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覺得按下電梯上的關門按鈕并不能讓電梯門關得快一點?事實證明,這一現象背后的重要原因是:關門按鈕其實并沒什么卵用。
美國國家工業電梯公司(National Elevator Industry Inc.)執行董事凱倫·W·佩納菲耶爾(Karen W. Penafiel)在接受《紐約時報》的采訪時語出驚人,透露了關于所謂“安慰性按鈕”的爆炸性信息。佩納菲耶爾稱,1990年《美國殘疾人法案》(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of 1990)生效后,電梯行業就開始著手取消關門按鈕的作用。該法案要求所有電梯開門后,在一段特定時間內保持敞開,以保證所有拄拐杖和坐輪椅的人都能進入電梯。狂按關門按鈕完全沒用。
佩納菲耶爾告訴《紐約時報》:“乘梯者是無法讓電梯門快點關上的。”

盡管關門按鈕對大眾來說毫無用處,但在特定情況下,它們還是有特殊用途的。《你沒那么聰明》(You Are Not So Smart)是一本關于自我欺騙的書,其作者戴維·麥克蘭尼(David McRaney)在2011年告訴雅虎:“關門按鈕是給電梯維修工人和緊急救援人員用的,而且必須用鑰匙解鎖。”
雖然安慰性按鈕沒什么實際作用,但我們顯然需要它們。
麥克蘭尼繼續解釋說,安慰性按鈕隨處可見,保留它們讓我們感覺良好。麥克蘭尼舉了另一個經典案例:很多城市里人行橫道信號燈上都有按鈕,在紐約等地,這些按鈕只是個擺設,當地官員早就改用計時器自動控制信號燈了。
麥克蘭尼說:“信號燈和電梯的情況一樣,不管是取消所有失效按鈕或用其他按鈕取而代之,還是通過媒體宣傳告知大眾這些按鈕已經失效——全都將花費巨大。相比之下,不妨讓大家繼續徒勞地狂按人行橫道信號燈按鈕。”
心理學家艾倫·蘭格(Ellen Langer)告訴BBC,其實按按鈕,哪怕它沒用,也能讓人感覺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從而產生一定的滿足感。
她說:“人們覺得做點什么總比干著急強。按按鈕的時候,你的注意力會集中在眼前的行為上。人們會想,如果我只是站在街角什么也不干,可能就看不到紅燈變綠,也可能只能趁綠燈快變紅之前匆匆過馬路,那樣可能很危險。”
走運的話,你還是有可能邂逅有用的電梯關門按鈕的。盡管過去25年里,大多數電梯為了響應1990年通過的《美國殘疾人法案》都進行了升級,但還有極少數電梯的關門按鈕仍然有用。所以繼續按吧,可能會見證奇跡哦,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蝌蚪五線譜編譯自mnn,譯者 夏夜夜夜,轉載須授權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