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院士講科學》,該書由《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社總策劃,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
近些天來,暑熱難耐,人人都渴望盼來一絲清涼。那么,在未來,氣候有沒有可能會變冷呢?
2001年至今,擔任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香港天文臺科學顧問、《氣象學報》主編、英國皇家氣象學會《國際氣候》雜志編委,是國際上氣候變化研究領域有影響、有貢獻的科學家之一。
全球變暖現狀

(隨著全球變暖,凍土層的命運也值得關注)
目前主流的氣象學(氣候學)觀點認為,全球氣候未來發展的大趨勢是變暖。包括中國的科學家在內,全世界的氣候學專家都參與了對氣候未來趨勢的預測。
現在看來,未來地球的增溫幅度,取決于現在人們節能減排的努力。如果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全球氣溫到2100年也可能不會有大幅增加。
如果在100年的時間尺度里,氣溫只是略微上升一點點,那么人可以(憑借現代科技手段)適應。但如果我們不減排,那么氣溫仍將急劇上升,對全球的各個方面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我們應該怎么辦

(在中國西北荒漠地區,大型太陽能電池陣列生產無污染的電能)
隨著冰川融化,海平面將會繼續上升。如果未來仍然保持較高的二氧化碳排放,全球海平面有可能上升100厘米,很多沿海城市可能就要被淹沒;如果溫室氣體排放控制得好,海平面可能只會上升10~20厘米,那么用防波堤壩來防御或許還有希望。雖然高溫導致的熱浪,也仍然會是一個令人不適的大問題。
現在,全世界主要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已不斷地召開氣候變化高峰會議,以商討如何減排二氧化碳,以及各個國家的減排責任。中國已經在這方面做出了承諾,所以現在就要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以實現減排二氧化碳的目標,履行對地球的責任。
正如《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所言,減少溫室氣體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全球糧食安全、生態環境不再惡化和維系可持續發展。
現在看來,如果全球平均氣溫再升高5℃左右,地球就將不再宜居,因為全球生態系統將會受到嚴重破壞。可以說,從現在做起,發力節能減排,是為子孫后代儲備未來。
未來,氣候有可能變冷嗎?
現在有一部分天文學家,尤其是俄羅斯的天文學家,根據天文觀測得到的數據認為,太陽活動輻射到地球上來的能量將會減少。他們認為,2030—2050年,地球接受的太陽輻射可能會減少到最低值,那么氣候就會變冷。
但“2030—2050年處在一個太陽活動極小期”這樣的結論,是根據過去的太陽活動演變來推出未來的演變規律,基本上是個推算,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過去的演變規律不等于未來的演變,所以這樣想,可能還有很多因子沒考慮在內。
另一方面,在歷史上,1675年前后有過一個太陽活動很低的“蒙德極小期”,此時地球上很冷。但那是人類還沒有開始工業革命的中世紀,今天人類燃燒化石燃料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已經比那時候大得多,平均溫度也高,所以不能用現在的地球環境和當年的來類比。
即使將來進入微小冰期,地球也頂多只是發生10~20年的溫度脈動而已,而不是真正進入冰河期。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