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45億年起,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與原始地球發生劇烈碰撞,飛濺出的殘骸最終形成了月球。同時,這場大碰撞也導致地球的自轉軸向一側傾斜。由于地球自轉軸的傾斜,在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半球來回變化。這個周期推動了地球的季節變化。
事實上,45億年前的那場大碰撞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如果地球的自轉軸沒有傾斜,就沒有季節更替,人類也就不會有今天。沒有現代技術,沒有蒸汽機。在一個沒有季節的世界里,甚至不會有小麥。

根據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的生態人類學家Donald Attwood教授,如果地球沒有傾斜,人類可能永遠處于原始狀態,生活在小而分散的定居點,并且經常死于可怕的蟲媒疾病。
科學家認為,沒有傾斜的地球將出現有層次的氣候帶,越遠離赤道越冷。人類將無法在高緯度的連續冬天中生存,所以我們可能會聚集在地球的熱帶中部地區。
對于我們現在生活的地球而言,熱帶地區的溫度和晝夜長短在一年中變化最小。因此,這些地區可以作為一個無季節的地球是怎樣的參照。
沒有季節更替的地球
在無季節的地球上,潮濕的熱帶地區是宜居地帶,就如同剛果的雨林一樣。在這樣的地方,不斷的降雨將迅速侵蝕被開墾出用于莊家種植的土壤,沖刷掉土壤中的營養物質,迅速使耕地變得貧瘠。

其結果是人口密度很低,人類只能生活在潮濕的低地熱帶地區,過著游耕農業的生活。低人口密度和低農業生產率將導致人類的定居點小而分散,現代文明無法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
冬天的作用
除了農業問題之外,人類也將受到疾病病原體的困擾,因為這些病原體適宜生活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冬天保護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免受攜帶致命疾病的熱帶昆蟲的侵擾,以及避免一系列人類、農作物和牲畜的熱帶疾病。人的死亡率和發病率(直接來自疾病和間接來自饑餓)將會飛漲。
另一方面,如果地球變得像阿拉伯半島一樣溫暖干燥,那么人類的處境會更糟,甚至滅絕。
除了抑制致命病原體的作用之外,冬季在其他方面對人類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首先,小麥只生長有寒冷氣候的地方。其他重要的糧食作物,包括玉米、土豆、燕麥和大麥,在有寒冷氣候的地方生長也會變得更好。

不僅僅是農作物,工業革命的根源也是在于冬天的存在。現代技術可以被認為是開發新的保暖方法的副產物。
英國和西歐的冬天較冷,人們需要取暖。隨著18世紀人口的不斷增長,英國的木材不夠人們取暖了,人們轉而使用煤炭,而且英國的煤炭也很豐富。蒸汽機的發明者很快發現,煤炭可以用來為工業機械提供動力。此外,科學、技術和醫學方面等關鍵進展也是出現在有寒冷冬天的地方。
因此,季節更替至關重要。在數十億年前,地球自轉軸的意外傾斜為人類的繁衍生息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