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樂”這四個字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對于日常情緒的描述。情緒對于我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無論是哪一種情緒體驗,每一天我們都會經歷其中的種種變化,大到親人的離去亦或是新生命的誕生,小到摔一跤亦或是撿到錢,都是對情緒最直觀的體驗。

圖片來源網絡
什么是情緒?
情緒是我們人對于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以及產生的相應的行為反應,是以生理喚醒、外部表情和內在體驗的變化為特征的,涉及生理、環境、行為和認知等諸多因素的一種綜合心理現象。而情緒的產生往往是以我們的需要或者是愿望為中介,比如外界的事物發展等與我們的需要、愿望保持一致的時候,則會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而當外界的事物發展等與我們的需要、愿望相悖時,則會產生消極的情緒體驗,情緒對于人的生存也有著必不可少的作用,如面對猛獸的恐懼情緒,會讓我們知道躲避。
我們還可以近一步將情緒分為幾種狀態如:心境、激情以及應激。心境指的是一種平靜而持久的情緒狀態,可能持續幾小時、幾周甚至更長時間;激情則是一種強烈的、爆發性且較為短促的情緒狀態,通常是由對個人有重大意義的事情引起的,比如中彩票后的欣喜若狂的表現;而應激則是人對某種意外的環境刺激所做出的適應性反應,比如地震時高度緊張的狀態就是應激狀態了。

圖片來源網絡
“小情緒”又是什么?
在心理學的定義中,我們常見的情緒應該是分為“喜怒哀懼”四種,而非“喜怒哀樂”,因為“喜”與“樂”是一類型的情緒體驗。那“小情緒”是什么呢?一般我們將一些消極或者否定的情緒歸類在小情緒里面,比如某某有小情緒或者鬧情緒,這指的往往是一些不愉快消極的情緒體驗。而這些小情緒對我們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比如容易沖動做出錯誤的決定,或者會造成某些生理上的疾病,比如過度緊張的神經性腹瀉等等。

雖然我們知道小情緒往往帶給我們的體驗是不好的,但我們也沒有辦法完全避免其產生,因為我們作為生物個體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需求和欲望,一旦欲望受挫,這樣或那樣的小情緒也會不可避免的產生。但我們可以采用一些方法來盡量的降低“小情緒”給我們帶來的影響。
1認識自己的情緒
比如有時候我們遇到一些事情沒有做到自己的預期目標,這個時候會覺得自己很失落,自己一個人會靜靜發呆甚至波及到其余事情上導致什么都不想做。我們要知道情緒的波動一定是周期性的,沒有一成不變的積極情緒,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消極情緒,當情緒降到低谷的時候,就會出現反彈,我們要認清情緒的本質,允許自己產生小情緒,因為越是不想去想反而會想的越多,只有先接納自己的狀態才能進行調整。
2認清不合理觀念
情緒不只是由發生的事情直接產生的,這其中還有我們對待事情的態度和觀念,比如我們走在路上丟了錢包,雖然都會不開心,但是豁達的人會調整過來,盡快的去挽回自己的損失,而計較的人則會沉浸在丟失的郁悶之中自怨自艾,這種狀態不僅讓自己很難有精力做其它事情,更會讓身邊的人受到影響。
常見的不合理觀念有“絕對化要求”、“過分概括化”以及“糟糕至極”,比如男生一直暗戀一個女生,告訴自己一定要追到她,可是表白被拒,則會產生相比正常狀態下更大的低落感,甚至會自言自語覺得自己是沒有人喜歡的,或不值得被人喜歡(過分概括化,從一個人泛化到所有人不喜歡自己),也會覺得感覺世界的崩潰了甚至一度出現尋短見的念頭(糟糕至極,當沉浸在這種情緒下會將其無限放大,從概率上來講人一生不會只對一個人產生好感)。當我們開始認識到了這些觀念后才能進一步的去修正它們,以降低我們的“小情緒”。

圖片來源網絡
3轉移注意力
當產生“小情緒”的時候,一定不能讓自己沉浸在這個情境下,需要做一些別的事情先轉移我們的注意力,這時候“小情緒”對我們當前的影響會有所下降,比如換位思考就是其中一種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當情侶兩個人產生小矛盾,在換位思考后往往會理解對方的處境,進而不被情緒的影響,去處理兩人之間的問題。
4運動
運動是保持我們健康情緒的一個很好的工具,當慢跑一段時間后,我們身體會分泌多巴胺等一些激素,這些會使我們大腦產生愉快的情緒反饋。
當然,每個人都是完全不同的個體,調整情緒的方法多種多樣,不見得會存在一種適合所有人的方法,但當我們開始認清這些“小情緒”對我們造成的影響后,便可以找尋自己最適合的應對方法,不要再讓情緒過度影響我們自己!
編輯:魯凡英
(專家:雷霆鈞,心理咨詢師、人力資源管理師,科普中國微平臺原創首發)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