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式步槍是日本陸軍于日俄戰爭后1907年正式采用為制式武器,三八式步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法西斯陸、海軍最主要、最基本的武器,一直使用到二戰結束(日本戰敗),用了整整40年。三八式步槍在中國一向被俗稱為三八大蓋,由于其槍機上有一個隨槍機連動的防塵蓋以及機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樣而得名。
一戰勝利后,作為戰勝國的日本將法國作為陸軍軍事學習的對象,加以模仿。盡管法國也將步槍改短以適應配合坦克進行攻擊,但法國軍界仍認為坦克等機械化車輛只是輔助步兵作戰的武器,真正決定戰場進攻勝負的是類似馬奇諾的要塞塹壕火力支撐體系。抗戰時期,日軍在中國大量建造炮樓碉堡便是這一思想的集中體現。要塞作戰體系下,長步槍的長射程具備的優勢不言而喻。日軍放棄了更適應機械化坦克集群推進的短步槍而選擇了更適應要塞塹壕體系下的,利于肉搏的長步槍。由此,二戰中最長的步槍-- -- 三八式步槍誕生了。
三八式步槍的優勢:
射程遠:三八式步槍的表尺射程高達2400米,有效射程通常為460米,有的甚至達到600米。 實戰中,受過嚴格訓練的日軍士兵往往能在300米內射殺單個目標,700米內射殺集群目標。這個射程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大多數步槍不能做到的,已經和今天大多數狙擊步槍的射程相當,是很讓人瞠目結舌的。而日軍大量殺傷美軍的九七式狙擊步槍,實際上也只是用三八式的基礎上加厚一點槍管再加裝一個四倍瞄準鏡。
精度高:三八式步槍的子彈在400米內有著平直的彈道。它使用的6.5毫米半底緣尖彈,這種子彈在中等距離有著非常穩定的飛行狀態,可以在中等距離精確擊中目標。實戰中有三八式步槍在800米距離多次射殺集群目標敵軍的記錄,這個精度并不遜色于當時美軍的M1903步槍,德軍毛瑟K98等步槍。
善于近戰:三八式槍長1.275米,重3.9公斤,配上三零式刺刀,整體約為1.7米。這個長度長于世界其他的所有步槍,在近戰中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日軍重視刺殺訓練,基層各部隊都有刺殺教官,日本士兵的刺殺技術是比較不錯的。加上三八式這個拼刺的利器,日軍在肉搏戰中占盡優勢。
據中日當年的工業水平,三八式無論是射程和精度都優于中正式!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