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些睡眠不足而且常照鏡子的人所苦惱:在一宿的不良睡眠后,眼部之下總會有明顯的黑眼圈。
但為什么有些人會首先長出暗紫色的眼袋呢?來自美國俄亥俄州都柏林市歲月無痕皮膚解決方案研究所(Timeless Skin Solutions)的皮膚護理專家卡羅爾?克林頓醫生解釋說:這一現象是由基因和環境因素共同決定的。也就是說,眼袋的存在和你的DNA有關;而且你的日常生活會引發眼袋的產生,比如揉眼睛和睡眠不足。

不過,“遺傳才是罪魁禍首,”克林頓說。
通常來說,由于遺傳的影響,長有薄皮膚或白皮膚的人的眼袋會更為明顯。因為白皙的皮膚難以隱藏面部發生的細微變化。當人們處于疲憊或高壓狀態,眼部區域的血流循環會變得緩慢,并導致血液的聚集,毛細血管(細血管)的延伸和滲漏就進一步引起了又腫又黑的眼圈的出現,克林頓說。
更重要的是,有些人天生就患有半脫位現象,半脫位現象就是指從眼球底下到眼前部的脂肪的移動。(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發表于《整形外科》(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上的研究表明:眼袋并不是由于現存脂肪組織的移動所導致,而是與眼球下隨著年齡增長的脂肪有關。
不管怎樣,“當人的脂肪有所增長,人們就會考慮在這個部位進行外科手術,”克林頓說。另外,她表示半脫位現象和人的睡眠長短無關,換句話說,一個遺傳有半脫位基因的人就算整晚睡了9個小時,他也會長眼袋。
其他情況下,環境因素也會導致眼袋腫大。比如,過敏會導致毛細血管滲透。特別是季節性的過敏,當身體受到過敏原攻擊時,免疫系統會釋放出一種名為組胺的免疫蛋白。這類物質會導致眼內和眼周的血管膨脹,克林頓說。
過度暴曬于陽光中也會損害和削弱皮膚,這會導致眼睛下的黑眼圈更為明顯,克林頓說。另一方面,根據梅約診所(Mayo Clinic)的研究,食用咸的食品會導致人體蓄積較多水分,使得眼袋情況更為惡化。
此外,揉眼睛也會導致黑眼圈,因為這種行為刺激了本有滲透傾向的毛細血管。當眼睛發癢時,為了避免揉眼睛的沖動,你可以試著閉上眼睛,并且將冰塊在眼皮上放置60-90秒,克林頓說。
“冷縮法能夠使血管收縮,并且緩解發癢的感覺,你會感到自己立馬放松了下來,”克林頓說。
有時,超于人類控制范圍的環境因素會導致眼袋,比如重力。隨著人的年齡增長,人體內的結締組織中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會流失,面部的骨骼也會縮小,因此那些只是似乎“掛在面部”的東西,也會促進眼袋的形成,克林頓說。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