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是企鵝的家園,這是一種黑白相間、不能飛翔的水鳥。
科學家發現居住于南極的企鵝可以遷徙到非洲南端、南美洲和澳大利亞。但是北半球呢?有沒有企鵝物種曾居住于北極圈呢?
原初企鵝

“企鵝”這詞首次出現于16世紀,首先與一種被稱為大海雀的鳥有關。大海雀是北半球的本土動物,它們生活在加拿大、北歐、格陵蘭和冰島的海岸邊,那時人們稱大海雀為“企鵝”。從居住地區來看,大海雀與現在我們所熟知的企鵝似乎并不相關,但這兩個物種極為相似。它們的羽毛顏色類似,都是黑白相間、不能飛行、生活在寒冷的環境中、都是水生動物。
直到19世紀,歐洲探險家前往南極時,看到一種不能飛行的鳥類,而且外觀頗似大海雀,以為這種動物在地球的兩端都有分布,于是他們也將其稱為“企鵝”。
北半球企鵝的滅絕
居住在南極的企鵝很少受到捕食者襲擊,而大海雀卻是饑餓的北極熊和狐貍的獵物,這也使得大海雀數量較少。然而,并不是北極熊等捕食者導致大海雀滅絕,幕后兇手其實是人類。歐洲人獵殺它們,拔下它們的毛來做枕頭。大海雀在產卵時期極易遭受人類的大量捕殺,數量也大幅減少。此外,大海雀的繁殖能力也極其低下,它們不做窩,每次僅產卵一枚。
盡管后來歐洲國家頒布法律,嚴禁捕獵大海雀。大海雀因為數量減少變得尤為珍貴,歐洲人不惜代價捕殺大海雀。他們以大海雀蛋為目的對大海雀進行捕殺,還有人將其作為博物館標本和私人收藏。
由于歐洲人的極端過度捕殺,大海雀最終滅絕于19世紀中期。而在1830年冰島沿海的一座火山突然爆發,最后已知的大海雀繁殖地也被毀于一旦。
如今的大海雀

現存只有78具完整的大海雀皮膚,24具完整的骨骼和75枚大海雀蛋,這些標本目前收藏于博物館中,向世界各地展出。一份著名標本在1971年賣給了冰島國家歷史博物館(Icelandic Museum of National History),成交價格達到了創紀錄的14,425美元。這次成交價格也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成為“售價最貴的鳥類標本”。
令人痛心的事實:在英國的最后一只大海雀是被來自圣基爾達的三名男子殺害的。在他們抓住這只大海雀后的第三天,一場大風暴突襲了這個地區,他們認為大海雀是一個巫婆,是它招來了風暴。于是他們用棍子將大海雀活生生打死。
文章首發:怪羅網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