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講真,“傷筋動骨”后真的要休養“一百天”嗎?

    老話常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因此很多筋骨受傷的人在“歷史經驗”的指引下,休足百天才算放心。

    可事實上,“傷筋動骨一百天”只是老百姓在長期與疾病斗爭的過程中,對疾病愈合的一種大致總結,這種說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其道理,但并非所有的“傷筋動骨”都需要休息一百天,在骨科的專業人士看來,不同的損傷,其愈合的時間、治療的方式也不盡相同。

    “傷筋動骨”雖然經常被人們并列提及,但“傷筋”和“動骨”的治療與休養方法是不盡相同的,我們不妨將其分開,逐個看看是否都需要“百天”。

    “傷筋”莫小視

    老百姓常說的“筋”屬于中醫的術語,在西醫里完全沒有這個詞。西醫里和“筋”意思最接近的醫學名詞應該是“肌腱和韌帶”,肌腱和韌帶主要負責人體骨關節的穩定,以及人體的運動功能。

    一、“筋”有哪些特性

    • 伸展延長性比較差

    如果把肌肉、肌腱、韌帶這三者做一個比較的話,肌肉的可伸縮性是最好的,肌腱次之,韌帶最差。所以我們日常做需要伸展的運動時,要以肌肉為主,肌腱次之,而要讓韌帶保持穩定。這樣才不至于讓我們的“筋”在運動中造成傷害。

    • 血運差,愈合困難

    判斷人體不同部位的愈合時間,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標準,就是要看那個部位血液運輸多不多,因為血運越豐富,代表獲得的營養越多,損傷后也就越容易愈合。

    而肌腱和韌帶主要為結締組織,血液運輸的相對較少,所以自愈的難度也就比較大。“筋”一般如果是只損傷了一部分,我們尚可將這個部位通過各種方式(比如打石膏、夾板、支具固定)來保護一段時間(一般是4-6周),期待其能夠自愈,但如果是完全斷裂,“筋”一般很難再自我愈合,通常需要手術進行干預。

    二、“傷筋”的危害有多大?

    有些人對“筋”的重要性不太了解,容易把關注重點放在骨頭上,對“筋”的損傷往往容易忽視。

    比如,當一個扭傷腳踝的患者來到診室,最先想做的就是拍個X光片,看看有沒有骨折,看到沒骨折就“放心了”,而對于在X光片上看不到的“筋”的損傷卻往往覺得“沒事兒”,很容易忽視。事實上“筋”的健康程度對于關節的穩定和運動水平有著非常重要作用。

    講到這里,我突然想到了劉翔,很多朋友都責怪他奧運會跟腱斷裂后,沒有在賽場上堅持跑下去,給中國人丟了臉,但如果我們設身處地的想一下,一個“筋”斷了的人,其實就像是一只“脫骨扒雞”,再想繼續活動是非常艱難的。

    有些“筋”損傷后,雖然短時間內沒有達到完全不能動的程度,但如果對這種損傷不聞不問,勉力支持,缺乏了“筋”的把持作用的關節,日久天長就會出現不穩定的情況,就像一臺機器,斷了一根“三角帶”雖然勉強可以轉動,但這臺機器的運行功能、穩定性、使用壽命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影響。

    臨床上這種例子舉不勝舉,比如之前膝關節、踝關節的韌帶發生損傷,但沒有治療的患者,后期很容易出現關節腫脹積水、疼痛、彈響,甚至是習慣性脫位、軟骨磨損、半月板損傷、關節退化加速等問題,其實根源都在于此。

    所以,如果您在運動中出現了“傷筋”的情況,一定不能拿“傷筋動骨一百天”這句話來安慰自己,更不能對病情的發展聽之任之,而是應該到專業的運動醫學專家那里進行詳細而專業的診斷與治療。

    “動骨”別趴著

    一、骨折后需要休息多長時間?

    很多人在骨折后,最想問的一個問題是,我的骨折多長時間才能好?多長時間才能活動?

