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顧:
起因:張女士的媽媽今年60多歲,家人發現其走路、平衡出現障礙,伴有扭動扭體、抽搐、搖擺不穩不連貫的步態等。到醫院就診后,醫生根據她的臨床表現診斷為“共濟失調”。
發展:張女士的丈夫關心岳母的病情,上網了解疾病的資料和治療方法,他發現岳母的臨床表現和共濟失調、亨廷頓氏舞蹈癥都十分相似,而他心里更傾向于“亨廷頓氏舞蹈癥”。關鍵是這兩種疾病都具有遺傳性,也就是說他的妻子——張女士很可能會遺傳岳母的致病基因。鑒于對妻子身體健康的擔心,他在網上找到了佳學基因,佳學基因健康專員建議他的妻子先進行“亨廷頓氏舞蹈癥”基因解碼。第二天,張女士將采集的3毫升抗凝血液樣本郵寄至佳學基因北京總部,開始了她的“亨廷頓氏舞蹈癥”的致病基因分析。
結果:七天后,致病基因分析結果表明:張女士在IT15基因的插入片段重復數為17和42,具有“亨廷頓氏舞蹈癥”IT15基因特征性突變。也就是說張女士的媽媽應該是“亨廷頓氏舞蹈癥”,而張女士也不幸的遺傳了媽媽的致病基因。
獲悉這個結果,張女士和他的丈夫都很難接受,同時也擔心起了自己8歲的兒子。“亨廷頓氏舞蹈癥”以顯性的模式遺傳,只要父母其中一方患病,子女就有50%的遺傳幾率。
懷著忐忑的心理,夫妻二人決定不活在擔憂的猜測中(據后來張女士的丈夫講述,在那三天中,他們看兒子的嘴歪一下就擔心是病癥出現了,精神備受折磨),三天后,將兒子的血樣送至佳學基因進行分析。幸運的是,上天眷顧了這個家庭,他們的兒子沒有遺傳到媽媽的致病基因。
根據佳學基因的檢測分析,張女士的媽媽應該是“亨廷頓氏舞蹈癥”(后經檢測已確定),應該按照“亨廷頓氏舞蹈癥”進行治療,否則會治療無效,并延誤治療時機。
對于張女士,雖然攜帶致病基因,但另一方面也是值得欣慰的,因為丈夫的健康意識,她提前知道了自己身體的健康風險,32歲的她,目前還沒有出現任何臨床癥狀,那么她還有大量的時間去了解這個疾病,去做好預防措施,去和醫生溝通如何延緩疾病的發生。而且,自己的兒子是健康的,這對于父母,無疑是最好的禮物,最大的寬慰!
一、什么是亨廷頓氏舞蹈癥?
亨廷頓氏舞蹈癥(Huntington's disease, HD)是一種遲發性神經退行性遺傳病,發病年齡一般為30~50 歲。該病主要侵害基底節和大腦皮質,具有高度的區域選擇性。基底節運動通路受損引發運動過度,即亨廷頓氏舞蹈癥的主要臨床癥狀——舞蹈樣動作;大腦皮層受損導致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晚期亨廷頓氏舞蹈癥多見癡呆。
亨廷頓氏舞蹈癥的主要病因是Huntington 基因異常,從而造成該基因的代謝產物亨廷頓蛋白異常。異常的亨廷頓蛋白容易粘連,積聚成塊,損壞部分腦細胞,特別是那些與肌肉控制有關的細胞,導致神經系統逐漸退化,神經沖動彌散,動作失調,出現不可控制的顫搐,并能發展成癡呆,甚至死亡。
二、臨床表現
1、情緒異常:變得冷漠、易怒或抑郁、語言障礙、脾氣倔強。
2、手指、腿部、臉部或身體出現不自主動作
(1) 早期:異常眼運動。
(2)中期:肌肉延長收縮引起的面部、頸部和背部的異位;不自主的運動;走路、平衡出現障礙;舞蹈樣動作、扭動扭體動作、抽搐、搖擺不穩不連貫的步態;做需要手靈巧度的活動困難;不能控制動作的速度和力量;反應遲鈍;全身無力;體重減輕等。
(3)晚期:身體僵直;運動徐緩,起發或持續運動困難;劇烈的舞蹈癥;體重嚴重下降;不能行走;不能說話;吞咽困難,有氣哽的危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3、智力衰減:判斷力、記憶力、認知能力減退。
三、致病基因遺傳模式
異常亨廷頓蛋白的基因是以顯性的模式遺傳,所以只要父母其中一方患有亨廷頓氏舞蹈癥,子女就有50%的機率遺傳該病。而且該病一般在40歲左右才會出現明顯癥狀,所以當患者發現疾病時,往往已將致病的基因傳給了下一代。
知道的力量:
知道疾病風險,我們會有更多的時間去改變生活方式,去尋找治療方法,或許疾病會延緩甚至不發生;
知道致病原因,我們會更準確的制定治療方案,或許就不會錯過治療時間,不會白白浪費金錢;
知道,我們會卸下精神的枷鎖,而不必每天都活在未知的恐懼中!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