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發現,最近娛樂圈一片祥和,狗仔圈卻掀起軒然大波~
“中國第一狗仔”卓偉,被長期合作的風行工作室攝影師們放鴿子,后者公開聲明出走,雙方幾近撕B。
吃瓜群眾看得很嗨。
你看,人人都愛八卦,但八卦的生產者與搬運工——狗仔隊,并不受歡迎。
“狗仔隊”是近半個世紀才有的名詞,很多人以為古代沒有“狗仔”。此言差矣……
古代早就有類似“狗仔”的物種,而且不是一個人,是一群人!

朕之前就說過,唐朝狗仔不叫狗仔,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御史臺。隸屬朝廷,專挖官僚八卦,沒事搞事,有事搞死。

到了宋朝,出現了更專業,更接地氣,更誰不都顧(包括皇帝老子)的狗仔隊。
這與一項發明有關。它的名字并不響亮,卻更有料,更勁爆,就是——
小報。
在經濟發展迅猛、吃穿基本不愁的大宋朝,只要家里稍微有點錢,人手都握兩份報——
一份是朝報,專門買來裝逼,哦不,關心國家大事。另一份就是小報,這小報就厲害了,敢爆朝報之不敢報,上至皇帝老子與后宮佳麗的愛情故事,下至街頭名人八卦軼事均有上榜!

朝報隸屬朝廷,爆料有限,而小報不同,它屬于私營企業。沒有政府補貼,沒有友情贊助,也沒有人敢打廣告(because小報是誕生于灰色地帶的產物)。它唯一賺錢的辦法就是擴大銷售渠道,增加發行量,用銷量來吊打朝報。

宋代小報
為了能更快更準地獲得一手勁爆資料,小報老板們招來了大量的狗仔,每日定時蹲點。
小報把狗仔按職能需求兵分三組——
內探:專門負責打聽皇帝和后宮佳麗們的愛恨情仇;
省探:打聽官員之間是否勾結,任免情況,以及有沒有養小老婆等;
衙探:到各衙門特別是到監獄大牢打探犯罪案的進展程度。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挖不到!

蔡京——就是那個把國庫掏空,搞得北宋國力衰弱的大奸臣。
在宋徽宗大觀四年,就曾遭受過小報狗仔們的重重一擊。
當時狗仔順借民意,假裝皇帝口吻當起了鍵盤俠,抨擊蔡京喪盡天良做盡惡事!“蔡京目不明而強視,耳不聰而強聽,公行狡詐,行跡諂諛,內外不仁,上下無檢”更喊下話說,皇帝老子已經將他和他的同黨一舉殲滅!(原諒朕怒火中燒,其實是被抓起來的意思)

蔡京很生氣,可是蔡京沒辦法。蔡京唯有一遍又一遍地開發布會澄清,才草草了事。
狗仔的報道并不會因人而異,無論你是奸佞小人還是道德標兵,一旦挖到猛料,絕不會手下留情。
so,極具公信力的朱熹也跟著嘭嘭嘭中槍了。
當時一方面,朝報正熱播朱熹的偉大政治理念,標榜朱熹是紅透半邊天的大學問家;而另一邊,小報狗仔也緊抓熱點,從朱熹私生活入手——
朱大學問家第一彈:和兒媳婦偷情。
朱熹很低落,但事情并沒有結束。
朱大學問家第二彈:因吃醋殺才女嚴蕊。
不管事情是真是假,朱熹的前途到這里算是over了。

本來今顛高高興興,你為甚莫要說這種話
常在岸邊走,哪有不濕鞋。小報因其影響力度大,嚴重侵犯了國有企業的利益。加上經常報道似真似假的新聞,別說朝廷的人坐不住,皇帝老子也坐不住了。下令全面封殺小報,并規定逮到誰看小報就流放,告發者以資鼓勵。但這依然無法制止小報對人們的吸引,上至朝廷命官下至平民百姓依然對其十分入迷。直到南宋滅亡,小報狗仔團才算是走向沒落。

在朕看來,宋朝小報就形如現在的狗仔新聞,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影響了輿論導向。
它們有的憑空捏造妖言惑眾,有的則起到一定的公共監督作用!
【原創不易,轉載請注明來源:朕說】
朕說:做最有趣的歷史。歷史也可以不端著,換種方式讓更多人喜歡歷史!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