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目前的全球變暖趨勢可能對哺乳動物的體型產生影響,甚至可能使人類變得更矮。科學家宣稱已經找到證據:近5000萬年前全球變暖就曾讓世界上最早的馬個頭變小。

美國有研究人員指出,約在5300萬年前,地球也經歷了一段升溫,在2萬年間,全球氣溫上升了6℃。他們在對美國懷俄明州畢葛紅盆地沉積巖中的哺乳動物化石進行調查時,發現利用臼齒尺寸作為評估體型的指標的話,那段時期那里的鹿和類似于狐猴的小型靈長類等哺乳動物,體型都變小了。而始祖馬在這段時期也又一次“縮水”,體型再次減小了約22%。研究人員研究馬祖先臼齒,發現幾種物種通過減小它們的大小適應溫度升高,氣候變暖越糟糕,哺乳動物可能會變矮小。
全球變暖期間,哺乳動物的體型會縮小以對抗炎熱,而哺乳動物之一的人類也可能會同樣體型變小——除非你是只鳥,因為另有一項研究發現,在過去的40年中,隨著天氣變暖,鳥卻變得越來越重,翅膀也越變越長了。不過在地球停止升溫后,這些哺乳動物又慢慢恢復到了之前的體型。值得注意的是,兩次全球升溫的前兆都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激增——這正是我們如今也在面臨的情形。所以專家認為,可能人類的體型也會在此過程中逐漸變小。

Abigail Carroll聲稱,全球變暖的影響不可能改變人類的規模。“我們作為人類,非常善于控制我們周圍的環境,我們善于找到方法或尋求庇護,比如在炎熱時,我們會使用空調,或者讓自己冷卻下來,再或者移動到一個更冷的地方。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消費地球的過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其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也威脅了人類自身的食物供應和居住環境。科學家預測,即便是中等程度的全球變暖,也會導致全球兩成至三成物種的滅絕,而如果大氣不斷升溫,將有超過一半的物種永遠從地球上消失。
氣候為什么會影響人類的身高呢?這是因為氣候影響人體生長的速度和人體發育的時間。如果氣候比較暖,人體新陳代謝就快,人體發育早,則人體骨骼生長的時間相對來講就會縮短,骨骺閉合就早,骨骼生長就會停止,人體就不容易長高。如果氣候比較冷,人體新陳代謝就慢,人體發育遲,則人體骨骼生長的時間相對來講就會延長,骨骺閉合就遲,骨骼生長時間就會延長,人體就容易長高。

如果氣候變暖的趨勢按照現有規模持續下去,在幾萬年的時間內,人類和許多大型哺乳動物的體型都可能縮小一半,那時的人類身高都將在1米左右,科幻小說中描述的小矮人世界可能會變為現實。(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