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宇宙一直在膨脹,為啥你不會受其影響而變胖?

    作者:Ethan Siegel(翻譯:山寺小沙彌)

    編輯:Lixy

    審校:yangfz

    宇宙膨脹就如腦袋里天馬星空的想法,它不會演化成異類,只是變得更加稀疏罷了。

    —— 凱蒂·麥克

    如果宇宙在膨脹,我們不難理解遠處的星系一直在遠離我們,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行星、原子就不膨脹呢?

    宇宙膨脹是20世紀重大發現之一。無論是鄰近的星系還是遙遠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只是遙遠的星系遠離的速度更快些,就好像整個空間正在被拉伸。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在過去的幾十億年里,宇宙的物質和能量密度一直在減小,并且這樣的現象隨著時間推移將繼續下去。假如我們能看得到足夠遠的距離,我們會發現遠處的星系好像是被快速推開,速度之快難以想象,我們發射的任何信號都無法到達這些星系,即使信號的傳播速度為光速。但是,如果連光速都追不上,是不是存在悖論呢?這就是肯特哈德遜想知道的:

    假如宇宙以超過光速的速度膨脹,為什么我們的太陽系各行星之間的距離不受影響呢?為什么各個行星之間的距離不會增加呢?

    肯特哈德遜的想法是對的,隨著宇宙的膨脹,太陽系中行星和恒星之間的距離都不會增加。那么,究竟是什么在膨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牛頓對于宇宙的認識,宇宙是一張完全固定的網格,物質在這張網上相互作用

    牛頓曾經設想宇宙是網格狀的,它是一個固定的實體,星球通過萬有引力互相吸引著從而維持平衡。后來愛因斯坦發現,宇宙并不是像牛頓描述的那樣,這張網并不是固定的,相反,由于物質和能量的存在,這張網是可以扭曲拉伸的,而且這些物質和能量可以決定這張網是如何被拉伸的。

    根據相對論的解釋,當一個有質量的物體體積趨于0時,其引力會達到無法想象的地步,從而改變空間,導致光都無法在其空間里逃避,進而形成時空扭曲

    但是如果這個宇宙僅僅只有一些質量重大的星球,難免會有重力塌縮,形成黑洞進而毀滅宇宙。愛因斯坦覺得這樣明顯是錯誤的,于是他引入了一個宇宙學常數進行修復。這個參數可以防止重力塌縮,并使宇宙處于一個近乎恒定的狀態。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愛因斯坦的觀點,亞歷山大·弗里德曼就是其中一個質疑者。他說,假如沒有引入宇宙學常數,那么這個擁有各種物質,輻射,灰塵、液體的宇宙將變得蠢蠢欲動,也就是變成一個收縮的宇宙或者膨脹的宇宙。

    擴張宇宙的“葡萄干面包”模式,相對距離隨著空間(面團)的擴大而增加。

    數學計算只能告訴我們宇宙演化方式“解的個數”,我們還需通過物理意義找到唯一解。這個物理意義在20世紀20年代被哈勃找到了。哈勃發現,一個星球是可以在其他星系被觀測到的,并且可以確定觀察者與該星球的距離。維斯托·斯里弗在星系的譜線中發現了紅移,將兩位學者的工作結合在一起,這時候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結果誕生了。

    膨脹率(y軸)與距離(x軸)的關系,宇宙膨脹速度比過去更快,至今仍在加速。這是一個現代版本,是哈勃當年的數據數千倍

    要么相對論錯了,我們的地球處于宇宙中心,一切都對稱地遠離我們;要么相對論、亞歷山大·弗里德曼是對的,遠處的星系遠離的速度之快超過我們能觀察的范圍。宇宙膨脹慢慢地成為描述宇宙變化的學說。

    如果說宇宙一直在膨脹,這不是和我們日常生活觀察到的不相符合嗎?我們很難想象,隨著時間推移這張網慢慢地被拉扯,一直在變大,網里的東西互相拉扯著,那么網里的物質隨著網的變形,密度也在慢慢變小。

    圖中藍色的區域是密度較大的區域,這些區域是通過引力作用慢慢聚集在一起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區域很可能形成星球或者星系。紅色區域表示該區域溫度較高,原因是這些區域存在著引力勢阱

