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黃魚的近親比熊貓還瀕危,卻違法賣出347萬天價

    一條在廣東南澳島海域捕獲的122斤黃唇魚,近日賣出了347萬元的高價。根據黃唇魚的生長特點來判斷,這條魚至少有20~30歲了。

    南澳海域捕獲的122斤黃唇魚

    南澳海域捕獲的122斤黃唇魚

    南澳海域捕獲的122斤黃唇魚

    南澳海域捕獲的122斤黃唇魚

    在中國買賣黃唇魚違法!

    但是,黃唇魚是中國特有魚種,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也是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在中國買賣黃唇魚是違法行為!

    黃唇魚的種群數量十分瀕危,200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把黃唇魚列為“極危”(CR),比大熊貓更瀕危(2008年評估時大熊貓是“瀕危”(EN))!2012年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存續委員會(SSC)和倫敦動物學會共同發起,8000余名全球動植物學家、微生物學家等投票選出的《世界100大瀕危物種》中,黃唇魚名列其中,而且是《世界100大瀕危物種》所列的11種最瀕危魚類之一!遺憾的是,黃唇魚仍未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中。

    黃唇魚在IUCN紅色名錄中屬“極危”(CR)級別

    按照《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6條規定,非法捕殺國家重點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的,依照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捕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犯罪的補充規定追究刑事責任;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或者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由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沒收捕獲物、捕捉工具和違法所得,吊銷特許捕捉證,并處以相當于捕獲物價值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捕獲物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黃唇魚?黃魚?它倆真是近親

    黃唇魚,拉丁學名Bahaba taipingensis,別稱金錢鳘,屬硬骨魚綱鱸形目石首魚科黃唇魚屬,閩粵人稱金錢鮸,溫州人稱黃甘,目前已經接近瀕危滅絕的狀態。黃唇魚是近海暖溫性稀有底層肉食性魚類,棲息于近海水深50~60米海區,以小型魚類和蝦蟹等大型甲殼類為食,其主要產區在廣東沿海與閩南漁場。

    黃唇魚的近親是黃魚。黃魚是我國重要的海產經濟魚類,又名黃花魚,有大小黃魚之分,屬硬骨魚綱鱸形目石首魚科黃魚屬。魚頭中有兩顆堅硬的石頭,叫魚腦石,故義名“石首魚”。黃魚食性較雜,主要以魚蝦為食。我們知道,生物分類系統由大到小的分類等級是界(Kingdom)、門(Phylum)、綱(Class)、目(Order)、科(Family)、屬(Genus)、種(Species)。從動物分類學上看,黃唇魚和黃魚都同屬石首魚科,但分屬不同屬,親緣關系較近。

    據老漁民介紹說,金錢鳘在解放前,溫州沿海各地常有捕撈,視為上等大補品,尤其是魚鰾甚為珍貴,素有“貴如黃金”之說。諸如金錢鳘等大型魚的魚鰾的干制品稱花膠,也稱魚肚(即“鮑參翅肚”中的“肚”),富含膠質,花膠中質量最好的就是金錢鳘魚膠。

    干制的魚肚

    早在20世紀80年代,黃唇魚還是閩東一帶經常捕撈的對象,但隨著沿海工業的污染,魚類生存海域逐漸受到破壞,加之部分富豪炒作價格,漁民瘋狂捕撈,造成了黃唇魚幾近滅絕的境地。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該名錄簡稱“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領導制定的一份衡量全球物種生存和受威脅狀況的清單,將物種的瀕危級別根據瀕危程度劃分為滅絕(Extinct, EX)、野外滅絕(Extinct in the Wild, EW)、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CR)、瀕危(Endangered, EN)、易危(Vulnerable, VU)、近危(Near Threatened, NT)和無危(Least Concern, LC)等7級。

    說到這份紅色名錄,最著名的的例子就是作為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標志的大熊貓,得益于中國政府的有效保護措施,大熊貓由“瀕危”(EN)級別(2008年評估時)被改為“易危”(VU)級別(2016年時)。

    大熊貓在IUCN紅色名錄中現屬“易危”(VU)級別

    大熊貓在IUCN紅色名錄中的評估變化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早期,盜獵活動導致藏羚羊數量從近100萬只急劇減少至65000至72500只。此后,中國政府嚴格的保護措施使得藏羚羊種群數量恢復至約10萬至15萬只(1996年評估時是“易危”(VU),2008年是“瀕危”(EN),2016年是“近危”(NT))。

    和大熊貓同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朱鹮曾廣泛分布于中國東部、日本、俄羅斯、朝鮮等地,由于環境惡化等因素導致種群數量急劇下降,至20世紀80年代僅我國陜西漢中市洋縣秦嶺南麓有7只野生種群。后經人工繁殖,種群數量已達2000多只(2014年),其中野外種群數量突破1500多只,分布地域也從陜西南部擴大到河南、浙江等地。朱鹮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中已由“瀕危”(EN)級別(1990年評估時)變成了“易危”(VU)級別(2016年時),也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中的一級保護動物。

    • 發表于 2017-05-12 00:00
    • 閱讀 ( 1176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