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臺灣宣布同性戀合法化,你真的足夠理解同性戀嗎?

    【丁香醫生原創】對于大多數異性戀者來說,性取向似乎并不是一個太值得關心的問題,大多數人普遍認為異性戀取向是「正常的」,是與生俱來的,而同性戀是「不正常的」。

    在性取向的領域,很多定義仍在不斷變化,希望大家帶著自我探索的心去閱讀文章。如果你是一位「較為傳統」的讀者,可能會有一些難以理解或接受困難,但這種試圖理解的過程其實有益于自己,也是對自身思維習慣的突破。

    一、性取向與文化有關

    社會建構論與后現代主義思潮認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文化條件下,性行為的表現都有不同。

    比如在有些少數部落,男子在成年前需要與一名成年男子發生關系,作為情感和性方面的啟蒙學習,而與女性結婚后,這種同性間關系又會被禁止。每種文化對于性取向有不同的理解,從而也會有不同的行為表現。

    二、先從「雙性戀」說起

    美國心理學會將性取向主要分為異性戀、同性戀和雙性戀。雙性戀作為一種明確的性取向,與異性戀和同性戀一樣,是獨立存在的。

    但如果隨機采訪人們對于雙性戀的看法,你可能會聽到類似以下的回答:

    • 雙性戀應該很爽吧!他們可以交往的對象是一般人的兩倍,快感也是兩倍吧!

    • 要是我的同性好友是雙性戀,我會有點尷尬!特別如果住一起的話,感覺像被占便宜了。

    • 那只是一個過渡階段,要不就是他們根本還沒搞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

    • 雙性戀男女通吃,估計私生活都挺亂的……

    這些看法其實反映出人們對于「性取向」真實定義的不了解。

    雙性戀目前還沒有得到人們完全的理解,對于一些人來說,這種性取向是難以想象的。它不為異性戀人們所理解,在同性戀圈中似乎也不受待見。

    比起同性戀,那些更為「低調」的性取向(比如雙性戀、無性戀),好像只能躲在柜中之柜。

    三、性取向不是非黑即白的

    情欲是豐富且流動的,每個人都在一生中不斷探索自我認同。這個世界上其實并不存在截然獨立的異性戀、雙性戀和同性戀。

    就好比數軸上的 0 到 1,你可以是 0,可以是 1,也可以是 0.43538395385737548394……

    四、當我們談論性取向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1、存在感與歸屬感

    異性戀、同性戀和雙性戀,其實都是我們每個人加在自身的標簽。

    這種性取向的標簽影響著我們的身份認同,身份認同告訴我們:我是誰,我和別人有何不同,有何相似,我屬于哪個階層。認同的過程,可以滿足我們對「存在感」和「歸屬」的需要。

    當我們發現自己好像和以前想象的完全不同時,我們會迫切地想知道:

    • 我們是誰?

    • 我們這類人有什么特點?

    • 我們跟其他人有什么區別?

    • 我們可以為自己做些什么?

    比如一個雙性戀會這樣認識自己:

    我可以在情感與生理上渴望兩性,我也有與之對應的情感和性行為模式,也認同與我的雙性戀身份匹配的角色和行為。比如,我會去同志社團交流,也會參加異性戀文化下的聚會。

    2、自我認同

    身份認同會讓我們承認自己的體驗,認同這就是「自我」的一部分:

    從我第一次對同性有怦然心動的感覺,渴望靠近她、和她在一起的時刻起,「我是誰?」的問題就一直縈繞在腦海里。我不再確定以往的經驗是真實的,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是怎樣的一個角色。我很焦慮、煩躁,而且好像很難得到理解。

    性取向的轉變會引發一場內心的地震,讓你重新認識到自己是誰。如果失去了自我認同,或是無法合理解釋這種認同,人就會陷入無盡的苦惱和迷茫。

    可惜的是,為了不經受這種令人難受的混亂感,或是恢復固有的認知平衡,很多人其實是選擇了把自己不符合社會期待的體驗(包括性取向)藏起來,告訴自己那些不重要、不是真的。

    五、是什么影響我們探索自己的性取向?

    1、個體的自我探索

    性取向認同可能在人生中的任何階段發展出來。比如一個雙性戀的人,可能會先意識到自己能被兩性中的某一種性別所吸引,在隨后的經歷中,又意識到自己對另一種性別也有興趣。

    2、好奇心

    這種好奇心的出現多是因為受到相關人群的影響,然后引發一個人對自己性取向新的探索。

    3、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是指人們對于男人和女人在行為、人格特征等方面的期望、要求和一般看法。也就是男性和女性應該有某些表現才算「正常」。

    這種刻板印象雖不是所有愛情關系的表現形式,但會維持個體的異性戀取向。

    六、理解性取向,就是理解你自己

    情欲和性喜好本來是隨人生發展,充滿不確定性的,但這似乎無法得到主流價值觀的理解。

    人類的認知受不起太大負荷,面對豐富多樣的性情經驗,一條捷徑便是將所有事物塞到腦中既有的意識框架里,給事物分出高下之別,讓某一類比另一類更為「正確」(通常是與自身更為接近的那一類)。但在這個過程里,對真實生活的理解也丟失了。

    有位雙性戀者曾說:

    我想人的靈魂是不分性別的,那么真愛也不應該因為性別而屈服。如果一個人能夠找到跟自己共鳴的靈魂、一個相伴一生的伴侶,那就應該是值得支持的事情。當真愛就在身邊,我從不愿因外在不可抵抗的因素而忍痛放棄,兩個靈魏能夠契合且互相吸引擦出火花,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感動的事情。

    本文作者:砍妹;編輯:李壞。

    • 發表于 2017-05-25 00:00
    • 閱讀 ( 954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