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福龍
昨天,微博網友@高鐵見聞 分享了這樣一張酷炫的圖片,吸引網友紛紛點贊。


據了解,這張圖來自一個神奇的網站
這是公共交通狂人和設計師皮特·多瓦克(Peter Dovak)再次帶來的驚艷作品,這一次他將中國30年的地鐵發展視覺化。(31張圖逐年地圖附后)
90年代之前,中國只有北京、香港和天津擁有地鐵,三個城市分別在1969年、1979年和1984年運營了第一條地鐵線路,其中天津的第一條地鐵現已拆除重建,這一細節也在多瓦克的圖中體現出來了。

而根據中國各地政府的規劃,中國在2020年將有超過40個城市擁有地鐵系統。
多瓦克是一個自幼成長在美國肯塔基州的男孩,他的爸爸是一個火車愛好者,也讓他對火車發生了興趣,漸漸地,他開始對整個公共交通系統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與好奇心。
這種熱情與好奇心,在多瓦克成長為一名平面設計師后,運用至他的藝術創作項目中,他開始研究世界各地的軌道交通圖,基于此創造出一條條簡化版的迷你地圖,包括酷炫的" 220 Mini Metros " 項目等額定。


多瓦克在220 Mini Metros 中繪制的北京和上海的地鐵圖
根據外媒Curbed的數據,上海和北京是地鐵系統增長規模最大的兩個城市,有著龐大、覆蓋密度極高的地鐵網,年客運量分別為20億和18.4億,與之對比,紐約的年客運量僅為16億。

多瓦克此次還為北京和上海單獨做了一張30年發展圖
“中國地鐵的發展速度在之前并不快,但在近期卻以指數級增長,讓世界相形見絀。從1990年到2020年短短30年,中國從僅有3座地鐵城市增加到超過40座,而這一數字還將繼續增長”,多瓦克評論。
這表明多瓦克對中國擁有地鐵城市的關注度極為專業。
截至目前,全國25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約3400公里(不含磁浮交通和現代有軌電車)。2015年共完成客運量約138億人次,較2014年增加3%。日均客流約3753萬人次,較2014年增加3%。
而迄今為止,全國有43個城市的建設規劃獲得批復,規劃總里程約8600公里。
在投資方面,投資建設快速增長。近期,國家發改委印發了《包頭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一期建設規劃(2016——2022年)》《洛陽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一期建設規劃(2016——2020年)》。
2015年底,全國37個城市在建項目159個,總規模約3800公里,共完成投資3683億元,較2014年增長34%。
從城市分布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投資之和占總量的19%,一線城市仍是投資大戶;成都、南京、重慶、青島、杭州、長沙等城市增長迅速,排名前十位的城市投資之和占總量的43%。在運營方面,運營狀況總體良好。
根據國務院在2月印發的《“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十二五”時期,我國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到2015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3300公里,比2010年的1400多了近2000公里。到2020年的發展目標是運營里程比2015年增長近一倍
而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11年至2020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新增營業里程將達到6560公里,預計到2020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累計營業里程將達到7395公里。2010年到2015年,平均每年要開通250公里地鐵線路,從各城市的規劃來看,在可預見的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內,城市軌道交通將始終處于高速發展時期。
圖表:2011-2050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新增里程(單位:條,km)
前述“十三五”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還提出,要加強城市交通建設。完善優化超大、特大城市軌道交通網絡,推進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的城市軌道交通成網。
此外,2013年《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發布,明確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由省級投資主管部門按照國家批準的規劃核準,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具體項目的核準權由國家發改委下放至省級投資主管部門,目前進一步下放后,除了初次申報的城市首輪建設規劃仍需由國務院審批,已實施首輪建設規劃的城市,其后續建設規劃的審批已下放到國家發改委會同住建部審批。
項目核準權的下放給地方發展軌道交通帶來不少便利之處,減少審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地方加快前期工作進度。同時也能進一步釋放市場的投資活力,能夠讓地方政府更好的根據當地實際需要和條件來安排項目。隨著廈門、徐州、常州等傳統意義上的“中等規模”城市地鐵規劃獲批,也讓更多的二、三線城市看到了希望。
“十三五”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還提出要推進先進技術裝備自主化。提升高鐵、大功率電力機車、重載貨車、中低速磁懸浮軌道交通等裝備技術水平,著力研制和應用中國標準動車組譜系產品,研發市域(郊)鐵路列車,創新發展下一代高速列車,加快城市軌道交通裝備關鍵技術產業化。
文章轉載于:觀察者網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