    事實上,不同部位的骨折愈合時間是不一樣的。為了讓大家對于不同的骨折愈合時間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我們為大家提供一些全身不同部位的骨折愈合時間表:

    當然,這個表只是根據大多數人的骨折愈合情況做的一個統計,但對于一些骨折比較嚴重,骨折端有“骨缺損”,或年齡比較大、營養比較差的患者,愈合的時間會相應的延長一些,具體愈合時間要根據臨床復查的結果來確定。

    二、休養不等于“不動”

    很多骨折的患者還有一個比較關心的問題:一旦骨折了,是不是只能一動不動的進行休養?

    我的觀點是:治療骨折的意義,不僅僅是讓骨頭長上,更重要的是,最大程度的恢復身體受傷之前的運動功能,所以,骨折后,尤其是骨折經過固定治療后,恰當的功能鍛煉非常重要。

    骨折早期的鍛煉方法

    如果是腿部骨折,不能下床,那咱在床上躺著也別閑著。一直躺著不動,容易有三個問題出現,一是肌肉萎縮,二是下肢靜脈血栓形成,三是關節僵硬,這些都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 教大家一個方法:躺著時,膝關節盡量伸直,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收縮, 踝關節盡量背伸, 保持5秒鐘,放松。沒事就重復做這個動作,益處多多。

    如果是胳膊骨折了,那咱手指、手腕也可以進行活動鍛煉,防止我們的手指、手腕變得僵硬。

    骨折后期的康復鍛煉方法

    這個時間需要根據骨折的愈合情況決定,一般如果做過手術的患者,鋼板釘的比較牢固,術后幾天,就可以在醫生或者康復師的幫助下做不負重的康復鍛煉,但是這個鍛煉不建議患者自己隨意進行,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傷筋動骨”后,該如何休養?

    一、把受傷的部位抬高

    外傷、手術對肢體都是一個創傷,這種創傷會損傷人體的血管網,受傷部位末端的血液往心臟回流的通路會被阻斷,導致大量血液淤積在四肢的末端,從外觀上就會表現出“腫脹”。

    消除腫脹的辦法,除了需要時間,讓血管網建立側支循環外,有一個比較有效的辦法,那就是把受傷的肢體通過墊被褥、墊子的方式進行抬高,要高于心臟的水平,這樣,通過“水往低處流”的原理來促進血液往心臟的回流,從而消除腫脹。

    這種方式適合膝蓋、髖、大腿、小腿、腳踝、前臂、上臂、手指、手腕、肘等部位的大部分損傷,如果感覺累了,可以2-3個小時后將被子或者墊子撤掉,把受傷的部位平放在床上,放松一下,這兩種姿勢可以每隔2-3個小時就替換一下。

    二、適當調整飲食

    “傷筋動骨”后,一般不用特殊飲食,正常吃飯就可以,畢竟現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平時的飲食就完全能滿足損傷部位生長的營養需求,不必買營養品、接骨藥吃。

    如果是長期臥床的病人,建議多吃點蔬菜水果等富含植物纖維的食物,畢竟總在床上躺著不活動,容易便秘。

    三、勤翻身、促排痰

    對于老年的患者要多注意翻身,防止褥瘡發生。最好1小時動一次,或者給患者買個氣墊床,如果天熱,可以多準備一點爽身粉。大家不要小看褥瘡,褥瘡一旦形成,很難愈合,而且容易形成全身感染。很多老年患者沒死于骨折,卻因為褥瘡要了命。

    對于有呼吸道疾病、而且需要臥床的患者,要多注意讓患者排痰,如果病情允許,可以多讓病人坐起來,幫助病人拍背排痰。

    總之,對于“傷筋動骨”,我們要科學客觀的進行對待,既不能輕視病情,任其發展,也不能被疾病嚇到,畏首畏尾,而是要醫患之間互相配合,仔細診斷,專業治療,爭取早日戰勝疾病,恢復到最佳狀態。

    圖片來源:123RF.com.cn圖庫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系reading@chunyu.me

    • 發表于 2017-06-20 00:00
    • 閱讀 ( 62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