比養狗的人更容易感受到負面情緒
所以,對養貓的人來說,貓在很多時候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
空巢青年養了貓后,因為在現實中沒有交流的空間或不愿意在現實中同人接觸,更喜歡在虛擬的“貓咪公園”——互聯網上,分享自家貓咪有多萌/賤。這導致互聯網上與貓咪有關的內容增多,讓其他人接觸到貓咪的幾率變大,“云擼貓”的人通過看貓圖片獲得滿足。

●微博上著名的“云養貓”聚集地之一
在萬惡的消費社會,曝光率代表一切。在網絡上荒廢生命的時候,總會看見各種賤兮兮的貓咪。然后,你會聽到來自內心深處的呼喚:“我為什么不養一只來享受受虐的快感呢?”
貓終將占領人類的未來
-+-
令人們生活越來越現代/憋屈的城市化進程,一般會伴隨生育率的下降、結婚年齡的推遲和單身率的升高。一方面是因為生活壓力太大,另一方面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能負擔得起獨自生活的成本。
也就是說,單身和死宅會越來越成為人類年輕一代的生活狀態。
因此,我們大膽地斷言: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養貓的人會越來越多。

這種現象在美國和日本都出現了。一開始是養狗的多,然后慢慢地,限于時間和空間因素,養大型狗的人越來越少,養小型犬和養貓的人逐漸增多,最后,貓狗數量旗鼓相當。

●日本寵物數量演變,2015年成為一個重要的節點
不過,可別怪我知沒提醒你。科學研究證明了,越養貓,
越找不著對象。
這也非常好理解。本來就宅,養了貓就更離不開家。而且,有了貓,你會覺得人類實在太麻煩了。

參考資料:
關于高速增長的寵物食品市場告訴你五個有趣的發現,來源:界面
研究發現:養貓的人更聰明愛狗的人精力旺,來源:人民網
中國貓數量全球第二多,來源:光明網
中國寵物狗數量已達一億,來源:深圳晚報
職場現狀調查報告:近六成租房,90后迷茫成長,80后奮斗,來源:澎湃
2015年中國第四次單身潮調查報告,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社交孤獨癥大數據報告:你是“空巢青年”嗎,來源:新華社
Saito A, Shinozuka K. Vocal recognition of owners by domestic cats (Felis catus)[J]. Animal cognition, 2013, 16(4): 685-690.
Cat People, Dog People,來源:facebook research
Dog Food in China,來源:EURO MONITOR
Cat Food in China,來源:EURO MONITOR
What Your Pet Reveals about You,來源:Scientific America
Going to the Dogs and Cats: Two of Japan’s Favorite Pets,來源:Nippon.com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