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真愛粉在后臺留言,說想聽聽有關內褲的發展史。
正好今天早上一條皇家內褲被風刮走了,桑心……
為了紀念這條皇家內褲,朕下面就給大家好好講講有關內內的前世今生。
不過這次先扒的是老外的褲褲……發展史!

話說內褲這個東西,其實源遠流長。

各單位注意:亞當與夏娃身上遮擋某部位的葉子
咳咳,上述只不過是朕的臆想而已。言歸正傳,實際上,據考古學家發現,真正的內褲出現于公元前。
在史前時期7000年前,男人已經懂得用獸皮來包裹自己某個神秘的部位。
從古埃及壁畫里,我們也可以看到最早一批穿上小內內的美男子。

人們之所以這么穿并不是因為羞羞和保暖,而是擔心在狩獵過程中某個不明所以的部位晃來晃去影響發揮,以及保護祖先子孫后代得以延續~
還有這幅納克特墓穴里的壁畫,可以看到三位女音樂家中的其中一位,幾乎全裸,只系著一條若有若無的丁字褲,看來這條丁字褲在當時也是蠻Fashion!

到了16世紀,男子中開始流行穿一種叫“襠袋”的內褲,有皮料做的,也有金屬做的。他們不穿外褲,將緊身長筒襪套在襯褲外,用吊襪帶固定。這些襠袋形內褲,可以被視為男性服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除了宗教人士和法官需要長袍遮蓋以外,上至國王下到平民都愛穿它。
到底有多流行呢?我們可以從當時的畫作里看。比如以下這位亨利八世,就是襠袋的死忠粉。

如果你眼尖的話,會發現他的腰間,有一個明顯的謎之凸起。(臉怎么有點紅)

沒錯,這個凸起就是襠袋。
那時候的公子哥會在襠袋表面綴滿了刺繡和珠寶,來凸顯自己高貴的身份,里面還可以放很多東西。據說亨利八世可能在褲襠里藏了浸著藥水的繃帶,以緩解梅毒帶來的痛苦。
最初,襠袋是戰斗中騎士們的必備服飾,如以下這幅維托雷·卡爾帕喬的作品《風景中的年輕騎士》,則向我們展示了騎士的襠袋風采。
后來隨著人們審美的改變,襠袋就變成了一道性感的風景線。
放大細節圖你可以發現,這個襠袋實用性很強,往里面塞幾張錢,或者硬幣,信等小物件都能輕輕松松駕馭。

直到18世紀的都鐸時代,男式內褲才終于有了較大的變化,迷之凸起被中間豎著的門襟所取代,方便男性同胞自由放飛之余,也削弱了他們炫耀的資本。
不然整天比誰大大大,那畫面太美,誰特么想看。

后來它逐漸演變成連衫褲,連衫褲又發展成長至腳踝的緊身襯褲。

而當時女性內褲的發展則相對較晚,人們認為只有浪蕩的女人才穿內褲。(神邏輯)直到17世紀以后,女人圈的時尚有了新的變化,當時的法國女性,愛穿一種用寬大裙撐支起的裙子(簡稱蓬蓬裙),動作幅度大就容易走光。這時候內褲就派上用場了!
不過那時候內褲不叫內褲,叫“加爾松”。加爾松短褲的出現,不僅可以防走光,防寒,還可以防咸豬手。

當時的加爾松內褲,不僅帶花紋,還帶蕾絲邊
當時的法國女性酷愛騎馬這一運動,穿了加爾松內褲以后,即使一不小心從馬背上摔下來,也不至于太尷尬。

隨著時間流逝,各種內褲花樣以及布料都產生了較大變化。人造絲、滌綸、萊卡、蕾絲、花邊、豹紋簡直應有盡有,而且設計師在內褲款式上也大開腦洞,越變越短。
包括后來出現的短運動內褲,還有男士三角、四角內褲等等,之后,又出現了更短更緊的內褲——丁字褲!
這種褲子和根繩子差不多,而這種發明,其實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經出現過了,現在玩的不過是股復古風。
也許在未來的日子里,內褲的發展真的就如上圖一樣,可能穿著穿著就沒了。
【原創不易,轉載請注明來源:朕說】
朕說:做最有趣的歷史。歷史也可以不端著,換種方式讓更多人喜歡歷史!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