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科普妹發現穿山甲火了...
原因相信很多人已經知道了

一鍋穿山甲引發了社會各界的討論和反思
2月8日香港工商金融文化旅游界企業家赴廣西投資考察團2015年度組委會,在香港文匯報上也就此事發布了《鄭重聲明》。

穿山甲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一些問題也接踵而至...
為什么不能吃穿山甲,又是什么毀滅了穿山甲的生活?
“穿山甲能渾身是寶,能治病”的傳言是導致招來殺身之禍的根本原因。自1994年起,所有種類的穿山甲都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被認為是全球受到非法貿易威脅最嚴重的哺乳類動物。2016年10月初,CIETS締約國大會已通過“所有八種穿山甲物種提升至附錄Ⅰ”的提案。這意味著,全球穿山甲得到最高級別保護,禁止一切國際貿易。

穿山甲就因為這些付出了太多代價
穿山甲堪稱是一個充滿悲情的生物了
所以,科普妹今天要和您說的話題是......

這幾天的焦點穿山甲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這么慘還不能當個一級!!)
那這個保護級別是怎么劃分的?您知道嗎
今天咱就替穿山甲說道說道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國家怎么說: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九條的規定,國家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此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確定和公布的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

呃...好吧咱們繼續聊
對于我國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分級的解釋
按照方法不同,科學界的解釋也有不同
兩級法
這是我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劃分的標準,它是根據物種的科學價值、經濟價值、資源數量、瀕危程度以及是否為中國所特有等多項因素綜合評價、論證而制定的。
I級:指我國特產稀有或瀕于絕滅的野生動物。
II級:指數量稀少,分布地區狹窄,有絕滅危險的野生動物。

六級法
這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其著名的《紅皮書》中對受危脅物種的分級方法,近年來我國出版的部分《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也開始用此法。
絕滅(Ex):指野生狀態下已經絕跡,但人工飼養或放養的尚有殘存,如麋鹿。
國內絕跡(Ex):指國內野生狀態的已經絕跡,國外尚有野生的,如高鼻羚羊。
瀕危(E):野生種群數量已降低到瀕臨滅絕或絕跡的臨界程度,且致危因素仍在繼續,如朱鹮、華南虎。
易危(V):野生種群數量明顯下降,如不采取有效保護措施,勢必淪為"瀕危"者,或因接近某"瀕危"級別,而必須予以保護以確保"瀕危"種的生存,如金貓、云豹。
稀有(R):從分類訂名以來,總共只有為數有限的發現紀錄者,如溝牙鼯鼠
不足(I):情況不甚明顯,但有跡象表明可能屬于或疑為瀕危或趨危者,如普氏原羚、假吸血蝠。

所以按照上述解釋來看,穿山甲在我國還是只能屬于二級
但科普妹想補充一句,無論有沒有這個級別的光環
我們都應該用溫暖的心去對待野生動物
畢竟我們的內心都很需要愛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