    但是,宇宙的對稱性并不是十分完美,它有一些質量密集的區域,例如行星,恒星,星系和星系團,也有一些密度極小的區域,例如巨大的宇宙空洞,這個空洞幾乎沒有質量。之所以會有那些區域,是因為宇宙還存在其他的物理現象。在小尺度上,如動物,此時電磁力和核力起主要作用;在大尺度上,如行星、太陽系、星系,則引力占據主導地位。

    在較大的尺度里,隨著宇宙的膨脹,星系慢慢消失。在較小的尺度里,引力占據主導地位,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行星、星系、星系團。

    宇宙的膨脹和宇宙萬物之間萬有引力的競爭是整個宇宙最大的競爭。在大尺度范圍里,宇宙膨脹勝出,因此遙遠的星系還在繼續遠離我們,即使我們發射的信號的傳播速度和光速一樣,也無法到達那些遙遠的星系。宇宙中的一些超星系團隨著宇宙的膨脹被慢慢的拉開,在較短的時間內,它們將不復存在,即使是離我們最近的(只有5000萬光年)處女座星系,也無法通過萬有引力把地球或者太陽系吸過去。即使萬有引力很強,宇宙的膨脹也會將它的作用抹去。

    在我們周圍1億光年的宇宙空間里,存在著數千個星系。處女座星系在其內部引力的相互作用下維持穩定,但是銀河系將繼續膨脹

    但是,在小尺寸的范圍里,宇宙擴張被萬有引力抵消。在處女座星系里,存在著引力的約束。銀河系中的星球,通過萬有引力牢牢地束縛在一起。地球的公轉軌道距離不會變大,原子也不會擴張。也就是說,如果某區域的引力、電磁力、核力等不能抵消宇宙膨脹的“張力”,那么該區域就會持續膨脹,但是如果該區域存在著可以抵消“張力”的其他力,此區域就不會膨脹。

    TRAPPIST-1,它的運動軌道保持不變,正是引力的約束克服了宇宙膨脹“張力”

    萬有引力的作用使得宇宙膨脹不能在小尺寸的范圍里實現,這是很微妙的,與其說宇宙膨脹是某種“張力”的作用,不如說宇宙以一定的速度擴張。總的來說,無論是大尺度范圍還是小尺度范圍都具有這個擴張的“分速度”,但是整體表現出來是怎樣的,還得看“合速度”。雖然兩點之間有相互遠離的“分速度”,但是如果這個“分速度”小于逃逸速度(兩者剛要互相遠離的臨界速度),也就是說如果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大于宇宙膨脹的速度,那么他們之間的距離就不會增加,此時我們也就觀察不到宇宙膨脹現象。在任何時刻,宇宙膨脹的速度被抵消,因此就不會有膨脹現象,穩定的相互作用力維持了小尺寸范圍內物體的穩定。

    在某個區域內,如果是引力,電磁力等,能抵消宇宙的擴張,那么該區域將維持穩定

    宇宙膨脹現象的確存在,我們的某些測量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暗能量(編者注:暗能量是一種充溢空間的、增加宇宙膨脹速度的難以察覺的能量形式)的存在使得遙遠的星系加速離開我們,但是也存在距離固定不變的區域。但是,在2003年有人提出宇宙大撕裂假說,關于宇宙的終極命運,假說中認為宇宙中的物質,從恒星和星系到原子和次原子粒子,在有限時間的未來會因為宇宙的膨脹進一步的被撕裂,理論上,宇宙的尺度因素在未來有限的時間會變得無限大。也就是說,如果該假說成立,那么咱們之前結論就有錯誤,因為此時距離是一定會變大的。

    宇宙一直在膨脹,但它對每個個體的影響不盡相同。如某些力的作用抵消了宇宙的膨脹,那么咱們就觀察不到宇宙膨脹現象。只有當物體之間的束縛力無法約束宇宙那顆流浪之心的時候,宇宙膨脹現象才是明顯的。正如偉大的物理學家理查德·費爾德曾經說過的那樣:“雖然你的腰圍一天比一天大,但是宇宙表示,這鍋我不背。”(這句話深深地傷害了某小編。。。。)

    (原文轉載于:中科院物理所)

    • 發表于 2017-04-01 00:00
    • 閱讀 ( 87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